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操作规程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操作规程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操作规程(一)一般安全守则第一条认真执行《危险化学品作业安全通则》。

第二条进入现场人员要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进入现场车辆要带好防火帽。

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第三条必须按防爆等级安装各种场合下的电器设施。

生产区内的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要小于10Ω。

第四条管道和设备接地电阻要小于4Ω。

液体在管道内流速不得大于3m/s。

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修,消除跑冒滴漏,设备维修要使用专用防爆工具。

第五条严禁在生产区内任何部位放散液化石油气,发现漏液必须立即处理,防止边漏边灌装或维修、卸车。

第六条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发现室内浓度较大时,要开风机降低浓度,消除隐患。

第七条各部位浓度超标应立即查明原因,排除后方可恢复正常工作。

第八条地面禁止使用高绝缘的塑料、橡胶等制品,必须使用能导静电并经有关部门鉴定合格的制品,防止静电电位积累放电。

第九条生产区金属设备附件要有可靠接地保护,电阻值要小于4Ω。

第十条生产区金属连接处,电阻大于4Ω时,要设跨接装置。

第十一条计量秤上滚床保持钢瓶与其接触良好,接地电阻要小于4Ω。

第十二条固定金属设备每年最少进行一次静电接地检查测试,活动金属部件每月检测一次。

第十三条灌装间、压缩机间地面漏泄电阻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应辅设导电胶板,并做好接地。

第十四条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现场。

第十五条地面泄漏电阻的测量要按规定执行。

(二)储罐运行第一条储罐必须按规定储存,液位不得超过储罐总容量的85%。

第二条坚持每日巡回检查制,对储罐液位,压力和温度详细记录,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第三条储罐在未进出液时,气、液相阀应处于关闭状态。

第四条卸车或导液时,检查胶管、快速接头是否可靠,开关阀门是否正确。

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要经常检查静电导线,保持良好状态。

(三)液化石油气储罐水压试验第一条水压试验压力要为设计压力的 1.25第二条受试验的储罐必须与运行的工艺管线断开,加等强第三条水泵应有止回阀、泄水阀、压力表( 2.4MPa以上)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保压5分钟巡查,无压降、变形、渗漏则降到设计压力,保压15第七条由排污阀排水,记录全部试压过程,指挥者签字存档。

(四)液化石油气储罐气密试验第一条第二条受试验的储罐与运行的工艺管线断开,加等强度的第三条第四条被试验的储罐必须置换干净,清除污垢,无易燃物后才能进行。

第五条试验气体为空气、氮气或二氧第六条管路采用高压胶管或钢管连接,压力表选用 2.4MPa 第七条用肥皂水刷试各连接处及焊缝。

压力刷试分别为0.3MPa、0.8MPa、1.2MPa、1.6MPa第八条观测15分钟无压降则降到工作压力,观测10分钟无压降则泄压。

第九条试验过程中严密注视检查,无关人员撤离。

指挥人第十条记录全部试压过程、气温、试压人员,指挥者签字存档。

(五)液化石油气钢瓶不准充装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有三道焊缝15kg的钢瓶;第十条第十一条手工焊缝的钢瓶。

(六)钢瓶充装作业第一条123、检查充装秤、液化石油气阀门、充装枪胶圈、软管、静4、开启进液总阀,检查各部位压力表是否正常。

5、启动链条机前检查传动系统中有无异物掉入,系统是否第二条1、由运行工启动烃泵或压缩机,待空气压力升至0.4MPa 以上,液体压力在0.79MPa-0.99MPa23、钢瓶应放在充装秤中间位置,装上充装枪,打开钢瓶角阀,开始充装。

4、注意观察充装秤,防止跑砣超重。

注意进液压力。

严禁超重5、如发现压力过高或跑气应立即关闭有关阀门,通知运行工,停机处理。

67第三条1、灌装完毕,通知运行工及时停泵,关闭进液总阀和空气阀以及液化石油气小阀门,并把小阀门后液体充入空瓶,移走充装秤上的钢瓶。

2、下班前,检查充装设备有无漏气及不安全因素,采取妥善措施,关闭照明灯。

第四条DZC型防爆充装电子秤安全技术要求1、电子秤电源要接入防爆开关。

2、电子秤整体必须有良好的可靠导静电装置。

3、秤台底角要垫实,保持秤台台面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4、电子秤所有连接部位的管卡要紧固,防止液化石油气泄露。

5、传感器与仪表的联结必须可靠。

6、严禁在秤台上进行电焊操作或其他强电操作。

7、严禁在秤台上进行充装工作以外的称量。

8、当钢瓶灌装完毕时,待稳定指示灯亮后再将灌装完毕的钢瓶移走。

(七)验瓶作业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卸角阀时,?不准用锤子敲击,冲洗钢瓶时嘴朝下,放稳,冲洗15第四条使用手提第五条合拉电刀闸,不准用湿手、湿物和金属物,以免触电伤人。

第六条水压和气密试验时,要严格注意变形,防止发生事第七条用气泵喷漆时要注意,表读数不准超过规定值,并第八条各工序要注意周围整洁,班前后要检查各工具是否第九条经常擦洗所有设备、工具,保持现场整洁。

(八)装卸钢瓶作业第一条汽车停稳后再打开后槽档板,待人离开后,车缓慢第二条第三条装好后,通知司机稍移开平台,人不得随车移动。

第四条第五条检查无不安全因素后,方可通知司机开车。

(九)钢瓶检斤、检瓶试漏作业第一条检斤:12、为保证计量使用精度,要做好磅秤的日常检验、维护、3、通知空压机启动,同时打开空气进口总阀,观察压力表4、检斤时,要轻拿轻放,严禁碰、撞、砸秤,要求做到100%检斤,对灌装15Kg钢瓶误差超过±0.5Kg的和灌装50Kg钢瓶误差超过±1Kg的,要及时提出处理,不得有超重瓶和漏气瓶出站,严格把关,做好记录。

56、度盘只限于调整零点旋扭,不得随意拆卸,提升台不得7、刀子与刀承机件不得注油,经常做除尘处理,保持清洁,8、经常检查测试搭接防静电接地线的可靠程度,防止静电第二条检瓶试漏123、对钢瓶的其它部位,要耳听、眼看不漏,不变形。

4、对漏气钢瓶要及时交抽残处,回收后修理。

(十)板式双色液位计检验检修作业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拆下上堵头螺丝,清洗液位计内腔、棱镜反射玻璃第四条组装时,一定要小心放正,避免压坏棱镜和反射玻璃。

第五条第六条螺钉要对称紧固,防止偏离和压碎玻璃。

第一条一年进行全面校验一次,半年调整一次。

(使用四第二条空称误差在全量值的1/5000之内,全量称重误差在1/200第三条每年大修一次,检查气路元件和组件,更换密封圈,检查气动元件,保持灵敏可靠,在0.5MPa第四条气动阀每年更换一次皮膜,充装枪每年大修一次,更换密封圈。

第五条长短杠杆无弯曲、变形,连杆与上、下钩要成90度角。

第六条检查四角平衡,对校验大修后的充装秤要记录存(十二)安全第一条第二条仔细检查阀口阀座,不允许有丝毫损伤,保持光洁度,垂直度。

第三条第四条调试定压升至 1.6MPa时,安全阀应开启,降至该压力的0.8倍时应回座,如不符合要求则反复调试,直至达到要求。

一般按安全阀铭牌要求调试。

第五条调试好后在放散法兰口处放些水测试,每分钟不超第六条第七条调试中,人不能站在放散口处,以免伤人。

(十三)液化石油气设备维修作业第一条检修液化石油气设备、附件时,要使用防爆工具。

第二条检修液化石油气设备、附件时,要随身携带消防器材。

第三条检修设备时必须排净压力后进行,排放流速不得高于3m/s。

第四条检修设备时要按说明书的技术要求进行,各配合间隙要适当。

第五条组装时一定要仔细检查各联接部位是否符合要求。

第六条检修完毕或试车,要有操作者及班(组)长在场,认为确保正常使用后方能交接,并有交接记录。

第七条严格遵守防火防爆制度,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品、电线漏电、气管漏气、带压密封容器和管路不准拆修。

(十四)槽车装卸作业第一条槽车驾驶员必须有二年以上安全行驶资历,熟知液化石油气常识、装卸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能熟练地使用车上的灭火器材和紧急切断装置处理紧急事故,并经考试合格,呈报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驾驶。

第二条车辆检验:1、槽车要有有关部门核发的准用证和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车辆行驶证。

2、槽车要每年进行一次年度检验,检查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紧急切断装置,灭火器材等是否安全可靠,对槽车底盘及车辆行走部位应按政府有关规定进行检查。

3、新槽车运行一年后和行驶五年以后,应进行全面检验,年度检验如发现严重缺陷,应提前进行全面检验。

全面检验应由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或授权单位进行。

第三条储罐检验:1、对罐体焊缝及所有接管和人孔焊缝进行100%的表面磁粉探伤或着色检查,不得有裂缝和夹层,对有怀疑的焊缝必须进行100%的射线检查,达到GB928-67Ⅱ级为合格。

发现问题必须按GB741-80标准进行返修补焊,补焊后经探伤合格并进行局部热处理。

2、全部检验检修合格后要进行水压及气密试验,无问题后进行置换,标明下次检验日期。

3、开罐检验前必须把罐内残液回收,余压放散到指定地点,流速不得超过0.05m/s。

水冲洗后含氧量在20%以上方可进罐。

第四条行驶前要检查确认槽车的安全附件、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温度计齐全灵敏可靠,检查车辆转向、刹车等是否灵敏有效。

第五条行驶中:1、按规定路线行驶,不准非工作人员搭车,不准在闹市区和住宅区停留。

2、严禁高速行驶,行车途中要经常检查压力、温度、液位、阀门及车况,尤其是夏季,发现异常要立即采取措施。

3、进出站车速不得超过5km/h。

槽车停稳后,熄灭发动机,拉紧手刹车,前后轮打眼以防滑下平台,造成事故。

第六条作业前:1、检查确认槽车、贮罐和各附件无跑、冒、滴、漏;各部阀门、接口、软管无损坏和漏气。

2、槽车和装卸台的静电接地线网必须接牢。

3、槽车和装卸台的气、液相接通时,检查密封圈、垫有无损坏,法兰连接螺栓要紧固。

第七条作业中:1、首先,稍打开槽车气、液相阀门,把软管内的空气从放散处排出后关闭。

2、打开气相阀门,启动压缩机,当槽车压力大于储罐压力0.2MPa以上时,再打开液相阀门,注意流速不得大于0.05m/s。

3、装卸时,驾驶员和运行工均不得离开现场,随时检查运行装卸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待故障排除后再继续装卸。

3、储罐充装量不得超过规定85%,卸后余压不得小于0.05MPa,严禁使罐内出现负压。

4、卸完使槽车压力不大于0.5MPa。

5、如果装车则程序与上相反,但要时刻注意观察液位的变化,防止超装。

6、储罐压力达 1.2MPa以上时,要采取降温降压措施(在郊区进行)。

7、新车或检修后,首次充装的槽车,充装前必须抽真空达82.5KPa以上,并立即充液化石油气压力达0.05MPa以上,并且含氧量小于4%。

第八条作业后:1、排掉软管中的余压、余液,再卸接头。

2、运行人员与司机或押运人员共同签字,并详细记录压力、温度、液位情况。

3、松开接地线,周围无液化石油气气味和其它一切正常后方可开车离开装卸台。

第九条雷雨天、附近有明火、管道等设备大量漏气、压力异常等情况下,禁止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