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冲孔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XX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XX分公司二0一0年十一月编制:审核:审定:总工程师:总经理:XX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XX分公司二0一0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3)第一节编制依据 (3)第二节编制原则 (3)第二章工程概况 (4)第一节工程概况 (4)第三章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4)第一节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第二节场地水文地质简况 (6)第四章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6)第一节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框架图 (6)第二节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职责分工 (8)第五章施工总体部署 (11)第一节施工工期 (11)第二节施工重点和难点 (11)第三节施工顺序安排 (13)第四节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13)第五节施工临时用水 (13)第六节施工临时用电 (14)第六章施工准备工作 (14)第一节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14)第二节技术准备工作 (15)第七章施工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计划 (16)第一节施工人员计划表 (16)第二节主要材料用量及进场计划 (16)第三节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16)第八章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 (17)第一节施工工艺流程 (17)第二节施工放样 (18)第三节护筒埋设 (18)第四节泥浆护壁 (18)第五节冲击成孔 (19)第六节清孔和终孔检查 (20)第七节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21)第八节灌注水下砼 (22)第九节施工异常情况处理 (23)第九章施工进度控制计划 (24)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原则 (24)第二节施工工期与进度计划图 (25)第三节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25)第十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7)第一节工程质量目标 (27)第二节工程质量检查程序 (28)第三节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0)第四节工程计量管理措施 (30)第五节钻孔灌注桩施工全过程中所需的检查及严格质量控制的内容 (32)第六节桩基检测及验收内容 (40)第十一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0)第一节施工安全管理目标 (40)第二节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40)第三节安全管理制度 (41)第四节安全管理措施 (41)第五节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47)第十二章文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51)第一节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51)第二节项目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52)第十三章雨季施工措施 (54)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1、《XX冲孔桩定位图》2010年02月;2、《XX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2010年10月;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XX50202-2002;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XXJ94-2008;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XX50300-200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XX50204-2002;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XX59-99);8、《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年11月);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XX46-2005);10、《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XX146-2004);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XX33-2001);1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XX/X50326-2006);13、《工程测量规范》(XX50026-2007)。
第二节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设计图纸明确的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
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安全可靠性相结合。
3、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自始自终对施工现场坚持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质量严密监控和科学管理的原则。
4、实施项目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技术、信息及时间条件的优化处理,达到工期、质量和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效果。
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场地位于XX省XX市XX镇北侧,交通方便,地势平坦。
建筑占地面积约为77459m2,总建筑面积为62861.33 m2,地上建筑面积为62861.33 m2,地下面积为27136.77 m2。
基础采用钻(冲)孔桩,桩径Φ800mm 和Φ600mm,桩数共1287根,以中风化花岗岩作为桩端持力层,。
第三章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第一节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场地地层岩性特征:在勘探28.50m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土(Q4m)、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γ)及其风化残积土(Q el)。
根据地层新老关系自上而下划分为①、②、③、④共四个工程地质层。
现分述如下:第①层中砂(Q4m):分布全场地,黄色,松散~稍密状,下部中密状,局部密实状,湿~饱和。
主要成份为石英质中粒,次为粗粒、细粒。
粘粒含量约3%。
底部含较多珊瑚碎屑,直径约0.3-5cm。
层顶标高4.84~6.18m,平均值5.36m;层底埋深7.00~14.50m,平均值10.35m;层厚7.00~14.50m,平均值10.35m。
第②层砂质粘性土(Q el):分布大部分场地。
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
黄色,褐黄色,硬塑状。
主要成份为粘粒,含较多粗粒、砾粒。
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切口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
层顶标高-7.46~-2.11m,平均值-5.10m;层底埋深9.00~20.50m,平均值14.23m;层厚0.70~10.50m,平均值3.76m。
第③层强风化花岗岩(γ):局部地段有揭露。
灰夹白色,斑状粗粒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角闪石等。
裂隙极发育。
岩芯破碎呈块状,块径1-8cm。
RQD=0。
层顶标高-11.10~-1.94m,平均值-7.02m;层顶埋深7.00~16.30m,平均值12.42m;层厚0.50~6.20m,部分钻孔未揭穿,揭露厚度0.50~6.20m。
第④层中等风化花岗岩(γ):受钻孔深度限制,本次勘察大部分钻孔揭露到,灰夹白色,斑状粗粒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角闪石等。
裂隙较发育。
岩芯呈短柱状,长一般为3-32cm。
RQD=20-80。
顶标高-15.19~-2.08m,平均值-7.85m;层顶埋深7.20~20.50m,平均值13.15m;揭露最大厚度8.50m,未揭穿。
本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①层中砂中的孔隙潜水及第③层强风化花岗岩、第④层中等风化花岗岩中的基岩裂隙水。
第①层中砂属强透水层,富水性好,第③层强风化花岗岩、第④层中等风化花岗岩属弱透水层,富水性较差。
勘察期间实测得钻孔水位埋深为3.55~4.80m,水位标高1.14~1.41m,地下水位年变幅约1.50m。
在ZK31、ZK70孔对①层中砂进行抽水试验,目的为地下室基坑开挖提供渗透系数,为选择降水方法、降水设备作参考。
抽水试验计算结果见表6。
抽水试验成果表62、区域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野外地质调查,拟建场地处于XX隆起之偏东部,由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场区岩石基底。
场地受东西向XX—XX深大断裂控制,该断裂距场地较远,已超出避让距离,大断裂对场地影响较小。
在场地范围内,中风化花岗岩埋深在7.20~23.50m。
场地勘探深度内未发现有明显的断裂构造迹象,该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建筑场地。
3、场地地形地貌特征:拟建工程座落于XX市XX镇北侧,场地地形经人工平整,较为平坦,地貌类型属海成一阶地。
4、不良地质现象:场地内未发现有崩塌、滑坡、采空区及全新活动断裂构造等不良地质作用,无埋藏的河道、暗浜、洞穴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第二节场地水文地质简况1、本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中砂中的孔隙潜水及强风化花岗岩、中等风化花岗岩中的基岩裂隙孔洞水,勘察期间实测钻孔水位埋深为 3.50~5.50m,水位标高为1.50~3.71m,地下水位受海潮影响较大,年变幅约2.50m。
2、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地下水位以上土层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
第四章施工管理组织机构第一节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框架图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质检员、机械员、材料员等人员组成。
项目经理部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公司的指导下,负责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对各生产施工要素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框架图第二节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职责分工1、项目经理(1)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实施全面管理,贯彻实施公司的质量方针,科学地组织和管理进入施工现场的人、财、物等生产要素。
(2)协调好与建设单位、监理公司、设计单位、质检单位等各方面关系。
.(3)深入现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合同的实施。
(4)在组织工程的施工中,建立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质量分工,确保资源充分配置,做好质量审核工作,在施工中认真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组织质量检查和评定,制定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要求,对工程的质量负全面责任。
2、技术负责人(1)全面主持本项目工程的技术工作,协助项目经理的组织领导工作。
全面负责项目的技术工作,保证全面完成技术效益指标。
(2)负责组织本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及各工种人员学习技术标准,检查、督促其按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进行施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主持编制施工方案,负责检查、督促工程测量和现场抽样送检。
(3)负责与公司有关技术质量管理部门的联系,定期向公司报告工作。
负责技术质量的对外业务联系和洽谈及接待工作。
3、安全员(1)具体负责本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工具管理工作。
(2)负责项目安全检查工作,督促工长、班长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检查执行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实现安全施工。
(3)主持安全对项目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的检查,组织定期检查并及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主持安全防护设备和设施的验收和使用情况的跟踪调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主持项目的安全技术和改善劳动条件问题研究,并审定安全生产决策中的技术可靠性。
4、施工员(1)在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完成各项技术工作,深入现场,处理施工中出现的一般技术问题或报告项目经理,提出各种材料需用计划,编制各种半成品的加工计划,编制施工计划及统计完成情况。
(2)协助项目经理搞好安全生产管理。
领导安全技术攻关活动。
负责组织编制和向全员传达及实施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负责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组织质量检查和自检,复查施工原始记录。
(3)深入施工现场,跟班监督检查,切实把好质量关,组织工程质量大检查,负责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核定,监督不合格分项工程的返修、返工处理。
(4)负责本工程项目的预、结算,负责每月进度报表的编制、上报以及进度款的催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