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回填部位及水泥土掺量选择 (2)三、管道回填施工方法 (2)四、计划投入的施工机械 (5)五、管道回填施工要点 (6)六、质量保证措施 (6)七、安全保证措施 (9)一、工程概况隆兴大道综合管沟起始围与道路工程围一致,西起临济街(K0+600),东至南大街(K2+900),经前期与业主、中冶沟通,隆兴大道综合管沟在南大街、南大街与中冶管沟预留接口衔接,分界位置详见综合管沟平面图。
隆兴大道综合管沟工程主要建设容为综合管沟主体及其附属设施,主要容包括:管沟主体标准结构段及附属的投料口、端井、管线引出段、通风井、集水坑、参观口等,附属设施包括:综合管沟配套的消防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系统、监测系统、控制系统等工程。
隆兴大道综合管沟起始围与道路工程围一致,西起临济街(K0+600),东至南大街(K2+900),经前期与业主、中冶沟通,隆兴大道综合管沟在南大街、南大街与中冶管沟预留接口衔接,分界位置详见综合管沟平面图。
二、回填部位及水泥土掺量选择1)、回填部位根据管道设计图纸回填填料要求、管道位置及指挥部文件要求,我标段需对综合管廊两侧及雨污水管道两侧回填层部分进行采用8%水泥土回填。
2)水泥土掺量选择综合管廊两侧回填:管廊两侧回填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年限,因此管廊两侧回填土应充分夯实,但由于管廊两侧空间有限,只能使用小型夯实机具,为达到要求压实度,管廊两侧回填土采用8%水泥土回填。
雨污水管道回填:雨污水管位位于,因此,污水管道需横穿路基。
由于现场条件限制,本段无法下重型压实机械,因此本段建议采用3:7灰土回填至原地面高度,然后统一进行路基填筑。
三、管道回填施工方法沟槽回填应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并严格按照两侧对称回填的要求进行,严禁单侧回填。
1、沟槽处理由于沟槽开挖较深,施工现场均为砂性土;所以主体结构施工时,对沟槽边坡进行土钉墙锚喷支护处理;沟槽回填之前应先将沟槽边坡锚喷支护混凝土清除干净,并将主体结构与边坡之间的土块、杂物等清理干净。
2、水泥土用料及处理(1)水泥使用前应批量检验安定性、强度、凝结时间是否符合规要求。
对不符合规要求的水泥坚决不予采用。
土料选用含水量适中且硫酸盐含量不超过0.8%、有机质含量不超过10%的土。
(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
)(2)水泥土用土料为清表后不含有机杂质的土方,且土料中不得含有砖块、土块及其它杂物。
3、水泥土拌合和运输水泥土采用集中拌合,选择较为开阔的场地作为水泥土拌合的场地,采用挖掘机、装载机配合对水泥及土料进行翻拌。
根据试验室提供的数据,土料含水量按19%左右控制,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采取晾干或洒水润湿的措施,将水泥土含水量控制在试验确定的16.7%±2%围,水泥土拌和均匀、颜色一致。
根据以往拌合水泥土的经验,在场地拌合2~3遍即可将水泥土拌合均匀,并且经过运输时的装车、卸车及人工向沟槽回填时的间接拌合,水泥土的均匀程度将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水泥土集中拌合均匀后,采用20t自卸车运输至回填现场。
4、回填夯实雨污水管线回填:(1)在闭水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回填时基槽不得有积水,保持管槽干燥。
(2)沟槽回填时,严格执行各类地下管线回填技术标准,先填实管侧三角部分,再同时填管道两侧,然后回填至管顶以上0.25m处(未经检查的接口要留出)。
如沟有积水,必须全部排尽后,再行回填。
(3)回填沟槽时应由低至高、管腔两侧同时分层进行,填土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
沟槽底至管顶以上500mm的围均应采用人工还土,超过管顶500mm以上可采用机械回填,回填时分层夯实。
在进行雨水方沟回填时,方沟两侧应同时回填,每次回填深度不得大于20cm 。
(4)回填土的夯实采用人工夯实和机械夯实两种方法。
夯实时,管道两侧同时进行,不得使管道位移或损伤。
回填压实应逐层进行,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 围采用蛙式夯,每层虚铺厚度不得大于0.2m ,管道两侧夯实面的高差不大于300mm ;管顶500mm 以上回填应分层整平夯实。
当沟槽窄小时应扩槽,保证足够的工作宽度,采用小型压路机,每层虚厚不大于0.3m ,碾压的重叠宽度不应小于20cm 。
在管道回填过程中保护管道本身的安全。
分段回填时,相邻段的接茬留台阶,每层台阶宽度≮厚度2倍(5)回填密实度标准(见图)A 、胸腔(1区)≧95%(轻型击实)B 、管顶以上50cm 围(2区)≧85±2%(轻型击实)C 、管顶以上50cm 至路床(3区)≧90%(轻型击实)分回填密度,执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DBJ01-11)重型击实标准。
(6)每层回填完毕,自检合格后,层层报监理抽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回填。
(7)检查井回填:路面围的检查井井室和井筒周围从槽底开始,采用8%水泥土回填。
压实度符合道路回填要求。
在检查井井筒周围、沥青混凝土底面层以下,浇筑厚度不小于500mm 、宽度不小于500mm 、C15的快硬混凝土加固,待混凝土硬化后,紧固调节高度和防位移螺栓。
回填时采用人工回填,按照虚铺厚度20cm 分层回填、整平、夯实。
由于地形限制,夯实机具选用小型电动夯机或汽油夯机,每层夯实遍数暂定为3~4遍(以8%水泥土自然地面311233施工中试验结果为准)。
夯实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夯机对砌体造成损坏。
夯实过程中,由专人负责对夯实后的表层进行整平、清理,保证夯实效果及夯实后的表面平整。
管廊及砖砌雨水方沟回填:(1)方沟回填前应将主体结构与边坡之间的土块、杂物等清理干净。
沟槽回填时,严格执行各类地下管线回填技术标准,先填实管侧三角部分,再同时填管道两侧,然后回填至管顶以上0.25m处(未经检查的接口要留出)。
如沟有积水,必须全部排尽后,再行回填。
(2)、回填沟槽时应由低至高、沟槽两侧同时分层进行。
沟槽底至顶板以上500mm的围均应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回填,回填时分层夯实。
在进行沟槽回填时,沟槽两侧应同时回填,每次回填深度不得大于20cm。
(3)、回填土的夯实采用人工夯实和机械夯实两种方法。
夯实时,沟槽两侧同时进行,不得使主体损伤。
回填压实应逐层进行,沟槽两侧围采用蛙式夯,每层虚铺厚度不得大于0.2m,沟槽两侧夯实面的高差不大于300mm;顶板500mm 以上回填应分层整平夯实。
采用小型压路机,每层虚厚不大于0.3m,碾压的重叠宽度不应小于20cm。
在管道回填过程中保护主体结构本身的安全。
分段回填时,相邻段的接茬留台阶,每层台阶宽度≮厚度2倍(4)、每层回填完毕,自检合格后,层层报监理抽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回填。
5、养生水泥土回填采用连续回填,即一层回填检测合格后及时进行下一层回填,在填至最后一层时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在潮湿状态下养生。
养生期为7天。
养生期间应设置禁行标志,车辆一律行不得在回填土上行驶。
6、检验方法:压实度使用灌砂法或环刀法测定。
四、计划投入的施工机械第三合同段管道回填施工机械设备表表1.1.1a、回填前需经监理工程师验收沟槽清理情况,凡沟槽有杂物、不平整或表面松散、弹簧现象都应重新换填,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下层回填。
b、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对进场的材料按频率抽检,并注意:土料中不应含有树根、杂草和不适宜材料;水泥在使用前必须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c、回填时,当天回填的水泥土应在当天完成夯实。
d、水泥土碾压时含水量宜掌握在最佳含水量的-1~+2%之间,保证其在预定夯实遍数的情况下达到压实度要求。
e、沟槽回填应在盖板完成后进行,并严格按照两侧对称回填的要求进行,严禁单侧回填。
六、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1)建立项目经理部质量保证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
由项目总工程师直接管理技术质量工作,技质部具体负责工序质量控制。
每个分项工程和主要工序,项目总工程师向工程部和技质部提出技术交底和质量要求,由两部制定详细的技术交底单和质量保证单,下达作业班组,并上报总工抄件一份,以备核查。
(2)现场质控人员由经验丰富的专业质控员持证上岗,发现违章操作和质量隐患,立即指出和监督改正。
(3)严格执行国家和市施工规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认真贯彻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对新技术的使用要理解原理、掌握方法、精心操作、及时检查,确保设计要求,接受市质检部门、工程监理设计人员的检查监督。
2.质量保证措施(1)加强质量管理文件资料的控制明确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在文件资料控制中的职责:办公室负责汇集、整理本项目质量体系文件和一般管理性文件资料。
技质部负责汇集、整理、保管本工程围的工程技术资料。
工程技术资料必须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按系统、专业归类整理,严格按照归档要求编写目录、台账、收发文本等。
工程完工后,项目经理部将工程竣工资料整理及时上交有关部门,业主有特殊要求时按合同执行。
(2)严格进行材料、设备采购控制根据合同或业主要求,确定本工程项目主要物资采购。
严格控制材料采购质量,凡是进场材料,现场材料员必须进行验收,并通知技质部进行检查。
(3)认真做好产品标识和可溯性控制原材料及半成品,在产品标写或挂牌进行标识。
对工序的标识采用“隐检单”、“工序质量评定表”等进行标识,各单据必须层层落实签证。
(4)依靠过程控制保证质量①施工准备项目经理及项目总工程师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提出要求。
组织项目经理部人员学习设计文件、图纸,了解现场环境,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测量负责人接收现场测量控制桩、水准点,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文字记录。
建立各种形式的质量攻关小组,对技术、工艺、质量等攻关项目进行研讨。
②施工过程坚持“过程精品”控制,特殊部位实行交底,实施“目标考核”,严格奖惩。
严格做到“三级交底”,并组织施工生产。
严格执行“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专检。
自检:每道工序完成后,由班组质量员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整改后再进行检验。
互检:由施工员组织,上下两道工序操作班组参加,进行互检。
施工班组之间对彼此的质量情况进行参照检查,奖优罚劣,起到督促作用并帮助整改。
专检:项目部专职质量员对各道工序按《设计文件》、《施工规》、《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同时对工序质量作出评价。
严格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以优良的工作质量保证优良的工程质量。
每道工序完成后由班组进行自检,然后由施工员组织交接检,合格后由质检员填写质量记录,并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分项、分部工程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严把材料进货关,未经检验、试验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使用。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以工序施工过程为质量控制点,监控每个部位、每道工序、每项工艺,是施工的全过程均在质量监控之下。
执行项目经理与操作班组负责人质量负责制度,做到谁施工,谁负责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