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大学心理学历年试题(完全版)

河南大学心理学历年试题(完全版)

河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普通心理学历年试题(97-09)97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兴趣和爱好(第十章)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第六章)3.意识和无意识(第五章)4.能力和智力(第十一章)二、问答1.什么是概念?在教学中应如何使学生掌握概念?(第七章)2.如何理解性格的实质?说明性格的结构(心理学导论P670)3.说明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式及特点的(第六章)4.说明言语的概念和特点,研究言语有何意义(第八章)5.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包含哪些成分?有何特点?(第七章)三、论述1.试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一章2.评述阿诺德的情绪理论(第十章)3.意志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为什么?(心理学导论p550)98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视觉对比和视敏度(第三章)2.投射法与主题统觉测验(第十二章)3.动机和需要(第九章)4.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第十一章)5.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第五章)6.短时记忆和反响回路(第六章)二、问答1.什么是性格类型?说明两种主要的性格分类。

(心理学导论P670)2.说明颜色混合及其定律。

(第三章)3.试说明人的大脑言语机能区的具体功能和脑部位(第八章)4.什么是灵感?灵感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心理学导论P464--468)5.试说明吉尔福特三维智力模型的结构和重要意义(第十章)6.简述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第十三章三、论述1.试述鲁利亚对巴甫洛夫学说的新发展()2.解释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及二者关系(第三章)3.试述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与气质的关系(第十二章)99年普通心理学1.需要与诱因(第十章,诱因在心理学导论P194)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第三章)3.清晰度和可懂度(心理学导论P494)4.直觉思维和灵感(第七章)5.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第十一章)二、简答1.简述图形组织的原则(第四章)2.说明颜色的基本特性(第三章)3.试述推理的概念和种类,影响推理的因素有哪些?(心理学导论P446)4.简述意志的良好品质(第九章)5.人的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第十一章)6.什么是社会性动机?简述社会性动机的种类(第九章)三、论述1.评述詹姆斯—兰格理论(第十章)2.试述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塞斯顿的基本能力说和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理论(第十一章)3.说明掌握气质对管理工作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心理学导论P663)2000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调节和辐含()2.语言和言语(第八章)3.大脑皮层的系统性功能和动力定型(第二章)4.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第十一章)5.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第七章)二、问答1.说明影响知觉的因素(第四章)2.人类的基本情绪是什么?又有哪些情绪状态?(第十章)3.什么是言语的理解?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是什么?(第八章)4.人的能力的发展存在哪些个别差异?(第十一章)5.什么是注意的稳定性?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第五章)6.试说明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及二者关系(第三章)三、论述1.试述气质和性格的联系和区别(心理学导论P668)2.试述动景运动的概念、原理和应用(第六章)3.从反映论的观点分析心理的实质()2001年普通心理学1.短时记忆和反响回路(第六章)2.双重编码理论和概念命题理论()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第七章)4.练习和高原现象(第十三章)5.投射法和主题统觉测验(第十二章)二、问答1.什么是缪勒的特殊神经能学说?有什么谬误?(第二章)2.语言有什么功能?研究言语有何重要意义?(第八章3.在教学条件下掌握概念应注意些什么?(第七章4.说明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第十三章5.什么是保持?个体经验的保持依赖于哪些条件和方法?(第六章)6.什么是性格?简要说明性格的结构和动力性质(心理学导论P670)三、论述1.想象看起来是“超脱”现实的,它具有创造性和超前认识的作用,但为什么说它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第七章)2.试述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理论及其实质(十二章)3.试述人的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第十一章)2002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动机和驱力(第九章,驱力在心理学导论P195)2.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第四章3.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第十一章4.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第六章5.道德感与理智感(第十章二、问答1.什么是语言?它有哪些特征?研究语言有什么重要意义?(第八章)2.说明脑的机能系统说;三个机能系统的关系是什么?(二章)3.什么是情绪调节?研究情绪调节有何主要意义?(十章)4.什么是分配性注意?注意分配的条件是什么?(五章)5.什么是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七章)6.说明动机和工作效率的关系,并解释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九章)三、论述1.说明特质论与类型论的人格理论的内容及特点,并比较二者的区别(十二章)2.试述斯皮尔曼和吉尔福特的能力结构理论,并予以说明(第十一章)3.说明感觉记忆的概念和特点,如何证明感觉记忆的存在?(第六章)2003年普通心理学1.意识和无意识2.定势与功能固着(第七章)3.运动视差与两眼视差(第三章)4.图式与表征(第八章)5.认知地图与潜在学习(第十三章)二、问答1.说明图形组织的原则(第四章)2.什么是情绪和情感?它有什么功能?(第十章)3.简述动作技能的概念及其形成的特点(十三章)4.什么是创造性?说明它包括的心理成分及特征(第七章)三、论述1.试述人格的概念及成因(第十二章)2.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说明记忆的结构及加工过程(第六章)2004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表象和想象(第七章)2.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第十一章)3.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第六章)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第七章)5.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第三章)6.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第九章)二、简答1.简述机能系统学说及各机能系统之间的关系(第二章)2.试述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并用公式表示(第三章)3.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举例说明它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何意义(第四章)4.简述注意的双加工理论,并给以评价。

(第五章)5.试说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用哪些策略和方法(第七)6.说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自我效能感产生的基础(第九章)三、论述1.意志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为什么?(心理学导论P550)2.评述智力的三元理论及其意义(第十一章)3.什么是动作技能?试述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第十三章)2005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神经元(第二章)2.视觉对比和马赫带(第三章)3.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第六章)4.表象和想象(第七章)5.接受性失语症与运动性失语症(第八章)6.动机与需要(第九章)二、简答题1.简述心理学研究内容(第一章)2.简述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第一章)3.简述什么是无意识(第五章)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七章)5.简述练习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第十三章)6.比较继时性认知风格和同时性认知风格(第十二章)三、论述题1.智力理论(第十一章)2.心理状态理论3.评述注意的资源分配理论(第五章)2006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语意记忆和情景记忆(第六章)2.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第三章)3.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六章)4.最小依附策略和最晚终止策略(5.情绪的三维理论和四维理论(第十章)6.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十三章)二、简答题1.心理学研究类型(第一章)2.两种色觉理论(第三章)3.注意的生理机制(第五章)4.遗忘的原因(第六章)5.动机的认知理论(第九章)6.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第四章)三、论述题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二章)2.四种注意选择功能理论(第五章)3.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和成因(第十一章)2007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同化与顺应(第十四章)2.对抗性问题与非对抗性问题(第七章)3.马赫带与侧抑制(第三章)4.程序性记忆与陈述性记忆(第六章)5.问题空间与心理旋转(第七章)二、简答题1.说明什么是创造性及其心理成分。

(第七章)2.结合实际谈谈情绪和情感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第十章)3.试述实验室“问题解决”研究中人们常用的策略。

(第七章)4.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第一章)5.人为什么会产生错觉?(第五章)6.举例说明概念结构的理论。

(第七章)三、论述题1.试分析人格的心理结构,并说明人格与认知和情绪的关系。

(第十二章)2.评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第十四章)2008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条件反射(第十三章)2、差别感觉阈限(第三章)3、创造性思维(第七章)4、关联效应(5、驱避冲突(第九章)6、诱导规律二、简答1、第二信号系统对人生活的意义2、感觉的规律及其对生活的作用(第三章)3、记忆的规律及其对生活的作用(第六章)4、情绪对生活的效应(第十章)5、如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第九章)6、注意与创造活动的联系(第五章)三、论述1、试述心理学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作用2、试述心理学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2009年普通心理学真题一、名词解释:1智力的PASS模型2手段--目的分析3双加工理论4系列位置效应5情绪智力二、简答题: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类型2想象的功能3动机的归因理论4如何提高挫折承受力5举例说明意志的基本品质6如果理解人类加工的两种形式三、分析题:1结合自己的实例说明采取哪些情绪调节过程来维护身心健康2举例说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以及在创新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河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人格心理学历年真题(04---09)2004年人格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functional autonomy2、token economic system3、collective unconscious4、self-reinforcement 5、trait二、简答1、个案研究的优缺2、无意识及其基本特征3、人格特质论的优缺4、固定角色疗法的基本思想和一般过程三、论述1、已有人格论是如何看待焦虑的2、论述大五人格与大七人格的异同2005年人格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过度补偿2、神经焦虑和道德焦虑3、似本能二、简答1、什么是自我实现阻碍自我实现的原因有哪些?2、简述场依存-——场独立的认知方式的内涵和基本特征3、简述人格情景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对特质论的批判4、简述人格特质研究中的主要材料来源和优缺并举例说明三、论述1、如何理解人格理论的实质,并结合具体的理论阐述2006年人格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阿妮吗和阿妮姆斯2、潜意识3、积极关注的需要和价值条件二简答1、什么是Q分类技术?Q分类技术的一般做法是什么?2、生物进化心理学关于配偶选择的基本观点及其局限、三、论述1、试述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对人性所持的态度2007人格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人格2、自我同一性3、特质4、自我效能5、神经质6、人格面具7、社会兴趣8、自我强化9、二分法推理10、自我实现倾向二、简答1、试比较人格研究中个案研究与实验研究2、简述错误生活风格的形式及其成因3、试述强化安排的种类有哪些并举例加以说明4、简述艾森克关于人格内外倾维度的基本观点5、简述场依存场独立性认知方式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6、试述观察学习及其过程三、论述1、已有人格理论是如何看待人格结构问题的2、已有人格理论是如何看待人格发展的动力的?你是如何理解人格发展动力的?2008人格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集体潜意识2、流动智力、晶体智力3、性格4、神经质5、建构6、正强化负强化二、简答1、简述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各自所包含的内容2、简述人格概念及其基本特征3、简述人格五因素模型中五因素的含义4、什么是是需要,需要的基本特征有哪些?5、什么是“自我效能”影响自我效能信念的信息来源有哪些?6、马斯洛提出的人类的基本需要有哪些各自的内涵是什么?三、论述1、简述人格的相关研究法及其优点,试一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生成绩间关系出题,说明相关研究的一般操作(要求包括变量的界定,被试的选取,研究可能取得的结果及其解释)2、王xx是某高校三年级学生,学习一贯勤奋刻苦,深受大家好评,试以此为例说明已有人格(性格)理论是如何看待行为形成的2009人格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无意识2人格化3自我实现倾向4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5场依存--场独立性6惩罚二、简答题:1弗洛伊德是如果论述焦虑的产生及其分类的2简述荣格关于人格结构的观点3艾森克是如何描述人格的生物学基础的4简述观察学习的概念及其过程5什么是人格的相关研究法?该研究方法的优点有哪里?6简述CPC循环的基本内涵三、分析题:1试述人格研究中特质论与情景论的争论,并谈谈你对人格特质理论的评价2结合已有人格理论,试述外部因素在个体人格塑造中所起的作用2010年人格心理学试题一、选择(多项选择题十道)二、名词解释1、似本能需要2、正强化、负强化3、机能自主4、集体潜意识三、简答1、米歇尔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2、简述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的基本内涵及其特性3、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4、个案研究及优缺5、荣格人格类型划分6、观察学习是什么意思?有哪些阶段?四、论述1、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的基本思想及阶段划分2、结合阿德勒和艾森克的理论观点,试述生理因素在个体人格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人格模拟题一一、名词解释1、原始过程和继发过程2、自体成形和异体成形3、高峰体验4、自我统一体(统我)5、特殊规律研究法6、替代强化二、简答1、简述特质论的基本观点2、简述贝克的认知治疗技术3、叙述与评价荣格的人格类型学说4、简介自我效能及其功能三、论述1、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他们对人格的作用是什么?人格模拟题二一、名词解释1、自我同一性与集体同一性2、一级泛化与二级泛化3、自我防御机制4、个人构念(建构)5、机体评价过程6、习得性无助二、简答1、举例说明建构系统的异常2、简述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3、简述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疗法4、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三、论述1、论述人格测量的方法,并说有关理论和其优缺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