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会考政治试卷(哲学一)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2006年2月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科学发展规作为指导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深认识。
1.科学发展观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深认识,这说明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的主观认识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意识与物质是相互作用的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2.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规的指导。
这是因为A.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D.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事物起反作用3.过去,由于片面追求GDP,导致了某河的严重污染;近年来,A市政府转变观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治理河水污染,消失多年的鱼儿又回来了。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种发展观的转变告诉我们:①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②认识是变化发展的③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④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4.在青藏铁路建设工程中,建设者们很重视保护自然,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要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是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B.承认社会的客观性C.承认世界的本质D.承认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某地盛产大枣,老死的枣树以前大多被农民当柴烧,而现在却成了宝贝。
由于该地枣树干特有的“大肚子”经过加工可被雕成大花瓶的形状,成为工艺品,于是村民办起了树雕加工厂,产品远销北京、浙江、江苏、福建,甚至韩国。
据此回答5、6题。
5.人们利用枣树干特有的“大肚子”,经过加工,雕成大花瓶形状的树雕,前提是A.有科学理论的指导B.人类掌握了树雕加工技术C.认识改造自然物的变化规律性D.尊重自然物本身固有属性和规律6.当地的农民把昔日的烧火柴变成了价值不菲的艺术品,这充分说明A.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和创造一切B.意识根源于客观存在C.人类能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据南方网报道作为我国陆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草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时至今日.我国草原却呈快速消失之势,由此引发的生态灾难引起了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据此回答7、8题:7.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曾历经了4次草原大开荒,约有1930多万公顷优质草原被开垦,大开荒使全国201万公顷草地沙化。
这说明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客观的联系B.事物的联系是由人们的不合理行为造成的C.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D.整体和部分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8.由于草地萎缩.草地植被退化,引发了草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的双重危机这就要求我们①根据自己的需要人为地创造联系②必须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③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④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
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合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
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
说明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10.漫画《前功尽弃》说明( )①整体与部分既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②整体固然会影响部分.而部分也可以制约整体,某些关键性的部分甚至能对整体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③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只有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④漫画中的主人公割裂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没有认识列关键性的部分对整体成败起决定性作用,迷上了赌博、终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1.宋代诗人曾写过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何不于君指上听?”从哲学上看应该( )A.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D.用唯心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宋朝画家文与可擅长画竹,友人写诗赞道:“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回答12-13题12.这里的“胸有成竹”主要出自于A.画家的创作灵感B.文与可的美术天赋C.诗人的夸张和画家的想象力D.文与可平时细心观察形成的主观映象13.“胸有成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D.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2006年7-9月,重庆发生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
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讲,人是无法控制天气的。
人类只能通过观察、了解、掌握天气变化规律来、影响天气,趋利避害。
据此回答14、15题14.人是无法控制天气的,这是因为A.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C.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D.自然界的现象是纷繁复杂的15.人类能够通过观察.了解.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来影响天气,趋利避害。
这说明A.人的意识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B.规律随人的意识的变化而变化C.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D.主观能动性制约规律的客观性16.《半月谈》发表文章指出:构建节约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建章立制,弥补体制.机制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诸多漏洞,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每一个成员切实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份资源。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说明A.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B.人们可以用计划确定事物之间的联系C.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D.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主观的17.《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循环经济这根链条中,没有废物,废物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一家企业“废弃物”及副产品可能就是另一家企业的原料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②注意把握事物的客观联系③要走循环经济之路,把资源最大程度地综合利用起来④企业应充分利用资源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8.在常人手里有心栽花花不开,而园艺工程师能做到有心栽花花盛开。
可见A.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差别B.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C.人的努力程度如何是成功与否的前提D.人们只有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19.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没有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20.“神六”的成功发射是一曲科技强国、自主创新的壮丽颂歌。
关于创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创新就是要抛弃传统观念,推陈出新②发展要求创新,创新才能发展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④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对此,我们应当这样来理解①一个民族只有勇于创新,才能有所发展②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完全取决于创新③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④创新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④22.邓小平同志说:“不要拒绝变化,拒绝变化就不能进步。
”这一观点表明A.要推动事物的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进步B.事物有其产生、变化、发展的过程C.变化就是发展,拒绝变化就是拒绝发展D.事物是在运动变化中发展的23.据报道,科学家通过对珠穆朗玛峰地区数次考察研究发现,30多年来,这一全球海拔最高地区的冰川区域在逐步缩小后退。
据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预计冰川的持续退缩将会给周边地区的环境、气候带来一定的影响。
上述材料说明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②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③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原因、④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因果联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4.清代赵翼有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该诗启发我们A.要把世界上的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B.李杜诗篇有脍炙人口之感C.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D.李杜诗篇现已过时2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上述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B.要坚持世界是物质的C.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D.要树立全局观念第Ⅱ卷二、非选择题(5大题,共50分)26.(9分)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运用哲学唯物论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7.(10分)中国传统建筑把简单的元素和丰富的原则巧妙地揉合在一起、构成了极为独特的建筑体系。
这一体系的精髓就在于单体建筑因群体而存在、群体因单体的参与而显出力量,这种不可分割的整体感给人以高度的美的享受。
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给我们什么样的哲学启示。
28.(11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贯彻执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继续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请从唯物论角度说明必须贯彻执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正确性。
29.(10分)材料一:我国的动漫及其相关产品的产值近千亿元,动漫产业被称为21世纪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
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于2005年6月1日至5日在杭州市举行,杭州市政府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扶持动漫产业,努力把动漫产业培植为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
材料二:目前,一些动画产业发达的国家,他们总是把动画制作.影视播映和产品开发这三个主要环节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这的确是一个十分成功的经验。
以数字技术为新特征的动画业,真正需要的是创意。
发展动漫产业,不能简单地模仿国外产品,而要从类似的各种相关资源中汲取养料,对传统文化继承创新,在坚持民族性和原创性的基础上将我国的动漫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