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防护 ppt课件
尘可引起光感性皮炎等。
【一】粉尘
1.6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尘肺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初期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在拍胸片时才被发现。因
粉尘的致病性及浓度不同,从开始接尘到发现临床尘肺:
胸
➢ 普通型 > 20年
痛
咳
➢ 速发型1~2年,有的接触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尘半年左右 嗽
➢ 迟发型脱离接触粉尘后才发病
8月安全宣传主题—
职业健康防护宣传
作成:环安组/蔡发成 培训课时:90分钟
目录
【简】 我国职业病情况 【一】 粉尘 【二】 噪声 【三】 中暑
【前言】我国职业病情况
我国的职业病危害主要以粉尘为主,职业病人以尘肺病为主,占全部职业病的71%,中毒占20%,其它为9%,尘 肺病又以煤工尘肺、矽肺最为严重,尘肺病患者中半数以上为煤工尘肺。
➢ 作用于皮肤、可形成粉刺、毛囊炎、脓皮病,如铅尘浸入皮肤,会出现一些小红点, 称为“铅疹”。
全身中毒作用:吸入含有铅、锰、砷等毒物的粉尘,可被吸收引起全身中毒。 变态反应:某些粉尘,如棉花和大麻的粉尘可引起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炎症和间质
性肺炎等。 其他 :某些粉尘有致癌作用(如放射性粉尘可致肺癌 、石棉尘可引起间皮瘤)。沥青粉
【一】粉尘
1.4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生产性粉尘由于种类和理化性质的不同,对机体的损害也不同。按其作用部位和病理性 质,可将危害归纳为尘肺、局部作用、全身中毒、变态反应和其他五部分。
尘肺是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按其病 因不同又分为五类:
➢ 矽肺: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引起。 ➢ 硅酸盐肺:吸入含有结合二氧化硅粉尘(石棉、滑石、云母等)粉尘引起。 ➢ 炭尘肺:吸入煤、石墨、炭墨、活性炭等粉尘引起。 ➢ 混合尘肺: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尘引起。 ➢ 金属尘肺(其他尘肺):吸入某些金属(如铝)粉尘引起。
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我国因职业病、工伤事故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2000亿元,职业 病所造成的的经济损失严重。
职业性疾病是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所波及的后果往往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 根据统计分析,如果不加强职业病防治,到2015年我国尘肺病患者将累计达到60万人,2016年将达到72万人。
【一】粉尘
1.3 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危害性的关系
➢粉尘的化学组成 :是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据其化学成分不同可分别致纤维化、刺 激、中毒和致敏作用。 ➢分散度:分散度越高(粉尘的粒径越细小)危害越大,粒径≥10微米的一般阻隔在鼻腔,粒径5~10微米的沉积 在上呼吸道,小于5微米的进入肺泡导致纤维化,发生尘肺病,且粒径越小在空气中漂浮的时间越长,被吸入 的机会就加大。小于10微米的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纱布口罩不能将其阻隔,故起不到防止尘肺病的作用。 ➢硬度:硬度越大的粉尘,对呼吸道黏膜和肺泡的物理损伤越大。 ➢溶解度:有毒粉尘(如铅)的溶解度越高毒作用越强;相对无毒尘(如面粉)的溶解度越高作用越低;石英粉尘很 难溶解,在体内持续产生危害作用。 ➢浓度:浓度越高,吸入的粉尘就越多,危害越大。 ➢荷电性:空气中的粉尘有90%~95%的带正或负电荷(因相互摩擦或吸附空气中的离子而带电),带电尘粒易 在肺内阻留,危害大。 ➢爆炸性:可燃性粉尘达到一定的浓度(如糖粉尘是19g/m3、烟煤、铝、硫磺粉尘是35g/m3、木粉是40g/m3、 面粉是45g/m3、棉尘是100g/m3),遇到明火、火花等点火源时会爆炸,造成严重危害。
【一】粉尘
1.2 生产性粉尘的种类
➢无机性粉尘:矿物性粉尘,如硅石、石棉、滑石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铅等;人 工无机性粉尘,如水泥、金刚砂、玻璃纤维等。 ➢有机性粉尘:植物性粉尘,如棉、麻、面粉、烟草等;动物性粉尘,如兽毛、角质、骨 质、毛发等;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炸药、人造纤维等。 ➢混合性粉尘 :上述各种粉尘混合存在。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的是这类粉尘。
➢ 尘肺病人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咯痰、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呼吸困难随病程进展加重。
胸痛部位不固定,为隐、胀、针刺样痛。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者,咳嗽可非常严重,
痰粘稠不易咳出、量多,呼吸困难明显加重,可致肺源性心脏病。 胸
闷
呼吸困难
气 短
【一】粉尘
1.6
尘肺的诊断
主要依据确切可靠的粉尘作业史及质量良好的胸部X射线片进行诊断,《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0-2009)规定,X射线胸片表现分期: 一期尘肺:有总体密集度1 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2个肺区。 二期尘肺:有总体密集度2 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 个肺区;或有总体密集度3 级的小阴 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 三期尘肺:有下列三种表现之一者 ➢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0mm,短径不小于10mm。 ➢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并有小阴影聚集。 ➢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高达2500万 人以上,农民工已成为职业危害的主要受害群体。
【一】粉尘
1.1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粉尘是几十微米(1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的固体微粒悬浮在空气中。主要来自: ➢ 固体物料在破碎、碾磨、切割、钻孔、打磨、抛光等机械加工过程,干的细碎物料或粉状 物料在筛分、混和、成型、输送、包装、装卸等过程,都会产生粉尘。凿岩、爆破时也产生 粉尘 ➢二次扬尘:振动、气流作用或清扫时使沉积的尘粒飞扬。 ➢不完全燃烧,或者在冶炼、熔化或焊接的高温下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冷凝或氧化都会产生 烟尘,这样产生的其粒径都很小,一般在1微米以下。
矽肺、石棉肺、煤矽肺较常见,矽肺的危害性最为严重。
【一】粉尘
尘肺病患者
【一】粉尘
1.5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局部作用:接触或吸入粉尘,首先对皮肤、角膜、粘膜等产生局部的刺激作用,并产 生一系列的病变:
➢ 作用于呼吸道,可引起鼻腔粘膜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张,进而成肥大性鼻炎,最后 因粘膜营养供应不足而成萎缩性鼻炎。还可形成咽炎、喉炎、气管及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