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曹操与杨修同见曹娥碑背后字谜
曹操与杨修同见曹娥碑背后字谜
絕妙好辭
孝女曹娥
孝女曹娥是曹盱的女兒,他的祖先和姬姓周王朝有著共 同的血統,只是年代久遠,遷居到上虞後就被人們遺忘 了。 曹盱不但有邊打擊樂器邊唱歌的藝術才能,而且還能和 著曲調在祭祀儀式上舞蹈。 漢安二年(西元143年)的端午節,正是民俗祭祀潮 神的日子,迎神的船隊由曹盱指揮,逆著江流行駛。這 一日風急浪高,主祭船被浪打翻,曹盱落水身亡,人們 許久都沒有打撈到他的屍體。曹娥當時年方十四,她在 江邊大聲哭喊著尋找父親,一直尋至第十七天仍不見父 屍,便投入江中。五天后,曹娥抱父屍浮出水面。
段析
文中首先揭示字謎,再用對話顯示楊脩的聰慧 與曹操不服輸的個性;
解謎之後,曹操以實體的「三十里」計量,喟( ㄎㄨㄟˋ)嘆(感慨、嘆氣)兩人才氣的差距。
3. 但「曹操嘗過曹娥碑下」之說與史實不符, 魏武弛騁大河南北,戎馬一生,就是沒有到 過上虞。
王羲之的曹娥碑
東晉升平二年(西元358年),王羲之到廟書曹 娥碑,文字由新安吳茂先鐫刻。
此碑絹本手跡現存遼寧博物館,上有梁代徐僧 權、滿騫、懷充等人題名,還有韓愈、宋高宗 等人題款。
現存的曹娥碑
現存的曹娥碑系宋代元佑八年(西元1093年) 由王安石的女婿蔡卞重書。
答曰:「解。」
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答案)。」
→曹操認為自己也能很快想到答案。由此也可看出曹操的自信與好 強,不願輕易認輸。
絕妙好辭《世說新語‧捷悟》
行(v,行走)三十里,魏武乃(才)曰:「吾已得。」 令(命令)脩別記(另外用文字記下)所知。
絕妙好辭《世說新語‧捷悟》
脩曰:「『黃絹( ㄐㄩㄢˋ)』,色絲也,於字為 『絕』;
3. (相反:鉤章棘(ㄐㄧˊ)句、辭不達意、冗(ㄖㄨ ㄥˇ)詞贅(ㄓㄨㄟˋ)句)
絕妙好辭《世說新語‧捷悟》
魏武亦記之(答案),與脩同。 乃(於是、就)歎曰:「我才不及卿,乃(竟然)覺(ㄐ ㄧㄠˋ,通「較」,相差)三十里!」
◦ →曹操自嘆才氣不如楊脩,隱約有不可置信又不 得不服輸的心情。
乃歎曰:「我才不及卿, 乃覺三十里!」
蔡琰的生平
初嫁於名門之子衛仲道,後來丈夫過世,蔡琰 未育子女,結果歸寧娘家。
不久董卓亂京,蔡琰為董卓部將所擄,並於東 漢興平二年(195年)流落至匈奴,嫁南匈奴左 賢王劉豹,於匈奴誕下二子。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憐蔡琰遭遇,遣使 以重金將蔡琰贖回,並安排其再嫁同鄉陳留董 祀,「文姬歸漢」亦成為中國有名的故事。
1. 用實數來計量抽象的才氣, 2. 宋.無名氏《釋常談.卷中.八斗之才》: 「文章多,謂之『八斗之才』。謝靈運嘗曰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獨占八斗, 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 「八斗才」、「八斗陳思」、「多才子建」、「 才高八斗」
3. 能使人明白其間差距。
段意
曹操與楊脩同見曹娥碑背後字謎,楊脩捷悟令曹 操嘆服。
『幼婦』,少(ㄕㄠˋ,年輕)女也,於字為『妙』;
『外孫』,女(女兒)(兒子)子也,於字為『好』; 『䪡臼』,受(v,承受)辛(辛辣之物)也,於字為 『辤(同「辭」,文辭)』。 所謂『絕妙好辤』也。」
[析字]
別寫錯了
絕妙好辭
1. 讚嘆文章美妙,好到極點。
2. (相似:文辭高妙、字字珠璣、金章玉句)
蔡邕(ㄩㄥ)
1. 人名。(西元132~192)字伯喈,東漢陳留 人。 2. 博學,工辭章,天文、術數、書畫、琴藝皆 精,創飛白書,熹平四年,奏定六經文字, 以隸書四十六碑立於太學門外,是為熹平石 經。 3. 後董卓專政,累遷為左中郎將,故也稱為 「蔡中郎」。卓死,被王允所捕,死於獄中。 4. 著有《獨斷》、《蔡中郎集》。
邯鄲淳
元嘉元年(西元151年),會稽上虞令度尚欲為 曹娥立碑,先使屬吏魏朗為之操筆,久而未出, 遂命其弟子邯鄲淳作碑文。邯鄲淳時甫弱冠, 只見他從容捉筆,少許構思,一揮而就,眾人 嗟歎不暇。 碑以載孝,孝以文揚。
蔡邕(ㄩㄥ)
蔡邕聞訊來觀,手摸碑文而讀,閱後書「黃絹 幼婦,外孫齏臼」八字於碑陰,隱「絕妙 好辭」四字。 此碑早年散失。
【蔡邕倒屣】
1. ㄘㄞˋ ㄩㄥ ㄉㄠˋ ㄒㄧˇ 2. 漢時蔡邕遇見遷徙到長安的王粲,以為奇才。 當時蔡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賓客盈門, 一日聽見王粲來到門口,來不及穿好鞋,急 忙出迎。
3. 典出《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
蔡琰(ㄧㄢˇ) 蔡邕的女兒
1. 蔡琰(177年?-239年?),原字昭姬,晉 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陳留圉(今河南 杞縣)人,為蔡邕的女兒。 2. 博學有才,通音律,據稱能用聽力迅速判斷 古琴的第幾根琴絃斷掉。是建安時期著名的 女詩人。 3. 蔡琰傳世作品有《悲憤詩》二篇,一為五言, 一為楚辭體,以及長詩《胡笳十八拍》一篇, 敘述了文姬一生不幸的遭遇。
此碑高2.3米,寬1米,為行楷體,筆力遒勁,流 暢爽利,在我國書法史上有著較高的地位。已 近千年,彌足珍貴。
曹娥碑
絕妙好辭《世說新語‧捷悟》
魏武(曹操)嘗(曾經)過曹娥碑下,楊脩從(ㄘㄨㄥˊ,跟隨)。 碑背上題作「黃絹幼婦外孫䪡(ㄐㄧ)臼」八字。
魏武謂(告訴)脩:「卿(尊稱)解不(ㄈㄡˇ,
通「否」)?」
蔡琰的相關文藝作品
文姬歸漢圖 京劇《文姬歸漢》 郭沫若的話劇《蔡文姬》
蔡琰
1. 後來董祀犯罪論死,蔡琰親自向曹操求情, 時值嚴冬,
2. 史載「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辭清辯,旨 甚酸哀,眾皆為改容。」
3. 曹操最後同意為董祀赦免。
楊脩
1. 《世說》的這些記載,出自晉代余姚人虞預 編纂的《會稽典錄》,大致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