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大部切除术

胃大部切除术


消化道吻合器行Billroth I式胃大 部切除术的操作方法
分离胃小弯 先于幽门上缘近胃壁结扎切断胃 右动脉双重结扎。在胃近端拟切断处放一 9.0cm的直线型闭合器,对合后击发缝合器, 在平行闭合器的远端钳夹胃钳,贴近闭合器切 断胃。 在十二指肠球部拟切断处钳夹荷包缝合钳,穿 入荷包线,紧贴荷包钳,夹一可可钳,两者之 间切断十二指肠。 用点到在残胃前壁正中切开胃壁3~4 cm,该开 口距胃断端3 cm。 确定胃后壁吻合口位置,用组织钳抓起拟作吻 合口的胃后壁全层,以荷包钳夹住其基底部, 穿荷包缝合线,贴近荷包钳将突起于荷包钳的 胃壁剪除。
胃网膜右动脉
胃后动脉
胃短动脉
胃十二指肠的血液供应
胃的静脉
胃左静脉 胃右静脉
胃网膜左静脉
胃网膜右静脉
胃短静脉
胃后静脉
胃短静脉
胃后静脉 胃左静脉 胃右静脉
胃网膜左静脉 胃网膜右静脉
胃的后面观
胃淋巴分组的进展(18组)
⑴贲门右LN;⑵贲门左LN ;⑶胃小 弯LN; ⑷胃大弯LN ;⑸幽门上LN; ⑹幽门下LN ;⑺胃左动脉旁LN ;⑻ 肝总动脉LN ;⑼腹腔动脉周围LN; ⑽脾门LN; ⑾脾动脉干LN; ⑿肝十 二指肠韧带内LN ;⒀胰头后方LN ; ⒁肠系膜根部LN ;⒂结肠中动脉周围 LN; ⒃腹主动脉周围LN; ⒄胰头前 LN ;⒅胰头下LN
2.手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重点护理
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术后胃出血 (2)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3)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 (4)术后梗阻 输入段梗阻 吻合口梗阻 输出段梗阻 (5)倾倒综合症和低血糖综合症 (6)碱性返流性胃炎及其他
术后饮食护理
(1)术后禁食
(2)48~72H后肠功能恢复,拔除胃管,少量饮水 (3)半量流质,少量多次 (4)全量流质,适当增加量、延长间隔时间 (5)半流质,软性,少量

消化道吻合器行Billroth I式胃大 部切除术的操作方法
经残端胃前壁造口插入部带抵钉座和中心杆的 管状消化道吻合器,带抵钉座的中心杆通过胃 后壁荷包缝合口插入胃内与管状吻合器对合, 收紧胃后壁荷包缝合线并打紧于中心杆上。 在十二指肠第二部外侧做切口,游离并提吊起 十二指肠这边断端,将抵钉座放入十二指肠内, 收紧十二指肠残端的荷包缝合线,打结于中心 杆上。 对合并击发吻合器,必要时在吻合口订合线外 周的浆肌层做6~8针间断缝合,轻柔地转动并 缓慢退出吻合器,完成胃十二指肠端侧吻合。
胃大部切除的术式
毕I式:将胃的残端和十二指肠直接
吻合。用于胃溃疡。 毕II式:将十二指肠残端封闭,行 空肠近端和胃残端吻合。用于胃、 十二指肠溃疡。
用于十二指肠溃疡。 切断迷走神经,既消除神经性胃酸分泌, 又消除迷走神经引起的胃泌素分泌,从 而使体液性胃酸分泌减少。 术式分为三种 1.迷走神经干切断术 2.选择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 3.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

胃的生理

胃液由壁细胞成份和非壁细胞成分组成
壁细胞分泌盐酸
非壁细胞成份相当于细胞外液,Na++占
主要成份,呈碱性

胃液的酸度主要决定于上述二成份的配 合比例,并和分泌速度、胃粘膜血流速 度有关。
胃液的主要成分为胃酸、胃酶、电解质、 粘液和水。

胃的动脉
胃左动脉 胃右动脉
胃网膜左动脉
胃的淋巴
胃左、右淋巴结 胃网膜左右淋巴结 贲门淋巴结 幽门上、下淋巴结 脾淋巴结 其它途径

胃的淋巴引流
胃的网膜及韧带
大网膜
小网膜
胃脾韧带
胃胰韧带
胃膈韧带
肝胃韧带与肝十二指肠韧带
胃结肠韧带
胃大部切除术 定义:是切除胃的远侧2/3-3/4,包括胃体的大
胃的解剖、生理及手术 配合
居慧娟
胃的解剖
胃:在腹腔左上方 二门 上连食管--贲门 下接十二指肠--幽门 二壁 前壁 后壁 二缘 上缘偏右凹而短--胃小弯 下缘位左凸而长--胃大弯 三部分 胃底 胃体 胃窦 胃壁四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 膜层
胃的解剖与分区
胃的生理
胃的运动 近端“慢缩”学 远端“蠕动” 胃的排空受三者协调管理: ª 近端胃慢缩程度 ª 远端胃蠕动强度 ª 幽门的活动 胃液分泌:自然分泌(消化间期分泌) 剌激性分泌(消化期分泌) 受两种方式控制:神经控制;液体控制


胃前壁造口闭合 。
消化道吻合器行Billroth I I式胃大部切除术 的操作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侧侧吻合器胃空肠吻合术 游离胃及十二指肠同前,以9.0 cm直线型缝 合器夹在胃近端拟横断处靠拢并击发缝合器, 平行于缝合器钳夹胃钳,贴近缝合器切断胃。 以另一把直线形缝合器钳夹拟切断的十二指 肠,对合并击发之,贴近缝合器切断十二指 肠,松开缝合器。 取拟做吻合的空肠段,在其对系膜边与胃后 壁离订合线2.5cm处做一牵引线。在拟做吻合 的大弯侧,分别在残胃后壁和小肠的对系膜 边做一小戳口,两侧戳口离胃大弯约2.5cm, 以防止吻合口缺血。经此两小戳口分别将侧 侧吻合器(切割缝合器)钉仓臂和抵钉臂插 入胃腔和空肠腔。两臂插入尽可能深,
输入段 吻合口 输出段
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并发症 吞咽困难
胃小弯缺血坏死
胃潴留
腹泻
胃大部切除术

切除大部胃体
分泌胃液的壁细胞减少

切除了胃窦
减少了促胃液激素的分泌

切除了幽门
增加排空,中和胃酸 切除已有溃疡或容易发生溃疡的部位

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胃酸分泌和胃的蠕动都受迷走神经支配
部、整个胃窦部、幽门和部分十二指肠球部, 然后行胃肠道重建。 ①切除胃窦部,消除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分泌 ②切除胃体大部,使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腺 体减少; ③切除溃疡本身; ④切除了溃疡好发部位。从而使出血、穿孔、 癌变和慢性溃疡得到治疗。
手术方式
Billroth
I 式吻合术 Billroth II 式吻合术 迷走神经切断术 ® 迷走神经干切断术 ® 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 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Billroth I 式胃大部切除术
Billroth II 式胃大部切除术
胃大部切除术的范围
胃的迷走神经
胃迷走神经切断 胃迷走神经完全切断
消除神经性和部分体液性胃酸分泌
胃大部切除术
胃窦部或病灶切除
消除大部分体液性及部分神经性胃酸分泌
胃切除术后并发症
术后胃出血 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吻合口破裂或瘘 术后梗阻:排空延迟 术后梗阻 倾倒综合征 吻合口溃疡 碱性反流性胃炎 营养障碍 残胃癌
1.手术前护理
1.卧位:麻醉作用消失后取半坐卧位。 2.观察生命体征:每30分钟一次,直至平稳。 3.禁饮食、胃肠减压:禁饮食2-3日保持通畅,观 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胃肠减压期间静脉输液, 维持营养。胃肠蠕动恢复后拔除胃管,一般术后 第3日开始进流质,第6天进半流质,第9天进 普食;指导少食多餐,逐渐耐受正常饮食。 4.镇痛:用镇痛泵者,注意尿潴留和恶心、呕吐。 5.输液、使用抗生素。 6.切口和腹腔引流管护理。 7.活动和锻炼。
胃肠道功能紊乱
•多用于十二指肠溃疡
残胃、空肠吻合
迷走神经切断术
手术护理
入院后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3.心理社会状况:
(1)心理护理 (2)择期手术病人护理 1)饮食和用药管理:指导进食和使用药物。 2)营养支持:摄入不足者,静脉营养。 3)胃酸测定:迷走神经切断者,术前测定胃酸分泌 量,包括夜间12小时基础胃酸、最大胃酸及胰岛素试 验分泌量。 4)瘢痕性幽门梗阻,术前3天开始每晚用生理盐水洗 胃,以减轻胃粘膜的水肿;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 平衡失调。 5)手术前常规进饮食、插胃管。 (3)急症手术病人的护理

切断神经
可使胃液分泌减少,胃酸
降低,促使溃疡愈合
毕氏 I 式(Billroth I)
•优 点
操作简单 重建接近正常生理状态 并发症、后遗症少 •缺 点
球部变形游离困难
范围有限
•多用于胃溃疡
残胃、十二指肠吻合
毕氏II 式 (Billroth II )
•优点 切除范围大 吻合口张力低 复发率低 •缺点 生理改变大
(6)软食
(7)6月~1年,少量多餐
(8)1年后逐渐正常饮食
消化道吻合器行Billroth I式胃大 部切除术的操作方法


手术野常规消毒,铺巾。 体位及切口 仰卧、上腹正中切口可绕脐。 常规进腹,先探查病变情况,确定胃溃疡的 部位,了解有无炎症、水肿及与邻近脏器的 关系。 分离胃大弯 在胃结肠韧带左侧的无血管区, 用电刀向左分离结扎切断自胃网膜向胃的各 个分支,胃近端至胃网膜左血管弓在大弯的 起点,远端超过十二指肠壶腹部。

管形吻合器胃空肠吻合术
胃的分离和切除如前述,用电刀或侧侧吻合器 在胃前壁做一胃造口,确定胃后壁的吻合部位, 使其离胃断端钉合线3~4 cm,并离胃大弯最少 3~4 cm。用皮钳钳夹拟吻合的胃后壁全层,在 其基底置一把荷包缝合器,穿荷包缝合线,贴 近荷包缝合器将突起的胃壁组织剪除。 不带抵钉座和中心杆的管形吻合器经胃后壁造 口插入。松开胃后壁荷包缝合器,经胃后壁荷 包缝合孔插入中心杆并与胃内吻合器身对合, 中心杆外露一小段,收紧胃后壁的荷包缝合线, 打结于中心杆上。在拟吻合的空肠对系膜边做 2.5 cm的纵形切口,围绕此口做手法荷包缝合。
迷走神经切断术
(1)迷走神经干切断术
在食管裂孔水平切断左右迷走腹腔神经, 使肝、胆、胰、胃、小肠完全失去迷走 神经支配,又称全腹腔迷走神经切断术。 因能引起上述器官功能紊乱,如胃排空 延迟、胆囊舒缩功能减退和胆结石、小 肠吸收和运动能力减退及失调而出现顽 固性腹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