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早教: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建议

幼儿园早教: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建议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建议
转自红泥巴村!
0-1岁选书建议
在婴儿的最初四个月,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的声音,大人读什么书都没问题,只要是自己特别喜爱的,能够在读的时候充满爱怜与温情。

相比之下,节奏明快、韵律优美的读物是首选。

当孩子渐渐大起来,他会努力在各种事物中建立联系,颜色鲜明、图画清晰的卡片或书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人在给孩子指认的同时发出声音来,就是在帮助孩子建立这种关联。

在1岁以前,大多数孩子还不会说话,我们可以选择能对他的视觉和听觉产生深刻而且美好印象的读物,可以是卡片、认物画册、玩具书,也可以是CD、VCD。

在语言上,最好能选择有韵律的文字,比如简单的童谣、儿歌、儿童歌曲、唐诗等等。

如果选择图画书,务必选择线条简朴的,颜色需要是和谐的,并不一定要鲜艳。

颜色也可以非常简单的,甚至可以是黑白的。

在这个阶段,着重培养孩子听和关注的习惯,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孩子在建立这些关联的同时获得美好的感受。

1-3岁选书建议
这是孩子学习语言非常重要的起步阶段。

多数孩子会在这个阶段拥有第一本自己可以翻阅的书。

孩子的第一本书,语言应该非常简单的,可以没有文字;插画应该非常丰富,最好是图画书;内容应该是故事性的,可以是贴近生活的,也可以是幻想的,但应该有想象力。

贴近生活的认知卡片和读物也不错。

也有家长热衷于给这个阶段的孩子选择百科认知的画册,甚至是科普读物,其实帮助不大,这方面的认知到生活中或大自然中去接触会更有意义。

选择图画书,要特别留意逐渐适应孩子接受能力的发展。

通常在两岁以前,孩子对故事的线索、结构和意义不甚明白,选择情节复杂的故事(哪怕是经典童话),孩子也会感到相当的困惑。

注意观察孩子对书的反应,慢慢来。

图画书的形式,不是越精美越好,大人看画是欣赏的角度,孩子读画却是在读故事。

图画的叙事能力是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和谐仍然是颜色和线条的最高标准,
“颜色一定要鲜艳”、“形象一定要可爱”的要求完全是误解,关键是要符合故事的需要。

有许多经典的图画书,颜色并不那么鲜艳,形象也未必特别可爱,至少并不可爱的角色,在形象上一定是不可爱的。

孩子对图画的理解能力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千万不要低估。

为孩子选择书,尽可能选择图画幅面相对开阔,字体偏大,阅读舒适感强的。

在有选择的情形下,最好不要选纯粹电脑制作的图画。

3-5岁选书建议
选择图画书,可以参考前面介绍的标准。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渐渐对故事的复杂性要求提高,不太复杂的经典童话、寓言、传说,渐渐都可以接受。

但是如果有可能,还是应该多选一些单独成篇的图画故事,因为它们特别适合亲子共读。

选择宜求精,不必过分求多,孩子即使反反复复听或读一本图画故事书,也是会受益无穷的。

在这个阶段,应该鼓励孩子开始培养自己的兴趣。

在读书的兴趣和取向方面,孩子深受大人的影响。

大人一方面应该选择自己真心喜爱的书,一方面也应该适当控制,不要让自己的趣味过多地限制孩子的发展。

在很多时候,大人说“我的孩子就是不喜欢某种类型的书”,往往真正不喜欢的是大人自己。

许多大人会在这个阶段加大培养孩子认字的“力度”。

实际上,阅读起步得较早的孩子会自然表现出对识字的一定兴趣。

适当选择辅助识字的读物也是有益的,但请一定记住,相对培养阅读兴趣而言,识字是次要的事情。

不要把图画故事书当作识字练习册,更不要让识字取代了阅读。

这个阶段也是拓展孩子阅读领域的好机会,可以捕捉孩子的兴趣和热情,适时提供延伸阅读的素材。

比如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相关的科普故事、知识性读物,帮助解决孩子的诸多“为什么”,刺激他更多的观察和探索。

选择知识性读物,切忌片面追求大而全,应该着重考虑趣味性、合理性,而且应当是富于想象力的,最好还应该有较好的文学性。

小学1、2年级阅读建议
目前小学语文教育通常在一、二年级主攻识字,多数孩子在这个阶段完成了上千字的识字量。

大人在孩子的这个阶段常犯的错误是:往往误将识字量与阅读能力等同起来。

如果一本书中绝大多数字孩子都认识,那么大人认为孩子肯定能轻松地读懂。

实际上并非如此。

独立阅读是一项需要培养的技能,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

大人如果还葆有童年的回忆,应该能记起自己在学习阅读之初是如何磕磕碰碰过来的。

通过阅读去了解意义,并不是让认识的字排列在一起就能实现的。

曾经坚持为孩子读书的大人,有的也会在这个阶段停止了这项活动,认为继续为孩子读书会养成他的依赖性。

结果常常是造成了一段时期的阅读真空:刚刚开始独立阅读的孩子一方面失去了大人的帮助,一方面自己举步维艰。

留心观察这个阶段的孩子,你会发现他们常会去选择类似笑话、脑筋急转弯这样的短篇读物,或者干脆翻出以前大人为自己读过的幼儿读物。

引导孩子独立阅读,首先要有足够的耐性和宽容,允许孩子从尽可能简单的读本(甚至比以前大人念过的更简单的读本)开始,同时需要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大人自己尽可能拿出表率来参与阅读。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需要为孩子提供阅读的动力,如提供足以引起孩子兴趣的书,大人与孩子共同聊书,为孩子做一个阅读记录,适时给予鼓励甚至物质奖励。

在这个阶段,最好不要停止为孩子大声读书。

一、二年级适合的拼音读物有哪些?
就目前出版的情况,拼音读物没法作为一、二年级适合的读物来界定。

原因有几条:
一是目前注音的读物,没有任何那个官方或民间的机构要求什么要注音什么不要注音,根本就是出版社自己来决定,或者说就是编辑本人来决定。

那么,不是所有的注音读物都是适合一、二年级的读物,有些要低得多,比如编辑认为该给3-4岁的孩子认认字了,那么就会加上注音;编辑认为该给9岁的读物注音也加上,甚至编辑自己本来什么都不了解也会加上注音。

所以,目前已有的拼音读物不能作为单一标准。

其二,一、二年级孩子的读物应该是根据他的生活体验基础和现有理解能力来阅读和通过阅读间接式的了解世界。

这类读物的特征一般要求,故事线索简洁、尽量贴近孩子的生活、字号足够大、配图比例足够多可以帮助理解故事的线索的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