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1-5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1-5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1一、填空题(20分,每空2 分)1、西晋陆机的_________,把文章分为_________种文体,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

2、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_________”,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

3、_________又称叠字,指相同字(音节)的重叠,是汉语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

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始创者,“_________ ”与“言文”的结合是其修辞学说的重要内容。

5、___________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6、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要具备以下条件:意义___________,结构___________,字数___________,词类相当,没有重字,___________,协调。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辞达而已矣。

”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的作者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2、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这一名称的学者是()。

A.孔子B.刘勰C.唐铖D.陈望道3、“孟蓓气得看瞪对面的辛小亮。

谁让她天生一副笑模样呢,像生气,又像笑。

”其中的“像……像……”属于()。

A.明喻B.暗喻C.表比较D.表不确定4、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睛。

”中的“道是睛无却有睛”属于()。

A.语义双关B.谐音双关C.对象双关D.风景描写5、“国破山河在”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A.平起平收B.平起仄收C.仄起平收D.仄起仄收三、分析题(共30分,每题10分)1、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日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作者曾经用过“到”“过”“入”“满”等十几个字,最后才选定了“绿”。

你认为“绿”为什么比其他字好?2、修辞下列短文,并指出它的主要毛病。

西双版的气候是四季长春的。

在那里你永远看不到植物凋敝的景象。

但是,即使如此,春天在那里也仍然是最美的季节。

就在这样的季节里,在傣族的泼水节前夕,我们来到了被称为西双版纳的一颗“绿宝石”的橄揽坝。

3、阅读下面一段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请分析:1.这段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略述修辞运用的效果。

四、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1、什么是拈连?拈连有什么修辞作用?2、修辞主体的修养主要应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五、实践题(20分,每题10分)1、下列句子在词语运用上有没有毛病?如有请予改正:(1)这位体格健壮的人长年坚持冬泳,特别耐寒,他说感冒与他无缘。

(2)这些人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短期内可能得益于一时,从长远来看是极其不利的,必将自食苦果。

2、下列句子在词语运用上有没有毛病?如有请予改正:(1)这位体格健壮的人长年坚持冬泳,特别耐寒,他说感冒与他无缘。

(2)这些人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短期内可能得益于一时,从长远来看是极其不利的,必将自食苦果。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2一、填空题(20分,每空2 分)1、_________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

2、_________是汉语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

我国的古典诗歌中,从《诗经》起到后代的诗词没有不押韵的,可谓“无韵不成诗”。

3、借代常见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专称代泛称、_________。

4、成语是我国民族语言的瑰宝,具有意义的___________ 和结构的_________的特点。

5、叠用和一般句子比较有以下修辞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文章“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语出自()。

A.《文心雕龙》B.《文则》C.《文选》D.《文赋》2、“沙漠之舟——骆驼”属于比喻中的()。

A.明喻B.借喻C.暗喻(喻体-本体)D. 暗喻(本体-喻体)3、“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属于比拟中的()。

A.无生命事物拟人化B.有生命事物人化C.把人拟作物D.反一物拟作另一物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属于()。

A.正对、严对B.正对、宽对C.反对、严对D.反对、宽对5、“摇曳、窈窕、青青、瞧瞧”这些词语分别属于()。

A.双声、叠韵、词的重叠、叠音词B.叠韵、双声、词的重叠、叠音词C.双声、叠韵、叠音词、词的重叠D.双声、词的重叠、叠韵、叠音词三、分析题(共30分,每题10分)1、成语活用的主要方法有哪些?请举例加以说明。

2、指出下列句子中含有的修辞格(三种以上)。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

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

在学生的请愿中又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3、分析下列诗歌的押韵方式。

山川壮丽欣重睹,旧梦依稀认血痕。

千万险滩皆稳渡,水头如箭破夔门。

(陈毅《重过三峡》)四、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1、短句有什么修辞特点?2、修辞和语言三要素关系怎样?五、实践题(20分,每题10分)1、下面是一篇介绍某护胃养胃保健品文章的标题,它有没有毛病?请作简要分析:“胃”老先衰——***猴头菇与中老年胃保健2、下面是一篇介绍某护胃养胃保健品文章的标题,它有没有毛病?请作简要分析:“胃”老先衰——***猴头菇与中老年胃保健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3一、填空题(20分,每空2 分)1.运用比喻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2.现代汉语中的双声词______、______、______等在语言上都很富有表现力。

3.修辞上把意思相同或基本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句式叫做______。

4.把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句子交错运用叫做____________。

5. 双关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对象双关三种。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的学者是()。

A.孔子B.刘勰C.唐钺D.陈望道2、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把修辞格分为()。

A.38种B. 27种C.24种D.131种3、我国最早对比喻作出精辟解释的是()。

A.孔子B.墨子C.孟子D.荀子4、“沙漠之舟——骆驼”属于比喻中的()。

A.明喻B.借喻C.暗喻(喻体—本体)D. 暗喻(本体—喻体)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辞格上用的是:______A 正对B 反对C 串对三、分析题(共30分,每题10分)1、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原来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为什么要加上一个“新”字?2、分析下面句子中画线的地方运用了什么修辞格?并分析其修辞效果。

他太忙了,忙得饭都顾不上吃。

3、分析下面句子的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句式?它在修辞上有什么效果?当长江、嫩江、松花江等上千里的大堤历经一次次特大洪峰的冲击仍巍巍矗立,当武汉、九江、哈尔滨等临江重镇送走一次次洪峰仍安然无恙,当京广、京九等交通大动脉在暴风雨一次次袭击下仍畅通无阻,当沿江数百万群众从洪浪的围困中一次次脱险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说,这要归功于我们有一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英雄军队和武警官兵。

在与洪魔鏖战的日日夜夜,他们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顽强精神,树起了一道冲不垮的堤坝,它巍然屹立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四、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1.什么是语境?它与修辞手段的运用有什么关系。

2.结合自己的语言实际,谈谈如何学习修辞学。

五、实践题(20分,每题10分)1、改正下列句子中用得不当的词语。

(1)这些人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短期内可能得益于一时,从长远来看是极其不利的,必将自食苦果。

(2)不同的药物用的时间不同,有的宜于吃饭之前,有的宜于吃饭之后,而镇静剂之类药物最好在睡觉时服用。

2、将下面的长句化为短句张小玲是我初中时期的,后来一块儿在内蒙插队,现在又在一个公司工作的同学。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4一、填空题(20分,每空2 分)1.标志着我国现代修辞学建立的著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

2.“气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强调的是修辞主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

3.《从今天起,“下岗”一词下岗了》这则新闻标题的成功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4.整句和散句是从__________________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

5.现代汉语的叠音主要有两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

7.对联是一种典型的__________________句。

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交际时为了表义的需要,往往通过某些方式变化句子,大体有()两种。

A.长句和短句B.被动句和把字句C.整句和散句D.肯定句和否定句2.下列句子()使用了比喻。

A.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B.什么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朝前走好了。

C.这帮匪徒一头扎进了我们的埋伏圈。

D.路边一排排白杨好象也在说:“小伙子,勇敢前进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借喻就是借代。

B.对比就是对偶。

C.托就是对偶。

D.反对就是对比。

4.对偶“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从结构看是()。

A.正对B.严对C.宽对D.反对5.“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自己第一。

”这段话从总体看运用了()辞格,其中又用了()辞格。

A.排比层递B.衬托对偶C.对比排比D.对偶夸张三、分析题(共30分,每题10分)1、分析下面三个句子的句式特点。

(1)一锅饭吃十个人。

(2)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3)我喜欢吃清蒸鱼,不喜欢吃红烧的。

2、分析下面一段话句式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你看,这就是当初的北京人,那时候的人要爱就爱,要恨就恨,要哭就哭,要喊就喊,他们自由地活着,没有礼教来拘束,没有文明来捆绑,没有虚伪,没有欺诈,没有阴险,没有陷害……而他们是非常快活的。

3、分析下列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并分析修辞效果。

听着、听着,听着那悲伤的歌声,蓦然,一股的心酸,像波浪,在我心海里汹涌澎湃,我感觉着,天上的星星似乎要落泪了,远方的涛声似乎在哭泣了。

四、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1.举例说明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的主要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