波谱分析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题
1. 电子跃迁
电子跃迁本质上是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中电子的一种能量变化。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粒子的外层电子从低能级转移到高能级的过程中会吸收能量;从高能级转移到低能级则会释放能量。
能量为两个能级能量之差的绝对值。
2. Lambert-Beer 定律
是说明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和液层厚度间的关系的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是紫外—可见光度法定量的基础。
3. 红移
由于助色团如-0H、-0R取代作用或溶剂效应导致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叫做叫红移。
4. 助色团
有些原子或原子团,如具有n电子的基团,本身不能吸收大于200nm的光波,但它与一定的发色团相连时,则可使发色团所产生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同时使吸收强度也增加,这些基团称为助色团。
5. 增色效应
由于取代或溶剂等的改变,导致吸收峰位位移的同时,其吸收强度发生变化,增强的称增色(浓色)效应。
6. α-裂解
由未成对电子的强烈成对倾向所驱动, 引发未成对电子α位化学键均裂。
7. 分子离子
分子被电子束轰击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称为分子离子
8. 屏蔽效应
感生磁场对外磁场的屏蔽作用称为电子屏蔽效应。
9. 减色效应
取代或溶剂的影响,吸收强度减小的效应。
10. 弛豫
高能态的核放出能量返回低能态,维持低能态的核占优势,产生NMR谱,该过程称为弛豫过程。
二简答题
11. 分子轨道包括哪几种?
(1)σ轨道:分子轨道绕键轴转动,不改变符号和大小的分子轨道,在轨道上运动的电子成为σ电子。
(2)Π轨道:通过键轴方向,有一个ψ等于零的节面的分子轨道,在轨道上运动的电子成为Π电子。
(3)n轨道:成键后未发生改变的轨道,在轨道上运动的电子称为n电子。
12. 下列两个化合物的红外光谱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