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心得体会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创造了大量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形成有着深刻内涵的民族体系,作为学音乐的我们,不仅要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音乐,还必须从民族的,地域的的角度去学习和了解更多的音乐,为了学习更多的民族音乐,了解名俗民风,我们踏上了采风旅程。
2014年4月18日的早上8点,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拎着行李踏上采风的旅程,我们的目的地是黔东南自治州,对于这块少数民族圣地,我们都怀着好奇与期待的心情,我们一路有说有笑,一路上的风光美景深深地印在脑海里,途中的劳累都阻挡不了我们的热情。
在这次采风中,我感触颇深,令我最深刻记住的是在从江的一个苗寨,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
走到那里,看着那里人们的装扮,感觉很新奇。
岜沙的男子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中部的头发盘起来,他们终生都保持这种发式。
这种装束是从蚩尤老祖时代传下来的,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男性发式。
它代表男人的英勇善战,百折不挠。
而且他们剃头发的工具,不像其他的人去理发店去剃,他们有自己的剃头发工具,那就是镰刀,可能很多人就觉得不可思议,镰刀怎么可以剃头发呢?但是看到那一幕,不得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他们剃头发的技术也不比那些理发店的理发师差。
还了解到岜沙那里的男子都会举行成人礼,在举行成人礼的时候,要把男子头四周头发剃掉,只留中间的而不能剃掉。
岜沙男子剃头发他们都带有一支火药的枪,腰间栓着镰刀,他们的服饰头饰与周边其他村寨迥然不同。
他们都很热情,他们的欢迎游客的方式不是那么的俗气,他们的芦笙吹的是那么的动听,也让我们见识到来自岜沙的芦笙音乐,更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居然能看到真正的火枪,他们还用鸣枪来做为对游客的欢迎仪式,心情非常的激动,很多人都在那里叫好。
岜沙人的舞蹈,很多人一起,虽然没有很专业的水平,看着他们的舞蹈也让人刮目相看,是芦笙伴奏和来源于生活的舞蹈动作。
岜沙男子舞蹈岜沙汉子看到岜沙的女孩子,觉得生活的没有我们那么好,她们从小念书很少,也就小学毕业后有的出去打工,而有的就只能留在寨子里过着那种我们觉得封闭式的生活,他们很勤劳,也很勇敢,没那么的娇气,看着她们的穿着,不是我们穿的小西装那么洋气,也没有我们穿的长裙那么漂亮,但是那是她们辛苦的自己做的,上面的刺绣都是她们自己一针针缝上去的,她们的手是那么的巧,她们看起来是那么羞涩,乖巧,和她们合照都害羞的走开,她们在家也是一个主要的劳动力,式结婚,他们的风俗结婚后三年才可以洞房,让很多游客都不明白。
岜沙女孩刺绣经过这次采风,让我更多的了解了岜沙,感触颇深,积累了大量的音乐素材,带给了我心灵的震撼,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打开了视眼,也达到学校为我们安排采风的目的,我以后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丰富自己社会经验的同时,更向我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
指导老师:杨春霞老师 11级音乐(2)班颜琴篇二:采风心得采风心得09涉外1班 20091001102 蔡伟以前总是听人家说起采风,我心中就对其充满向往。
在我大三的下学期,老师布置了要对徐州三大民间传说进行采风研究整理,我们就选择了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作为对象,去寻找关于他的,在当地民间还流传着的传说。
这样在薛院长的统一指导下,在全组同学的讨论后,我和另外三名组员前往丰县采风。
2012年4月21日,我们踏上了征程,前往张道陵的老家——丰县费楼村。
由于前一天徐州下了雨,我们还特别担心到了那边的村子,道路会不太好走。
后来特地打听了一下原来当地并没有下雨,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
由于本来就晕车,车子刚开动我就睡着了。
后来突然惊醒,以为到站了,结果只是才刚经过收费站,车子颠簸了一下,我就醒了。
后来我就睡不着了,顺便观察了沿途的风景。
四周都是绿油油的麦田,不时还能看到几个人在农田里劳作。
10点半左右,车子到站了,我们终于到达了丰县县城。
后来知道那边并不通车,我们只得打车过去。
到了那个村子,眼前的景象让我有些惊呆,虽说我家也是徐州的农村,但这里的房屋、环境感觉落后了好多。
当时我就想,这真的就是张道陵的老家吗?后来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们先是来到天师府,找到了那里的负责人——杜尔贤先生。
他以前是一名教师,退休后就收村里人的委托,在这里看管天师府,并对张天师的故事传说进行研究整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谈,杜老先生给我们讲述了好多关于张天师的传说故事,比如说能确立张天师的老家确实是费楼村的“张老汉巧占天门穴”的传说,张天师保佑后人的“三次暴风雨避过费楼村”的故事。
告别杜老先生后,我们又在热心村民的指引下去寻找下一个讲述人——邵长宏。
到了他家,他还很热情的给我们倒了水。
他又把他所知道的张道陵的传说故事热心的给我们进行了讲述,他还特意指引我们去看了传说中的“药盒子”,这令我们兴奋不已。
后来听当地村民说,张道陵的家族还有一本族谱和好多资料,在张家让先生的手上。
但我们找到他家时,他家大门紧锁,并不在家。
等了好久,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张家让先生迟迟未归,我们心想只好作罢,没有看到他手中的资料也真是遗憾。
后来,在我们出村子的时候,碰到了张家让先生的父亲,他把我们带到了他的侄子家,然后让他打电话让张家让先生赶快回家,。
很快,我们终于见到了张家让先生本人。
一进他家,就看到了“道渊源世家”五个醒目的大字。
随后他把他多年整理的关于张道陵的资料都拿给了我们看,我们也见到了那本族谱。
他跟我们说,他把这些东西给我们看,不仅希望我们能够了解张道陵,更希望的是我们能将张道陵的文化发扬出去。
采风回来后,我们还进行了一个小小的总结会,大家也畅所欲言,和组员一起分享我们在采风过程中的见闻认识、心得体会、思考感悟等。
通过这次采风,我也深刻感受到了采风的重要性。
作为文学专业的我们,平时只能在教室里通过书本和老师的介绍来接触文学这样一门融入了情感语言艺术表现,思维精神等内涵丰富的独特艺术,缺少了感情经历的真实体悟而难以深刻理解。
而深入实地考察研究,就能够启发独特、自我的情感体会和思考。
像这次的采风,首先我就了解了张道陵在家乡人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然后就是了解了他对道教以及道家文化的特殊贡献,对其肃然起敬。
这次采风活动真的对我影响很大,我也从中学到了好多东西,真希望这种活动越多越好。
篇三:艺术设计采风心得体会采风心得体会三.义乌小商品市场,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逛过这么大的商品市场,里面什么都有,想要啥都能买到,平常在外面买不到的东西这里都有的,我认真地的看了鞋区,毕竟这是跟我们专业紧密相关的,我不得不佩服那些设计师们,竟然能做出那么精美无比的鞋子出来,以前从来都想过,鞋子也能做的这么漂亮,那品种是相当齐全,估计每家都有上千款不同样式的鞋子,这里是设计鞋子启发灵感来源最好的途径之一。
四.上海国际皮革展,这是我们参观的最后一站,在我们大一的时候就参观一次,那个时候还没太深的接触专业,对那些皮革不是太懂,只是带着一种好奇的心里来看展览,这次不一样了,一晃眼两年过去了,我们这次来参观更多的是要带着专业的角度来看,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毕业设计做一些准备。
先从材料说起吧,这里无乱是合成革还是人造革,品种是相当繁多,我个人觉得合成革做的是相当完美,无论从花色还是质感上甚至超过天然革,现在人工合成革的技术真是了得呀,接下来就是鞋子,世界各大品牌的鞋子在这里应该都能找到吧,,参观下来也大概了解并总结了2012—2013年流行的趋势了:1.罗马风鞋款罗马凉鞋:又称罗马式角斗士鞋。
在款式上缠绕式绑带、t字型、锁链式编织等都属于角斗士凉鞋的范畴。
铆钉装饰、流苏装饰、水钻装饰都是罗马凉鞋的潮流元素。
自2009年罗马角斗士风格席卷t台之后,罗马风热一直延续到2013春夏,罗马风凉鞋穿上宛如中古世纪罗马角斗士,而且罗马风设计广泛,无论是高跟还是平底、坡跟设计都涵盖,选择多样又实用。
罗马风的高跟鞋履设计中在设计师们的创意思维中融入了不少新的元素,如草编防水台、条纹纹理以及锯齿状鞋底等,更多个性和潮流。
2.花朵印花鞋款2013春夏印花图案最是突出,不仅体现在服装设计上,在鞋履设计上亦是如此。
色彩亮丽的花朵图案不仅给鞋子本身增添了一抹时尚,同时也让女人变得如花朵般妩媚,而女性对花朵都有着天生的好感,如今街头不少色彩艳丽的印花凉鞋成为街头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3.荧光亮色高跟受2012春夏时尚发布会的趋势所影响,时尚达人更趋向于“亮”出自己的时尚态度,充满存在感与视觉感的荧光亮色也是2013春夏鞋款的一大流行风格。
配上庄重却又性感的小黑礼裙,或可爱的纯色连衣裙,一双荧光色高跟便能够hold住整体简单的装扮!4.印花人字拖严酷的夏季时节,能有什么比得上穿着一双人字拖来的自在和凉爽呢?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出去购物,甚至是在沙滩上悠闲地进行日光浴,曾经不登大雅之堂的人字拖变成了潮流的亮点之一,不仅穿脱方便,而且十分实用,可以随意搭配很多风格服饰,但如今的人字拖不再仅仅只局限于结实和方便等功能性设计,融入了更多时尚元素,如亮色丰富的色彩选择、充满艺术风格的图案,以及色块拼接等设计都运用到了人字拖的设计中。
篇四:采风心得体会采风心得体会11设计美术系的学生都会有一次专业的采风之旅。
每个人心里一直都有一份自己的期待。
虽然早就知道了美术系要出去采风,可是到了就要出发的时候,心里有点激动和紧张,激动的是可以到其他学校及大都市参观与交流;紧张的是这次我们大学中唯一的一次。
我们要去的有四个省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共十个地方。
5月9日早上,八点钟,我们寝室的都把必需品装好了,九点半我们几个赶到火车站集合,同学们整装待发,在火车站坐上了开往我们采风的序幕。
第二天的早上九点我们就到了杭州火车站,在我们去安徽黄山的路上,大巴车里弥漫着兴奋与激动,看着安徽的那些大山让我找到了一种归属感。
经过了半天的路程,我们在下午四点到达了第一站的目的地——宏村。
有两个导游带着我们全班进去。
走到一个大池旁边,宏村温柔的韵味已经让我沉醉了。
向对面看过去,眼前的景象让我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自己走进了一幅画中,感觉像是画廊聚集地,这时,我才对这采风的第一站有了点认识。
据导游介绍,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
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之一绝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但是天公不作美,断断续续地下着雨,让采风活动蒙上了一层遗憾。
下午五点半我们在村门口集合,然后回到酒店,结束了我们采风的第一站。
第二天早上七点,向我们的第二站出发,八点多就到了黄山的脚下,我们分两组上山,一组坐缆车,另一组步行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