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Qd • P
(α、β为常数,且α、β>0)
三、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一)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商品的
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 图形中,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 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
P
D
P1
a
P2
b
0
Q1
Q2
Q
(二)需求的变动
第三节 市场均衡理论
一、基本概念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变量在 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种商品的市场均衡(市场出清)出现在该商品 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即均衡 点)上。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即均衡价格 和均衡数量。
市场均衡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的。
收入,即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反向变动。
2、 ed <1,降价会减少销售收入,涨价会增加销售
收入,即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同向变动。
3、 ed =1,价格变动对销售收入没有影响。 4、 ed =∞,由于在既定价格下收益可以无限增加,
厂商因而不会降价,涨价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为零。
5、 ed =0,价格变动会使销售收入同比例同方向变
(20) • 120
P 20 P
P 6P
2、需求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1)线性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点弹性都不相等 (2)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五种类型(如图a所示)
在线性需求曲线的中点G,有ed =1;在线性需 求曲线的中点以上部分的任何一点如F,有ed >1;在 线性需求曲线的中点以下部分的任何一点如C,有ed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函数 (一)需求的定义
需求(Demand):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 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1、商品自身的价格(price) 商品的价格与该商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2、消费者的收入(income) 对于多数正常商品来说,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减少利润,从而使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相反,生产成 本下降会增加利润,从而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3、生产的技术水平(Technology)
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会增 加利润,从而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相反,生产技术水平降低, 使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4、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价格Pc,替代品价格Ps) 当互补品的价格提高,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相反,价
鲜鱼的价格
应该制定的价格
C P2
A
P1
鲜鱼的需求曲线
B P3
0
Q2
Q1
鲜鱼的数量
准备出售的全部数量
二、价格管制——对供求规律的干预 1、最高限价
P
D
S
Pe
E
P1
短缺
0 Q
(a)
2、最低限价
P S
D P1 Pe
过剩 0
Q (b)
三、谷贱伤农
P
P1 P2
S1 D
S2 E1
E2
0
Q1
Q2
Q
(三)供给函数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可以看成是所有影响该商品供
给量的因素的函数。即:
Q s f (P, C,T , Pc , Ps , Pe )
为简化分析,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把一 种商品的供给量仅看成是该商品价格的函数。即:
Qs f (P)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一)供给表
商品的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 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 列表。 (二)供给曲线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一)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P
D1
D0
D2
P0
P
D1
D0
D2
P0
0
Q1
Q0
Q2
Q
0
Q1
Q0
Q2
Q
(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P
S1
S0
S2
P0
P
S1
S0
S2
P0
0
Q1
Q0
Q2 Q
0
Q1
Q0
40
50
Q
(二)需求点弹性
1、需求点弹性的定义及计算 需求点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无
穷小的变动率对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的反应程度。 即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dQ
ed
Q dP
dQ • P dP Q
P
例: 已知需求函数为Q=120-20P,则需求点弹性为:
ed
dQ • P dP Q
0.4
20元
二、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弹性用来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 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一)需求弧弹性
1、需求弧弹性的定义及计算 需求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 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即需 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Q
ed
Q P
Q • P P Q
4
A
3
Q=f(P)
B
2
1
0
10
20 30
40
50
Q
(2)缺乏弹性:0< ed <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
价格的变动率。
P
5
(b)缺乏弹性
4
A
3
B
2
1
Q=f(P)0
50
Q
(3)单一弹性: ed =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
的变动率。
P
5
(c)单一弹性
4
A
3
B
2
Q=f(P)
1
Y dY e lim Y Y dY • X
X 0 X dX dX Y XX
例:某商品的价格由20元/件上升为25元/件(P=20, ΔP=25-20=5),需求量由100件减少到90件(Q= 100,ΔQ=90-100=-10),则该商品的弹性为:
10件
e
100件 5元
1/ 1 10 4
供给曲线是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关系的 曲线。
当供给函数为一元一次线性函数时,相应的供 给曲线是一条直线,通常形式为:
Qs • P (δ、γ为常数,且δ、γ>0)
当供给函数为非线性函数时,相应的供给曲线 是一条曲线。
P S
0
Q
三、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都是供给数量的变动,区 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不同的,而且,这两种 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不同。
支出占消费者总支出的比重越大的商品,弹性越 大;反之,弹性越小,例如火柴。
4、时间的长短
时间越长,弹性越大;反之,弹性越小。例如:当 汽油涨价时,汽油的需求量在短期内不会较大幅度地 减少,而在长期内,可能出现替代品,则汽油的需求 量会大幅度地减少。
五、需求价格弹性的应用 六、其他弹性
第五节 供求分析的应用 一、易腐商品的售卖
P
为了避免不同的计算结果,通常取两点的价格和 需求量各自的平均值(中值)作为P和Q值。即需求弧 弹性中点公式为:
Q
P1 P2
ed
Q P
Q • P QQ
Q • 2 P Q1 Q2
P
2
2、需求弧弹性的五种类型
(1)富有弹性:ed>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 的变动率。
P
5
(a)富有弹性
被用来表示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作 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弹性的 一般公式为: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相对变动/自变量的相对变动
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 f ( X ) ,e
表示弹性系数,则弹性公式为:
Y
e
Y X
Y X
•X Y
X
若经济变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则弹性就等于 因变量的无穷小的变动率与自变量的无穷小的变动率 之比。即弹性公式为:
供给是指既有提供出售愿望又有提供出售能力的 有效供给,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算作供给。
(二)影响商品的供给量的因素
1、商品的自身价格(Price)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供给 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供给量就越小。
2、生产的成本(Cost) 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增加会
4、消费者的偏好(Taste)
由于广告宣传、新产品出现等原因,消费者的偏 好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商品的需求量。当消费者 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 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Pe)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上升时, 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商 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 期需求量。
<1;在线性需求曲线与纵轴和横轴的交点A和B,各
有ed =∞和ed =0。
例外:如图(b)和图(c)所示两种特殊形状的线性需 求曲线
图(b)中,水平的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的点弹性均为无
穷大,即ed =∞。
图(c)中,垂直的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的点弹性均为零,
即ed =0。
三、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
1、ed >1,降价会增加销售收入,涨价会减少销售
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 降,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
3、相关商品的价格
(1)互补品
某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与该商品的需求呈反向运 动,即当互补品的价格提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 少;相反,互补品的价格降低,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 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