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广东省绿色学校申报材料
创建省绿色学校自评报告
东莞市横沥镇第二小学
{学校简介}
我校创办于2005年2月,由原八村九校合并而成,新校按省一级学校的标准创建。
学校现有49个教学班,学生2081多人,教职工13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办学四年多来,学校在东莞市教育局、横沥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确立了“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努力形成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办学特色,塑造学校师生新形象,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学校先后获得了东莞市一级学校、东莞市绿色学校、东莞市园林式学校、东莞市交通安全文明学校、东莞市文化建设先进学校、东莞市“巾帼文明岗”、东莞市家庭教育先进集体、广东省少先队先进中队、东莞市先进红领巾广播站、东莞市三星级队部等,并连续四年被评为东莞市普教系统文明学校,并先后获得了二十多个市级以上奖项及荣誉,在社会上拥有良好的声誉。
教师共有20多篇论文获全国、省、市级以上奖项,教师获得市级以上奖项的共有60多人次,学生获得全国、省、市级以上奖项的共有200多人次。
几年来,学校的办学效果不断提高,特别是环境教育和管理方面,更是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育人环境,在当地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学校目前环境状况}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绿化、美化、净化”是我们校园环境建设的目标,几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校园设施,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使校园内融入了浓郁的育人氛围。
学校育人环境的根本改善,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校园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2.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100%。
整个校园草木茂盛、环境优雅;校园园林化建设步伐不断迈向新的台阶,浓郁的文化氛围浸染着校园的每一处。
校园中处处芳草青翠,绿树成荫,鲜花艳丽,鸟语花香。
美丽的校园是无声的教师,起到了潜移默化陶冶学生思想情操的作用。
{学校目前开展环境教育的状况}
几年来,我校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开展环境教育,对学生进行渗透式的教育。
1、发挥学科教学主阵地作用,传授环境科学知识。
课堂教学是环境教育的重要渠道。
我校要求各级科组的思想品德、语文、科学等学科的科任老师在具体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找出环境教育的知识结合点,进一步深入探索课堂教学与环境教育结合的方法和途径,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在环境问题上的权利义务观念。
2、发挥德育整体功能作用,进行环境教育。
为不断提高师生的生态环境和绿色文明意识,我校设置了环境教育宣传栏,不定期地更换宣传资料。
在校园内设立永久性的环境教育标语、名人名言录、及公共道德语录等,营造浓厚的环境教育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努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思想品德。
我们还充分地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台,播放有关环保知识、科普知识、绿化知识等,不断地加大宣传力度,让环境意识深入人心。
学校还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纪念日开展活动,各班级也能根据学校的布置,开展各类活动。
如主题班会、班级专刊、小演讲、征文比赛、绘画比赛、知识讲座、手抄报比赛等,从而让学生不断提高思想认识,迸发出“校园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热情。
3、重视养成教育,不断净化学校环境。
我校把环境教育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在绿化美化校园的同时,还重视净化,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习惯,不乱扔果壳纸屑,节约用水用电。
每天有两个班分别负责校园和楼道的卫生,每天两小扫,每周一大扫。
清洁卫生作为学校“标兵班”评比的一项重要内容。
卫生工作做到责任落实,检查督促经常化、制度化,做到校园绿化、教室美化、厕所净化,使“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的意识深入人心,也使整个校园环境变得更加整洁。
我校多次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清洁活动,在清洁校园、街道的同时洁净了学生心灵,促进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4、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我校还组织开展到社会实践基地学习、劳动、开展社情调查以及向社区群众宣传环保知识等活动,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全校性环保知识讲座、月饼盒回收、组织学生到水厂参观、上街宣传环保、清除“牛皮癣”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环境意识;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到某些地方观察了解由于不合理土地开发造成水土流失,某些单位企业随意排放污水、废气、垃圾,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组织外出旅游,让学生在接触大自然的同时亲身体会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等,把环境教育寓于各种有益的活动之中。
{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
我校从2006年6月评为东莞市绿色学校后,就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确立了创建省“绿色学校”的目标,并以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我们高度重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坚持把“以人为本”贯穿“创绿”工作的全过程。
(一)、领导重视、要求具体、任务落实
1、建立健全环境教育管理机制
为把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创建省“绿色学校”领导小组,丁国强副校长任组长,赵世华、黄汝辉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有教导主任吴柱棠、总务处主任吴桂波、政教处副主任梁炳森、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吴庆昌以及各级长、科组长,还有学校有关人员(花工)等,并设立创省“绿色学校”办公室,由政教处副主任梁炳森担任办公室主任;同时,选出部分学生成立了各种环境保护活动小组,并配有辅导老师。
为了保证环境教育能够切切实实地持续开展,我校定期拨出一定的经费,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列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环境教育工作,每年制订环境教育计划。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环境教育水平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确保环境教育成功的前提。
我校组织教师学习《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等有关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法规。
组织全校教师学习环境管理知识;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学习环境教育的新理论、新观点;订阅环境方面的书报供教师阅读等。
多次邀请环保教育部门领导及专家到校指导工作,组织教师到外地先进学校参观学习、研讨考察,增加教师的环保教育知识,不断提高环保教育意识。
(二)加强宣传发动工作,塑造绿色校园英姿
1、环境教育必须从从加强宣传发动开始。
为了能塑造一个绿化、美化、净化的“绿色”育人环境,以陶冶师生的身心,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学校领导通过开学典礼、国旗下等讲话对学生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的动员和宣传工作。
学校少先队部常常向全校师生发出环保专题倡议,营造创建氛围。
由于深入持久地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学校的广大师生深深地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优化校园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需要。
师生都能自觉地参与创建活动。
大家同心协力,努力把校园建设成一所名符其实的“绿色学校”。
2、根据学校的规划,我校从创办开始就加强实施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
相继在教学楼周围栽种了各种花卉、树木,建造小花园、假山、喷水池等。
由于领导重视,规划合理,措施有力,任务落实,目前,绿色校园已经基本形成。
(三)加强管理,保持校园环境,整洁优美
初具规模、优雅舒适的校园环境已形成,但要保持,就需要广大师生共同管理和爱护,绿色校园才能长青。
为此,学校聘请了专人负责绿化工作,每天修剪、施肥、浇水、换盆,保持花草树木的优美姿态,四季鲜花常开,春意盎然。
学校还添置16对款式新颖的垃圾箱,实行垃圾分类,定人定时进行清理。
卫生室每学期均能按学校的实际情况,划分出各年段、班级的卫生责任区,定时打扫,学校还组织了卫生检查员,进行检查督导,真正做到地上无纸屑、痰迹,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划,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
垃圾分类管理,学校无污染源。
目前,学生自觉维护校园环境的良好风气与日俱增,蔚然成风。
{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我校在环境建设和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由于受资金等因素的影响,校园的整体建设项目之一室内体育馆、网球场以及校园生物园等,未能完成,按计划在第二期工程完成。
第二、师生自觉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自觉调查和监测社区污染等方面仍做得不够。
今后,我校要认真总结,改进不足:
1、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的资金投入,加快校园建设步伐,提高“三化”档次。
2、发挥各科教师的作用,积极开展环境教育研究性学习。
3、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环境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带动和影响家庭、社区环保行动,将我校的环境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总之,通过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我校师生环境保护意识得到加强,绿色环保行为正逐步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一所培养具有较高环境素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绿色学校”正在形成。
我们将乘这次创建省“绿色学校”的东风,在今后的学校环境教育中,继续将环境教育作为我们学校永恒的主题,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带动群众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对照广东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自评打分,自评结果为94分,加分5分,合计99分,已经达到了省“绿色学校”的标准要求。
特向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环保局申报省“绿色学校”,恳请上级领导、专家评估验收。
二00九年五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