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一、单选题1. 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称为 A。
A.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法D.测验法2.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或变更某些条件,对被试的心理活动表现及其变化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 B 。
A.教育经验总结法B.教育心理实验法C.实验室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3.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所提 B 。
A.阿特金森B.马斯洛C.维纳D.班杜拉4.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 D 。
A.杀鸡骇猴B.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C.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 表现好才给吃的5.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
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6.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将知识划分为 B 。
A.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C.感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D.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的规律是 C 。
A.均衡的,先快后慢B.均衡的,先慢后快C.不均衡的,先快后慢D.不均衡的,先慢后快8.如果要想记忆效果好,过度学习的程度应保持在 D 。
A.120%B.130%C.140%D.150%9.动作技能的物点是动作的 A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物质性、内隐性、展开性C.观念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10.在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程的暂时停顿观象,称为D 。
A.平原观象B.起伏观象C.低谷观象D.高原观象11.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迁移可以分为 C 。
A.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C.正迁移和负迁移D.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12、相同要素说的主要提出者是 D 。
A.贾德B.苛勒C.奥兹伯尔D.桑代克13.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A 。
A.精加工策略B.计划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14.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的问题是 B 。
A.数学应用题B.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C.《背影》的作者是谁 D.2008年奥运会主办方是哪个国家15.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 C 。
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B.苛勒的顿悟说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D.杜威的分阶段说16.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是 C 。
A.大学一年级B.大学二年级C.大学三年级D.大学四年级17.个体想象中化人的目中自己的形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称为 A 。
A.投射自我B.过去自我C.理想自我D.现实自我18.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 D 。
A.他人意识B.言观意识C.主观意识D.自我意识19.某人能了解现实,正视现实,有责任心,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等,这说明该人 A 。
A.人格统一完整B.自我意识正确C.人际关系和谐D.行为反应适度20.大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是 B 。
A.恐惧症B.神经衰弱C.强迫症D.焦虑症二、多选题1.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则是 ABCDE 。
A. 客观性原则B. 发展性原则C. 实践性原则 D. 系统性原则 E. 教育性原则2.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的方法有 ABCD 。
A.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B.运用各种方法唤醒学生的求知欲C.满足学生的缺乏需要D.采取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知识3. 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奖励时,应该 CD 。
A.依据分数的高低进行奖励B.注意创造一种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C.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进行奖励D.帮助学生作努力定向的归因4.对遗忘的原因的解释,主要为 ABCD 。
A.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学D.动机说E.5.心智技能的特点是 BCD 。
A.动作对象的物质性B.动作对象的观念性C.动作进行的内隐性D.动作结构的简缩性6.学习策略的教学方法有 ABCDE 。
A.指导教学法B.程序化训练法C.定形训练法D.交互式教学法E.合作学习法7.提出假设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 AD 。
A. 创造力B.求知欲望C.个体思维的灵活性D.已有知识经验E.好奇心8、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 ABC 。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己调控D.自己安慰9、大学生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是 BCD 。
A.片面性B.丰富性C.敏感性D.强烈性E.自学性10.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调适,主要应做到 BCDE 。
A.保证良好的体魄B.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C.及时排解不良情绪D.科学地进行择业心理调适E.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三、判断题1.教育性原则是指研究工作本身要保证其教育意义。
( A )A.对2.根据学习动机成因可分为主观动机和客观动机。
( B )A.对B.错3.自我实现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首先提出来的。
(B)A.对B.错4.班杜拉创立了社会学习理论又称模仿论。
( A)A.对B.错5.知识可以分为感性知识、理性知识、陈旧性知识、程度性知识、具体知识、抽象知识( B)A.对B.错6.对知识的理解水平有低级、中级、高级三种。
(A)A.对B.错7.短时记忆是信息保持大约1-2分钟的记忆。
( B)A.对B.错8.心智技能分为特殊和普通二种。
( B )A.对9.学习迁移是前者学习对后者学习的影响。
( B )A.对B.错10.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 A )A.对B.错11.交互式教学法是由教师和教师一起进行的。
(B)A.对B.错12.问题含有给定成分、目标成分、克服成分三种。
(B)A.对B.错13.解决问题的一般认知过程是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 A)A.对B.错14.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 A )A.对B.错15.本我意识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基本标志。
( B )A.对16.个体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大致经历自我中心时期、客观化时期、主观化时期。
( A )A.对B.错17.积极悦纳自我是克服自卑感的关键。
( A )A.对B.错18.从众心理就是服从社会心里的现象。
( B )A.对B.错19.大学新生的一般心理问题主要是环境适应问题。
( A )A.对B.错20.个体和群体的不统一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则之一。
( B )A.对B.错四、案例分析题(答案为不定项选择。
)1.李某,男,大三学生,身体瘦小,皮肤偏黑,眼睛近视,身体素质差,体育成绩常处于全班最后一名,性格内向,参加活动不积极,人缘不是很好,同学们都认为他过分敏感,不好相处.有一次,因为跑步落在女生后面,引起同学们的哄笑。
从此,该生变得更加沉默和孤僻。
一天晚上外出未归,次日发现他在学校后山上上吊自杀身亡。
(1) 该生自杀的根本原因是 D 。
A.其身体素质差B.其人缘不好C.体育成绩不好D.过分自卑引起的自我否定(2) 该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属于A。
A.自我意识方面的问题B.学习能力问题C.恋爱问题D.性心理问题(3) 如果要避免该生自杀,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BCD 。
A.该生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B.正确评价自我 ,接纳自我C.得到集体的关照D.提高自己抗挫折能力(4) 帮助该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主要方法有ABC 。
A.比较法B.投射法C.反省法D.访谈法2、罗老师在获得教师资格证当年,于6月份应聘并成为了双江学校的一名教师。
她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计划了课程教学。
在漫长、火热的暑假结束之后,她正式来到学校上班了。
在第一天上课时就遇到了三个与众不同的学生。
这三个学生一有机会就决定扰乱课堂。
他们在没允许的情况下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当他们走动时必然会惹得其他同学注意力分散;他们在不该发言时讲话,有时行为粗鲁而且不尊重老师和同学;其他时候则蔑视罗老师精心计划的课堂活动,他们很少完成课堂任务,而是大声开玩笑。
他们仿佛易于在正常课堂教学时间内作出上述行为。
罗老师没法有效控制住这些孩子,结果他们三人的行为迅速扩散到了全班,吵闹声充满了整个课堂,教学目标无法完成。
(1)关于“问题解决”的表述,正确的是 BD 。
A.优秀学生不会发生问题行为,教师应加强正面引导B.退缩、神经性过敏等行为都可归纳为心理问题行为C.对于问题行为,可以采用一切惩罚手段D.采用矫正和心理来处理课堂行为可能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2)教学中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于“课堂气氛”理解正确的是CD 。
A.同一老师在同一课堂中总是能保持相同的课堂气氛B.由于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C.教师的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影响了课堂气氛的形成D.课堂气氛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连锁性的感染(3)你觉得可以用来处理上述学生的行为的方法是 ABCD 。
A.提示学生B.私下和学生讨论问题C.提高学生自我调控能力D.请教孩子的父母(4)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具有的特征是 ABCD 。
A.紧张拘谨B.故意捣乱C.心不在焉D.反应迟钝E.热烈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