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打印)(1)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打印)(1)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一、名词解释1.basophilia(嗜碱性):苏木精染液呈碱性,可使多数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及细胞质内的核糖体等染成蓝紫色,称嗜碱性。

2.acidophilia(嗜酸性):伊红是酸性染料,可使多数细胞的细胞质染成粉红色,称嗜酸性。

3.metachromasia(异染性):肥大细胞中的颗粒经甲苯胺蓝等蓝色染料染色后呈紫红色,这种现象为异染性。

4. endothelium:(内皮):衬于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内皮游离面光滑,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

5.mesothelium(间皮):衬于胸膜、腹膜及心包膜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

间皮细胞游离面光滑,便于内脏器官活动。

6.microvillus(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和细胞质共同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

7.cilium(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可节律性定向摆动。

8.chemotaxis(趋化性):巨噬细胞的这种向趋化因子定向移动的特性。

9.Reticulocyte (网织红细胞):刚从骨髓进入血液的新生红细胞有的尚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蓝色细网状,称网织红细胞,在成人约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

10.isogenous group (同源细胞群):在软骨组织深部,软骨细胞逐渐长大成熟,变为椭圆形,多成群分布,每群2-8个细胞,这些细胞由一个软骨细胞分裂增殖而来,称同源细胞群。

11.bone lamella(骨板):在骨基质中,胶原纤维规律地成层排列,且与骨盐晶体和基质紧密结合,构成骨板。

12.osteon(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呈纵行的圆筒状由4-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围绕中央管而构成。

13.sarcomere (肌节) :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包括1/2I带+1/2A 带+1/2I带,是肌原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4.transverse tubules (横小管) :是肌膜向细胞内凹陷形成的微细小管,又称T小管。

15.sarcoplasmic reticulum(肌质网):是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两条相邻的横小管之间,包绕在每条肌原纤维的周围,其中部为纵形的纵小管,两端为膨大的终池。

16.Synapse(突触):神级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特殊化的细胞连接,称为突触。

可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

17.Internode(结间体):相邻两个郎飞结之间的一段有髓神经纤维称结间体,一个结间体的髓鞘由一个胶质细胞形成。

18. pancreatic islet (胰岛) :内分泌部散在于胰腺腺泡之间,由小岛样细胞团块构成,又称胰岛。

19. pulmonary lobule(肺小叶):每一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分支和肺泡,组成肺小叶。

20. renal lobule(肾小叶):每条髓放线及周围的皮质迷路构成一个肾小叶。

21.chemotaxis(趋化性):巨噬细胞向趋化因子定向移动的特性称为趋化性。

22.triad(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

23.portal area(门管区):在相邻肝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内,常伴行小叶间动脉和静脉及小叶间胆管三种管道,该区域称为门管区。

24.bile canaliculus(胆小管):由相邻肝细胞的局部细胞膜凹陷形成。

25.renal lobule(肾小叶):每条髓放线及周围的皮质迷路构成一个肾小叶。

26.perisinusoidal space(窦周间隙):为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狭小间隙,又称狄氏腔(Disse space)27.renal lobe(肾叶):每一个肾锥体的底部与皮质相连构成一个肾叶。

28.spermatogenesis(精子发生):从精原细胞发育成为精子的过程称为精子发生。

29.spermiogenesis(精子形成):精子不再分裂,经过复杂的形态变化,由圆形逐渐转变为蝌蚪状的精子,这一过程称为精子形成。

30.corona radiata(放射冠):紧靠透明带的一层高柱状的卵泡细胞呈放射状排列,称放射冠。

31.fertilization(受精):成熟获能后的精子与发育正常的卵子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32.cleavage(卵裂):受精卵进行的有丝分裂。

33.morula(桑椹胚):受精后72小时,卵裂球达到12-16个细胞,细胞紧密相贴,形似桑葚,称桑椹胚。

34.implantation(着床):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植入或着床。

35.primitive streak(原条):入胚第3周,胚盘的部分上胚层细胞迅速增殖,并由胚盘两侧向尾侧中轴线迁移,形成一条细胞增厚区,称原条。

36.blastocyst(胚泡):桑椹胚进入子宫腔后,细胞继续分裂,卵裂球数目增加到100个左右,细胞按一定规律排列,形似泡状,称胚泡。

37.decidua(蜕膜):胚泡植入后,子宫内膜的功能层称蜕膜,它将在分娩时脱落。

38.ovulation(排卵):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的透明带,放射冠从卵巢表面排出的过程。

39.corpus luteum(黄体):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壁,卵巢膜及血管一起向卵泡腔塌陷,在LH的作用下,逐渐发育成一个体积大且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称黄体。

二、简答及论述1. Describe the productive process of the paraffin section.石蜡切片主要制作过程①取材和固定:取新鲜材料,切成小块,立即投入甲醛、乙醇等固定剂中进行固定,使组织中的蛋白质迅速凝固,以保持其生活状态下的结构。

②脱水、透明和包埋:将固定好的材料用乙醇脱水,经二甲苯透明,再入石蜡浸透、包埋。

③切片与染色:用切片机切成5-10微米的薄片,贴在载玻片上。

切片脱蜡后进行染色。

④封固:切片脱水、透明后,滴加中性树胶和盖片进行封固。

2.Class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pithelium.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分布。

内皮:心脏、血管及淋巴管的腔面单层扁平上皮间皮:胸膜、腹膜及心包膜的表面单层上皮其他:肺泡和肾小囊壁层等上皮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滤泡及肾小管上皮单层柱状上皮:胃、肠和子宫等腔面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等的腔面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的:口腔、食管和阴道的腔面复层上皮角化的:皮肤的表皮复层柱状上皮:睑结膜、男性尿道等的腔面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等的腔面3.Describe the general feature of epithelium.上皮组织的特点。

(1)细胞多且形状规则排列紧密,细胞间质极少;(2)上皮或上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活动具有明显的极性,朝向体表或器官腔内的一面称游离面,相对的另一面是基底面,借基膜与深部结缔组织相接;(3)上皮组织内大多无血管,其营养靠结缔组织中的血管透过基膜提供;(4)上皮内常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分布。

4.Descri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icrovillus and cilium.微绒毛和纤毛的异同点?相同点: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共同伸出的突起。

不同点:微绒毛:①细小的指状突起,电镜下才能辨认。

②微绒毛内可见纵行的微丝。

③微绒毛显著扩大了细胞游离面的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纤毛:①粗而长的突起,光镜下可辨认。

②电镜下可见纤毛中含有纵行排列的微管,中央为2条单独的微管,周围有9组二联微管。

③纤毛可节律性定向摆动。

5.Describ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he function of basement membrane.基膜的光电镜结构和功能。

LM: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的薄层均质膜,HE染色的切片上呈粉红色。

EM:①基膜分为基板和网板。

②基板由上皮细胞分泌产生,分为透明层和致密层。

③构成基板的主要成分为层黏连蛋白、纤连蛋白和Ⅳ胶原蛋白。

④网板由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分泌产生的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

功能:①基膜具有支持、连接和固定细胞的作用。

②能引导上皮细胞移动并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③基膜还是半透膜,有利于上皮细胞和深部结缔组织进行物质交换。

Please describ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fibroblast.(成纤维细胞)结合功能简述成纤维细胞的微细结构。

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成分。

LM:细胞扁平状,形态不规则,有多个突起;细胞边缘不清;胞质丰富,呈嗜碱性;核较大,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

EM: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功能: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三种纤维和基质)7. Please describ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plasma cell.(浆细胞)结合功能简述浆细胞的微细结构。

浆细胞来源于血液中的B淋巴细胞。

LM: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呈嗜硷性;核周质着色浅,形成一淡染区;核圆形,偏向细胞的一侧,核仁明显,异染色质呈团块状紧靠核膜内侧,呈辐射状排列,形似车轮。

EM:胞质内可见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及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8.Please describ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macrophage.(巨噬细胞)结合功能简述巨噬细胞的微细结构。

巨噬细胞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LM:圆形或卵圆形,当功能活跃时,可伸出伪足。

胞质丰富,多为嗜酸性,核较小深染。

EM: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和皱褶,胞质内含有大量溶酶体、吞饮小泡、吞噬体和残余体;还有许多高尔基复合体、微丝和微管。

功能:吞噬作用;抗原呈递作用;分泌作用。

9.Please describ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mast cell.(肥大细胞)结合功能简述肥大细胞的微细结构。

LM: 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异染性颗粒。

EM:胞质内含大量膜包颗粒,颗粒内含有肾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功能:参与机体过敏反应和抗凝血作用。

10. Please describe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fibers in loose connective tissue.比较疏松结缔组织纤维的微细结构。

(1)胶原纤维:LM:新鲜时呈白色,又称白纤维。

HE染色标本中,呈粉红色,呈波浪状并交织成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