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病毒学部分【同步练习】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空内)1.构成病毒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病毒体结构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又称为____________。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类型是____________,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常见感染类型是____________,发病可表现为____________。
疱疹病毒在原发感染后都引起____________。
4.病毒复制周期中感染细胞的第一步是____________,与隐蔽期有关的是____________。
5.鉴别病毒是否具有包膜,通常可采用____________。
6.包膜病毒体的释放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麻疹病毒感染细胞后可形成____________。
7.可将自身基因整合在宿主细胞基因上的病毒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干扰素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9.病毒的繁殖方式为__________,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导致细胞的病理变化称为__________。
10.病毒的生物合成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二大重要步骤。
11.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个阶段。
12.病毒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13.病毒的穿入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
14.无包膜病毒体多数通过___________释放,有包膜病毒体主要通过______方式释放。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
在种15.正链RNA病毒的RNA可直接作为___________,在细胞的__________上转译病毒蛋白质。
16.单链RNA病毒的核酸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三种。
17.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表现为耐_______不耐_______。
加热_______℃_______min即可使病毒失去_______,称为_______。
18.病毒污染器具的消毒可采用_______浸泡;保存含病毒的组织块可用_______。
19.脊髓灰质炎病毒在人群中可通过______________传播,在机体内通过_______播散。
狂犬病毒在机体内通过_______播散。
20.病毒的持续感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1.病毒感染可引起的细胞病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2.人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_______型干扰素,T淋巴细胞产生_______型干扰素。
23.机体抗病毒免疫中,主要的非特异性因素是_______和_______。
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主要依靠_______。
24.抗体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主要包括_______作用和清除_______病毒。
二、A型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字母填在括号里)1.可直接测量病毒体大小的方法是()A.光学显微镜观察 B.电子显微镜观察 C.X线衍射法D.超速离心法 E.超过滤法2.决定病毒体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A.衣壳 B.包膜 C.核酸 D.刺突 E.核蛋白3.病毒的特征中不包括()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
在种A.无细胞结构 B.含两种核酸 C.对抗生素不敏感D.必须在易感活细胞内增殖 E.可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4.病毒包膜的特点不包括()A.来源于宿主细胞 B.镶嵌有细胞编码的蛋白 C.可被脂溶剂溶解D.决定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特异性 E.具有抗原性5.与衣壳生物学意义无关的是()A.保护病毒核酸 B.组成病毒抗原 C.决定病毒的致病特点D.裸露病毒体吸附细胞的结构 E.壳微粒数目是病毒分类依据6.病毒体的定义是()A.无感染性的前病毒 B.无包膜的裸露病毒 C.有刺突的包膜病毒D.可独立生存的病毒 E.结构完整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7.病毒体核心的主要物质是()A.磷酸 B.蛋白质 C.核酸 D.类脂 E.肽聚糖8.病毒感染造成细胞损伤的因素中不包括()A.中和抗体直接溶解靶细胞 B.Tc细胞直接杀死靶细胞C.病毒大量增殖损伤靶细胞 D.病毒引起细胞融合E.包涵体干扰细胞正常代谢9.病毒的致病物质是()A.内毒素 B.外毒素 C.热原质D.蛋白质和核酸 E.侵袭性酶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
在种10.用于预防病毒感染的减毒活疫苗是()A.狂犬疫苗 B.乙肝疫苗 C.脊髓灰质炎口服糖丸疫苗D.乙脑疫苗 E.卡介苗11.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的病毒核酸类型是()A.单股正链RNA B.单股负链RNA C.双股RNAD.双股DNA E.单股DNA12.与病毒复制中的隐蔽期有关的是()A.吸附 B.穿入 C.脱壳 D.生物合成 E.装配和释放13.子代病毒释放的途径中不包括()A.细胞裂解释放 B.细胞融合释放 C.通过细胞间桥释放D.出芽释放 E.整合释放14.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范围主要取决于()A.细胞表面的受体 B.病毒表面的接触蛋白 C.病毒表面的血凝素 D.病毒的衣壳 E.病毒的包膜15.逆转录病毒的核酸类型为()A.单股负链RNA B.单股正链RNA C.单股正链DNAD.单股负链DNA E.单股正链RNA 二聚体16.逆转录病毒特有的酶是()A.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B.依赖RNA的RNA聚合酶C.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D.依赖RNA的DNA聚合酶E.胸腺嘧啶激酶17.病毒遗传信息从RNA转为DNA的过程称为()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
在种A.基因变异 B.基因转化 C.噬菌体转导D.逆转录 E.基因重组18.易发生潜伏感染的病毒是()A.轮状病毒 B.流感病毒 C.麻疹病毒D.疱疹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19.干扰素的本质是()A.病毒抗原 B.受病毒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抗体 C.缺陷病毒编码的蛋白D.抗病毒化学制剂 E.受病毒感染后细胞产生的蛋白质20.下列抗病毒免疫因素中,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因素是()A.巨噬细胞 B.NK细胞 C.Tc细胞 D.补体 E.抗体21.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机制是()A.抑制病毒吸附 B.阻止病毒穿入 C.抑制病毒生物合成D.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E.阻止病毒释放22.抗病毒中和抗体的作用是()A.阻止病毒吸附 B.激活补体杀伤靶细胞 C.ADCC效应D.降解病毒核酸 E.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杀伤活性三、名词解释1.病毒体 2.吸附 3.核衣壳 4.干扰素 5.包涵体 6.病毒复制7.复制周期 8.致细胞病变效应(CPE) 9.隐蔽期 10.缺陷病毒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
在种四、问答题1.举例说明病毒侵入机体的途径。
2.举例说明病毒在体内播散的途径。
3.简述病毒复制各期的主要特点。
4.病毒侵入细胞后可产生哪些致病效应?5.举例说明病毒潜伏感染和隐性感染的区别。
6.简述病毒体的结构及化学组成。
7.简述病毒衣壳和包膜的生物学意义。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核酸,蛋白质2.核心,衣壳,核衣壳3.慢病毒感染,隐性感染,急性感染,潜伏感染4.吸附,生物合成5.脂溶剂6.出芽,细胞融合7.逆转录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疱疹病毒(CMV、EBV、HSV任一)8.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9.复制,致细胞病变效应(CPE)10.基因组(核酸)复制,蛋白质合成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
在种11.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释放12.结构蛋白,功能蛋白13.包膜和细胞膜融合,病毒胞饮14.细胞裂解,出芽15.mRNA,核糖体16.正链RNA,负链RNA,含逆转录酶的正链RNA17.冷,热,56,30,感染性,灭活18.1%~3%盐酸溶液,50%中性甘油盐水19.消化道,血液,神经20.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感染21.细胞裂解,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改变,细胞转化22.I型,II型23.干扰素,NK细胞,Tc细胞24.中和,游离(或细胞外)二、名词解释(参见概念简释)三、A型选择题1.B 2.C 3.B 4.B 5.C 6.E 7.C 8.A 9.D 10.C 11.A 12.D 13.E 14.B 15.E16.D 17.D 18.D 19.E 20.C 21.D 22.A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
在种四、问答题1.病毒侵入机体的途径主要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具体包括:(1)经黏膜侵入,常见①经呼吸道,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②经消化道,如甲型肝炎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③经泌尿生殖道,如HIV、疱疹病毒。
④经眼结膜,如腺病毒。
(2)经皮肤侵入,包括经注射、输血、动物咬伤、昆虫叮咬、和经皮肤微小伤口入侵。
如①乙型肝炎病毒、HIV经注射和输血侵入机体;②狂犬病毒经疯狗咬伤侵入;③乙脑病毒经蚊叮咬入侵;④人乳头瘤病毒经皮肤微小伤口入侵。
(3)经胎盘、产道侵入,由感染母亲经胎盘或分娩时经产道传给其胎儿或新生儿,如疱疹病毒、风疹病毒。
2.病毒在体内播散的途径:(1)经血液和淋巴液播散,如HIV、HBV、麻疹病毒等。
(2)经神经播散,如疱疹病毒、狂犬病毒。
(3)局部播散,如流感病毒、人乳头瘤病毒。
3.病毒复制各期的特点主要有:(1)吸附期:主要取决于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2)穿入期:主要以包膜融合和病毒胞饮方式进入细胞。
(3)脱壳期:在宿主溶酶体酶和(或)病毒脱壳酶作用下脱去衣壳,游离出核酸。
(4)生物合成:分病毒核酸复制和病毒蛋白质合成二大步骤。
①核酸复制:双股DNA病毒的基因复制主要在细胞核内利用宿主细胞的复制酶,通过半保留复制;RNA病毒的基因复制一般在细胞质内,病毒自身携带或编码复制酶和转录酶。
②蛋白质合成:分m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两个过程。
单股RNA病毒有三种类型:正链RNA病毒的RNA可直接作为mRNA;负链RNA病毒需先转录出正链RNA作为mRNA;逆转录病毒先以病毒RNA为模板转录出DNA,然后以前病毒的形式整合在宿主细胞基因上,再转录病毒m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