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八首知识点

古诗八首知识点

观沧海一、文学常识《观沧海》选自《曹操集》的《步出夏门行》,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作品除了《观沧海》还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短歌行》、《龟虽寿》、《蒿里行》、等。

与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二、重点字词1.临:到达,登上2.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3.竦峙:耸立4.星汉:银河5.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6.幸:幸运7.至:达到极点8.何:多么三、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四、诗歌赏析理解题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的?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观”字展开,描写诗人所见所闻。

2.这首诗分几层?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是想象的?第1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2 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

(实写现实)第3 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虚写想象)3.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句的表达效果。

运用想象(拟人),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4.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什么?表现了诗人博大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重点字词1.左迁:降职2.杨花:柳絮3.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4.闻道:听说三、译文树上柳絮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

我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还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四、诗歌鉴赏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一句中“杨花”与“子规”好在哪里?“杨花”指柳絮,在古代诗文中有“飘零”之意;“子规”指杜鹃。

以古代诗文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而亡,表达“离别”之恨。

这两个词的使用体现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使用拟人的修辞,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地方。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和对友人的关心、思念之情。

天净沙▪秋思一、文学常识作者马致远,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天净沙”,曲牌名;“秋思”,题目。

马致远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一起被称为元代杂剧四大家。

二、重点字词1.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2.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3.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三、译文黄昏时,乌鸦飞回到长满枯藤的老树上,河水在寂寞的流淌,小桥的旁边坐落着一户孤零零的人家,我迎着西风,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走在古老的驿道上,太阳就要下山了,此时此刻,让我这个浪迹天涯的人不禁伤心断肠。

四、诗歌鉴赏(一)运用的手法1.这首小令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任选一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①运用白描的手法。

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悲凉的画面,表现天涯游子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②借景抒情的手法。

寄情于物,通过景物来渲染悲凉气氛,把本来抽象难以表达的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借助一系列萧条的景物表现出来。

2.赏析“夕阳...在天涯”一句中的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西下,断肠人“夕阳西下”是景物描写,点明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断肠人”直抒胸臆,表现天涯游子思念家乡的悲伤之情,这样写感情浓烈,更有感染力。

3.分析“小桥流水人家”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更突出地表现了天涯游子思念家乡的悲伤之情。

夜雨寄北一、文学常识作者李商隐,唐代诗人,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二、重点字词君:指作者的妻子归期:回家的日期何当:何时将要却话:回头说,追述三、译文你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

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

什么时候才能够与你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

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四、赏析1.诗歌开篇连用两个“期”字好在哪里?一句之中两个“期”字,重复出现,回环往复,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妻子、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2.这首诗中两个“夜雨”有什么效果?这样写重复出现,回环往复。

第一个“夜雨”是实写,写出巴蜀秋雨滂沱,表现孤独愁苦;第二个“夜雨”是虚写,想象重逢后的夜谈内容,设想重逢后的喜悦。

3.“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的含义怎样理解?涨,涨满,这里不仅是涨满的不仅是一池秋水,还有远在巴蜀的孤独愁苦之情。

4.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

这句话运用了想象,设想重逢后秉烛夜谈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想象团圆后的喜悦。

5.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什么?表现了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愁苦和想象团圆后的喜悦。

泊秦淮一、文学常识杜牧,唐代诗人、散文家。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二、译文烟雾弥漫着秋水,月光笼罩着白沙的秦淮河的夜晚。

小船夜泊秦淮河,靠近岸边的酒家。

歌女不知道亡国之恨,她们在岸的那边还在唱着《后庭花》这首曲子。

三、赏析1.烟笼寒水月笼沙景物描写,渲染了凄清的气氛,描写了烟雾弥漫着秋水,月光笼罩着白沙的秦淮河夜晚的景象。

为下文做铺垫。

2.夜泊秦淮近酒家次句点题,意思是小船夜泊秦淮河,靠近岸边的酒家。

交代了时间、地点,以“近酒家”引发了思古之幽情。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运用典故,表面上是写歌女不知道亡国之恨,她们在岸的那边还在唱着《后庭花》这首曲子,实际上委婉的讽刺了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的生活。

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己亥杂诗一、文学常识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二、重点字词浩荡:广大无边白日斜:夕阳西下吟鞭:诗人的马鞭东:向东天涯:天边,形容极远的地方三、译文在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我带着无边无际的愁绪离开京都。

我挥舞着马鞭远离京城,向东奔向远在天涯的家乡。

落花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四、赏析1.如何理解“浩荡离愁白日斜”中“浩荡”一词。

浩荡:广大无边的意思。

诗中用“浩荡”来形容离愁,说明愁绪之深。

这个“愁”不是个人私怨,而是对国事的忧虑,爱国之心显而易见。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者以落花自比,这句诗的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思想和奉献精神。

3.思想感情: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离京的苦闷,也有立志报效国家的爱国思想和奉献精神。

登飞来峰一、文学常识王安石,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二、重点字词千寻:形容极高。

不畏:不害怕浮云:比喻奸邪的小人。

缘:因为三、译文飞来峰顶有座极高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四、赏析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运用夸张的手法,意思是飞来峰顶有座极高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句诗运用比喻,写出了诗人不怕层层浮云遮住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表达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改革的政治抱负。

(2)哲理义: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望岳一、文学常识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杜少陵。

自唐以来,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称为“诗圣”。

二、重点字词未了:不尽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割:分。

会当:终当,终要。

凌绝顶:登上泰山的顶峰。

三、译文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你看,那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像被刀割开一样,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白日里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黄昏时张大眼睛可以远望飞鸟归林。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四、赏析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设问,意思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你看,那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

这句话写出了泰山的辽阔青葱。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聚集,拟人(虚写),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写出了泰山的秀美;割:分,比喻(实写),山的南北两面,像被刀割开一样,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写的是实景,是细望所见。

泰山极高,白日里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又极幽深,黄昏时张大眼睛可以远望飞鸟归林。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蕴含了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的人生哲理。

5.思想感情: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