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学校申报材料ok3w_ads(“s004”);ok3w_ads(“s005”);篇一:“绿色学校”申报材料“绿色学校”申报材料---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校园一、学校简介:常村矿小学位于常村矿社区的东南面,空气清新,环境优雅。
始建于1988年,校园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教学楼、实验楼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现设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95人,教职工63人。
配备有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德育室、红领巾广播站、多功能教室、舞蹈排练室、美术活动室、卫生保健室等17个专用教室。
学校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体育器材活动场地、300米环形跑道。
绿色面积达7800平方米,尤其是学校因地制宜地开拓了绿色生命带、树荫栖息长廊等,教学楼前的两块植物园,成长着孩子们亲自种下的花草,是大家辛勤劳动的结晶,教学楼前的七棵梧桐树是师生在建校初期共同种植的,昔日的小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上面挂着孩子们自己动手给小鸟做的“家”。
校园绿色覆盖率达60%以上。
校园环境整洁幽雅,教学设施配套齐全,常规管理规范有序。
绿色教育、养成教育、书香教育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常村矿小学是一所充满活力、充满和谐、充满绿色的学校。
二、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1、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我校自八八年建校以来,一直把创建绿色式学校,实现环境育人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为了做好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首先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政教处、大队部、教导处、教研室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常村矿小学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网络工作图,各个部门明确创建任务,分工到人,制定学校环境规章制度和文明环保公约,各负责人制定年度绿色学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把学科教育、课堂渗透、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环境改造、活动宣传等工作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与开展。
2、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以校本培训为基本途径,组织全员学习,致力打造一支热爱环境教育事业,观念领先的教师队伍,通过学习《关于2011年度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增强教职工意识,通过观看专家讲座和环保宣传片,让教职工了解环境知识,通过举办各种环保活动让教职工重视环境教育。
学校也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号召学生争做“环保小明星”。
三、有机结合,多方渗透,扎实做好环境保护教育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学校要求各学科要结合各学科特点,以教材为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选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并与最新科技发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环保生态资源等内容联系起来。
比如科学课讲绿色食品,思品课讲节约资源和变废为宝,语文课教孩子写保护环境的文章,美术课交给学生用纯真的绘画语言表达爱我家园的情感,这样把环保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
通过学科的渗透,让学生知道要节约能源,不浪费水电、粮食,保护环境;要爱护动植物;要会变废为宝,重复使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还要知道吃东西要选择绿色食品等。
2、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学校一直很重视素质教育,并将环保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培养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作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每年都在春季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我是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学生走出校园,走到社区,捡烟头、捡塑料袋、擦墙,擦门等,学校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不践踏草坪、不随地乱扔垃圾,明白我是社区一份子,社区环境靠我们来维护,做环保小卫士。
3、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活动首先充分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环保为主题的演讲如《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水,无可替代的资源》《善待地球妈妈》等专题演讲,其次学校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爱眼日“等节日,少先队开展丰富的队会活动,如“学雷锋,争做做环保小卫士”“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善待地球,保护环境”等,号召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区,共创绿色校园,共创绿色家园,四、我们的收获1、学校整体绿化效果突出学校绿化绿色面积现在达到了7800平方米,绿化率达到60%,人均绿化面积超过了14平方米,形成了四季有鲜花,终年可见绿的绿色校园。
2、师生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爱护环境已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师生消费观念科学合理,学校实行严格的门岗制度,严禁师生将严重污染环境和能耗高的商品带入学校。
学校师生环保参与意识强,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环保宣传活动等形式对社会、家庭改善环境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了爱绿、护绿、育绿的意识,让校园更绿、更美了。
“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使学校找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而且不断开拓创新,把环保教育渗透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一步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自觉性,把我校环保教育工作再次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常村矿小学2011、4文章篇二:曲靖市绿色学校申报材料汇编目录一、十八连山镇乐晔佳幼儿园创建市级“绿色学校”申报表二、十八连山镇乐晔佳幼儿园创建市级“绿色学校”自评报告三、十八连山镇乐晔佳幼儿园创建市级“绿色学校”组织机构四、十八连山镇乐晔佳幼儿园创建市级“绿色学校”工作计划五、十八连山镇乐晔佳幼儿园创建市级”绿色学校”实施方案六、十八连山镇乐晔佳幼儿园创建市级“绿色学校”工作总结七、十八连山镇乐晔佳幼儿园创建市级“绿色学校”大事记八、十八连山镇乐晔佳幼儿园创建市级“绿色学校”访问记录九、乐晔佳幼儿园学习环境教育的培训材料十、乐晔佳幼儿园垃圾分类制度及处理办法曲靖市绿色学校申报表富源县十八连山镇乐晔佳幼儿园创建“县级绿色学校”自评报告十八连山镇乐晔佳幼儿园前身为十八连山乡中心幼儿园,创办于1996年9月,位于十八连山乡集镇白龙路8号,占地0.5亩,面积仅240平方米,创办之初有4个教学班,学生181人,教师10人。
2009年新建校园,更名为乐晔佳幼儿园。
占地9338平方米,现有教学班6个,大班2个,中班2个,小班2个;幼儿210名,教职工22人,其中专技教师17人,工人3人,保卫人员2人。
教学设备齐全,校园环境优美,学校管理以人为本,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关怀下,学校以绿色学校的理念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生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现在校园内景色优雅,文明成风,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和谐辉映,相得益彰。
现将我校创建“县绿色学校”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倡导绿色文明,建立共同愿景。
我们对于“绿色学校”的理解是:这是一所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
因此我校始终将打造“绿色、和谐”的崭新形象作为学校的工作目标,并逐步形成了以绿色环境影响人、绿色文化熏陶人、绿色课堂教育人、绿色活动引导人、绿色行动感染人的教育特色。
二、建立“创建”组织,落实保障机制。
领导重视、组织机构落实是确保“创绿”工作协调一致的前提条件。
学校坚持环保教育常年抓,创绿工程重点做。
学校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由李娟副园长分管环境教育工作。
小组成员包括各班教师及班主任,并开展了环境教育教研活动。
我们还把创建“绿色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制定了创建“绿色学校”的计划,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要求各部门落实责任,在工作中做到“五个到位”,即计划要求到位、活动场地到位、辅导教师到位、检查评比到位、总结奖励到位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网络,使环境教育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为保证创建的进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一是认识先导。
学校始终把树立环境意识放在先导地位,广泛宣传,反复教育,形成舆论,逐渐内化。
二是经费投入。
学校在环境教育、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绿化等方面定期投入资金,有力地保证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顺利。
三是课程保证。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专题课强化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进入课堂;2、结合实际渗透环境教育,直接让幼儿参观园内菜地和绿化带,引发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创绿”活动。
根据学校环境教育和“创绿”工作的实际情况,我校采取了多种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地开展“创绿”工作。
1、绿色环境影响人篇三:创建绿色学校申报材料赫章县白果中学创建绿色学校申报材料赫章县白果中学位于赫章西城区,距县城约3.5公里,创办于1972年,学校占地3668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679平方米,有普通教室58间,专用教室12间,有规范的学生公寓、食堂、餐厅。
学校现有教学班46个,学生2740人;教职工166人,其中专任教师161人。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有标准的校门、规范的围墙;有2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100米跑道、排球场、乒乓球台、单双杠、标准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4个、全民健身器材一套等体育设施;有计算机教室、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体美综合教室等专用教室;有较齐备的实验仪器和音体美器材,图书室藏书(含电子图书)65000余册(实际42000)。
近年来,在学校各届班子的带领下,通过广大师生的努力,我校获得“中考成绩突出奖”、“赫章县初中毕业会考第一名”、“初中教学成绩优秀奖”、《新世界星杯》全国少儿文学及书画大赛集体奖、“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2005年新疆伊宁年会德育成果一等奖”、“2007年毕节地区三星级示范学校”、“赫章县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毕节地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学校”、“毕节地区‘五好’基层党支部”、“毕节地区绿色学校”、“贵州省远程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优秀成果展评二等奖”;06-- 09年共获得“赫章县年度目标考核一、二等奖”,高考获得赫章县综合评比第三名,全县教工篮球赛第一名,赫章县“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等可喜可贺的成绩。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关注环保,就是关注生命~近年来,我校对照绿色学校标准,制定了详实可行的绿色学校创建计划,展开工作部署,增加专项资金的投入,改善环境设施和环境教学设施,使绿化建设和环保教育保障到位;我们还注意收集整理环境教育材料,并积极利用周边环境优势,从实际入手,从小事入手,抓环境、转理念、导行为,使全校师生更加关注自然、关注环保,形成充满绿色氛围、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即绿色的校园、绿色的课程、绿色的理念,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