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型酒店营销策略研究完整

经济型酒店营销策略研究完整

2010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经济型酒店营销策略研究***名:***院系: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专业、班级:060602学号:***************师:***完成日期:2010年06 月2010 年6月摘要经济型酒店作为国内新兴酒店行业,近年来在国内的发展飞速。

已形成品牌林立的发展现状,同时竞争愈发激烈。

经济型酒店在国内已经迎来一个全新的转型期,是脱颖而出还是遭到市场的淘汰,取决于营销策略的研究及运用。

经济型酒店在国内外的发展经验以及符合国情的营销策略探索成为了国内经济型酒店进一步发展的突破点。

经济型酒店营销策略包括:色彩营销,文化营销,体验营销和情感营销。

通过这些策略的研究运用以达到提升经济型酒店的企业价值以适应酒店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效用。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色彩营销;文化营销;体验营销;情感营销AbstractAs a new hote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economy hotel has been enjoying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economy hotel market is full of various brands and is in increasing competition. The domestic economy hotel has entered into a brand new transition. To be outstanding or to be obsolete, it depends on the study and employment of marketing strategy.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of both domestic and oversea economy hotels and the marketing strategy which suits to our national situation have become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economy hotel. The economy hotel marketing strategies include, color marketing, culture marketing, experience marketing and emotion marketing.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employment of the above marketing strategies, so as to achieve the maximum utility, that is, to improve the economy hotel enterprise value and meet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hotel industry.Key Words: Economy Hotel; Color Marketing; Culture Marketing; Experience Marketing; Emotion Marketing摘要 (2)Abstract (3)一、国内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及发展意义 (5)(一)经济型酒店的概念 (5)(二)经济型酒店与传统酒店的比较 (6)(三)国内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基础现状 (6)(四)国内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前景 (6)二、国内经济型酒店营销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 (7)(一)经济型酒店经营者的自身素质问题 (7)(二)经济型酒店营销策略的误区 (8)三、国内经济型酒店的营销营销策略 (8)(一)色彩营销 (8)(二)文化营销 (9)(三)体验营销 (10)(四)情感营销 (11)四、结语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一、国内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及发展意义(一)经济型酒店的概念经济型酒店又称为有限服务酒店,其最大的特点是房价便宜,其服务模式为“b&b”(住宿+早餐)。

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如今在欧美国家已是相当成熟的酒店形式。

经济型酒店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具有低投入、高回报、周期短等突出的优点,“莫泰(motel)”,“如家快捷”,“锦江之星”作为国内经济型酒店的三支主要力量,其扩张速度惊人。

同时,美国的“速8”、法国雅高集团的“宜必思”也相继进入国内。

从沿海到内地,市场份额逐渐扩大,如今拥有强大网络平台支持的连锁酒店也日趋成熟,如七天连锁、城市便捷连锁、汉庭连锁等。

但在其蓬勃发展的光环背后,还存在着许多不乐观因素。

国有宾馆的改制,规范化的政策法规引导,服务软件的提升,管理模式的升级……许多问题不容忽视。

但不容置疑的是,经济型酒店,必将由幼稚走向成熟,将在中国酒店市场上占据特殊的重要位置[1]。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对这一概念的研究越发多了起来,以下是对国外部分专家学者对该概念的归纳总结。

Quest认为,经济型酒店是一种新类型的酒店,规模小,设施有限,价格实惠;Lee指出,它是一种在酒店业发展最快的酒店类型,提供整洁而简单的房间;Bale指出美国的经济型酒店是只经营客房,大约150间左右,房价总体低于中等酒店的25%-50%;Gilbert与Arnold的定义是一种提供有限服务的旅馆,提供标准规范化的住宿环境:质量与三、四星酒店相当,但价格便宜25-30%;在90年代初,Snior与Morphew认为经济型酒店是一种面向短途旅游而预算较低的旅行者的住宿类型; Justus把美国的Microtel酒店规则描绘成一种经济预算的住宿业,提供基本的设施,保持价格低廉,没有食品酒水服务,没有宴会设施、健身房和其它娱乐设施;Davidson指出,经济型住宿业具有所有连锁酒店业的优势,通过特定的设计和管理,以具备极具竞争的房价,以达到低廉的建筑成本及低廉的营运成本。

[2](二)经济型酒店与传统酒店的比较正如经济型酒店概念所陈述,相对于传统酒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体现在规模上,经济型酒店的规模一般来说是小于传统酒店,客房数在100到200之间。

而传统酒店则只有下限而无上限。

如厦门天鹅酒店属于四星级酒店,公司拥有358间客房。

而且从功能的规模上来说,经济型酒店主要功能是提供住宿,而传统酒店则功能齐全,合餐饮住宿休闲为一体。

其次,顾名思义,经济型酒店的价格相对于传统酒店价格更低,体现其经济性。

最后一点经济型酒店与传统酒店的不同是客户对象的不同,传统酒店面对的客户对象主要以经济支付能力较强的商务客户及政府官员为主,而经济型酒店则是以经济支付条件有限的中小企业商务人士、休闲及自助游客人。

(三)国内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基础现状我国经济型酒店最初的发展始于1996年,上海锦江集团下属的锦江之星是中国第一个经济型酒店品牌。

进入21世纪,各种经济型品牌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从市场发展的现状来看,经济型酒店激烈争夺中国酒店业中端市场。

中国经济型酒店行业成长迅速,出现了一些影响颇广的民族自创品牌。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有锦江集团于1996年创建的锦江之星,首都旅游国际酒店集团与携程旅行服务公司于2002年共同投资组建的如家酒店连锁。

此外,还有一些地区品牌的经济型酒店,如上海地区的莫泰168、宝隆居家,华南地区的7天,北京地区的欣燕都等。

这些品牌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得到迅速的扩张,一些地区品牌正在积极向着全国品牌的方向努力。

(四)国内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前景目前,经济型酒店因供不应求而备受国内资本追捧,国内外的酒店投资者和酒店管理公司,都形成共同认识,近期在中国发展高档酒店已不是投资酒店的最好选择,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是酒店的新机会。

万豪还专门请咨询公司作了中国未来酒店业发展报告,结论之一是,经济型酒店是一个新热点、新机会,比高档酒店有发展前景 [3]。

自2004年五一前正式开业以来,逐月递增的入住率也证实了经济型酒店的大好前景;而我国本土的经济型酒店先驱之一锦江之星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该公司所统计的26家锦江之星经济型酒店入住率高达93%,其中有11家入住率达到100%。

二、国内经济型酒店营销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一)经济型酒店经营者的自身素质问题如同其他服务行业一样,经营者在经济型酒店经营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向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传递产品特性和价值,品牌内涵。

但目前在国内市场,有相当一部分地处内地的经济型酒店是从之前经营情况并不太好的宾馆或者星级酒店改造而成,企业经营者并不具备经济型酒店经营的专业知识。

一些设施简陋、环境肮脏的黑心旅舍趁此机会也号称自己为经济型酒店。

这使得部分消费者对经济型酒店产生疑虑与误解,将其与脏、乱、差联系在一起[4]。

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潜在顾客对经济型酒店的产品认知与需求增长。

(二)经济型酒店营销策略的误区目前国内的经济型酒店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营销策略过于单一或者陈旧,这样就妨碍了经济型酒店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比如目前最为活跃的营销策略莫过于价格策略,以价格作为营销重点。

但从长远的目光来看这种策略是危险的。

因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恶性价格战导致企业走向衰弱。

而在国外成熟经济型酒店应用相对成熟的色彩营销、文化营销、体验营销、情感营销普遍无重大建树,或者并没有达到行业共识的高度。

三、国内经济型酒店的营销策略(一)色彩营销关于色彩营销的概念,学术界至今尚未有统一的认知。

宗文先生在《色彩营销理论运用基础分析》一文中认为,色彩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对目标市场的色彩偏好分析,将色彩运用到企业形象策划、产品及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方面,融产品、色彩与企业形象为一体,从而提高企业营销效率、实现交换的营销管理过程[5]。

对企业而言,能够正确破解色彩密码,找到能引起消费者共鸣的商品情感,找到能表达这种情感的一种色彩或一组色彩,并在所有能接触到消费者的场合将这一种色彩或一组色彩以各种方式传递出去,达到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和忠实追随的目的,也就体现了色彩营销的质、实现了色彩营销。

色彩,这一有效的视觉吸引元素,在21世纪的市场竞争中已经成为了核心卖点。

试验表明,人们信息的所获80%是从视觉得来的,当人们在看物体时,最初的20秒内色彩感觉占80%,而形体感觉占20%;两分钟后色彩占60%,形体占40%;5分钟后各占一半,并且这种状态将继续保持[6]。

可见,色彩给人的印象多么迅速、深刻、持久。

而同样,国外相关机构的研究也表明,产品能瞬间进入顾客视野并留下印象的时间为0.67秒,这0.67秒带来的印象对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的影响程度达60%,而这60%就是色彩带来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