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科护理学课件-脑出血ppt

内科护理学课件-脑出血ppt


2020/3/21
19
2020/3/21
护理
20
护理措施
1、休息与环境
(1)绝对卧床休息4~6周,避免搬动,保持环境安静 (2)避免各种刺激,并限制亲友探视 (3)患者取侧卧位、颈部抬高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
流和保持呼吸道通畅 (4)头部置冰袋或冰帽以降低脑代谢 (5)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吸痰、鼻饲、导尿等)均需动作
T:发病后迅速出现高热--体温调节中枢受损,
应物理降温、吸氧,减少脑耗氧量
体温逐渐升高并呈弛张热---感染
体温下降或不升---病情危重
R:早期呼吸深而慢
如呼吸快而不规则或呈潮式呼吸—呼吸中枢严重 受损
呼吸停止—先检查是否痰液阻塞,并迅速排除
2020/3/21
23
P和BP: 早期血压代偿性升高,脉搏缓慢而充实。如血压、 脉搏大幅度变化,或血压急剧下降—延髓血管中枢 受损,病情危重。
吐腹泻者适当增加。 (5)防止褥疮、肺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气垫
床、定时翻身,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2020/3/21
18
(6)手术治疗: 1)适应症: ①年龄不大,生命体征平稳心肾功能正常; ②小脑出血血肿超过10ml; ③壳核出血血肿超过50ml,或有脑疝迹象的; ④脑叶出血超过40ml; ⑤阻塞性脑积水 2)方法:开颅血肿清除术、锥孔穿刺血肿引流术等
大小便失禁等; 血压明显增高,脉搏徐缓有力,呼吸有鼾声,重者呼吸不
规则、瞳孔大小不等; 有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 可有脑膜刺激征。
2020/3/21
7
1、基底节区出血(内囊出血)最常见占60-70% 其中壳核出血(内囊外侧型出血),最多见。
轻型:a.壳核出血量 < 30ml或丘脑数毫升出血 b.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三偏征) c.头和眼转向出血病灶侧,呈双眼“凝视病灶”侧 d.出血灶在优势半球,可伴有失语
2020/3/21
13
2020/3/21
14
(四)诊断要点
病史+急性起病+症状+脑CT
2020/3/21
15
(五)治疗要点
1、急性期治疗:原则是:防止再出血,控制脑水肿, 维持生命功能和防治并发症
(1)一般治疗:就地治疗,安静卧床,如须搬动应尽 量保持平稳。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平衡;
(2)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脑水肿在48小时达 高峰,3-5天后逐渐消退。脑水肿可致脑疝形成。 常用的脱水剂有:20%甘露醇,白蛋白,速尿,甘油 果糖,地塞米松等。
2020/3/21
11
5、脑室出血:占脑出血的3%~5%。
轻型:头痛,呕吐,颈项强直,酷似蛛网膜下腔出 血;多无意识障碍及局灶症状。
重型:全部脑室均被血液充满,发病即深度昏迷, 呕吐,针尖样瞳孔,两眼分离斜视或眼球浮动, 四肢弛缓性瘫,可有去脑强直,呼吸深,鼾声明 显,体温明显升高,面部充血多汗,预后严重, 多迅速死亡。
轻柔 (6)避免患者剧咳、打喷嚏、躁动或用力排便
2020/3/21
21
2、饮食护理
急性脑出血病人在发病24小时内禁食 此后开始流质饮食 昏迷者可鼻饲。 保证有足够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摄入; 一般每日液量不超过1500~2000ml。
2020/3/21
22
3、观察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的变化
第三节 脑血管疾病
五、脑出血病人护理
2020/3/21
1
概念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脑出血的患病率为112/10万,年发病率为
81/10万。 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
2020/3/21
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并存最常见; 颅内动脉瘤; 脑动静脉畸形; 其他:脑动脉炎、
2020/3/2112(三)实验室检查1、常规检查:尿常规:蛋白尿及尿糖阳性。 血生化:血尿素氮、血糖、血脂增高等 血常规:WBC↑。
2、头部 CT、MRI :发病后立即出现高密度影, 并可显示血肿的部位、大小, 临近水肿带、有否移位及是否破入脑室。
3、腰穿: 慎重进行,脑脊液压力增高,多呈血性。
重型:a.壳核出血达30-160ml或丘脑较大量出血 b.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病理反射阳性 c.高热、昏迷、鼾声呼吸、瞳孔大小不等 d.反复呕吐,为咖啡色样物(应激性溃疡)
2020/3/21
8
2、脑桥出血(脑干)10%
轻者:交叉性瘫痪 、双眼 凝视瘫肢;
重者:患者立即昏迷、四肢 瘫痪、双侧瞳孔缩小如针 尖样,呕吐咖啡色样胃内 容物、中枢性高热、中枢 性呼吸衰竭、多于48小时 内死亡。
意识: 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颅内有进行性出血。
瞳孔:两侧瞳孔针尖般缩小—脑桥出血;两侧瞳孔明 显不等大—脑疝早期。
2020/3/21
24
4、对症护理
(1)高热: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 (2)安全护理:意识障碍,床边加护栏,防止坠床。 (3)坠积性肺炎: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通
2020/3/21
16
(3)调控血压: 收缩压>220mmHg或舒张压>120mmHg,可适当给温
和的降压药; 血压不宜降得过低, 维持在150-180mmHg/90-100mmHg,血压骤降提示病
危,及时用多巴胺等升压药物。
2020/3/21
17
(4)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记24h出入量,入量=尿量+500ml。高热、大汗、呕
2020/3/21
9
3、小脑出血 10%
轻者:眩晕、频繁呕吐、枕 部剧烈疼痛和平衡障碍, 但无肢体瘫痪。
重者:直接破入第四脑室, 发病时或发病后12-24小 时内出现颅内压迅速增高、 昏迷、枕骨大孔疝形成而 死亡。
2020/3/21
10
4、脑叶出血:10%,顶叶出血最常见。 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血性脑脊液(出血破 入蛛网膜下腔)。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偏盲等局灶症状和 体征(出血脑叶的局灶定位症状)。
血液病(白血病、再障、PCT减少性紫癜)
2020/3/21
3
2、发病机制
高血压
脑微动脉瘤
破裂、出血
脑小动脉痉挛
远端脑组织缺氧坏死
易出血因素
脑动脉管壁薄弱
出血、水肿
大脑中动脉分支呈直角
易形成微动脉瘤
2020/3/21
4
2020/3/21
5
2020/3/21
6
(二)临床特点
多见于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者; 多在活动状态下急性发病,迅速进展; 有明显的全脑症状,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