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豆素
药理活性
●抗菌抗病毒
●平滑肌松弛作用
●抗凝血作用 ●光敏作用
基本结构*
脱水
COOH OH
5 6 7 8 8a 4a 4 3 2
γ
α
β α O O
O
1
O
δ
苯骈α-吡喃酮
α,β不饱和δ内酯
存在状态
游离香豆素苷元或与糖结合成苷,存在于植物 的根、花、茎、叶、果实中,嫩芽中含量多。
结构类型*
依据其取代基及连接方式不同
不溶物
稀盐酸酸化,乙醚萃取
乙醚层 2%的碳酸钠萃取 水层
乙醚层
碳酸钠溶液层 浓盐酸酸化,乙醚萃取
乙醚层 蒸干溶剂 粗结晶 乙醇重结晶 水层
异阿魏酸(无色针晶)
母液 制备薄层色谱 阿魏酸(无色簇晶)
咖啡酸(白色针晶)
第三节 香豆素
(coumarin)
☆
概述
分布
伞形科、芸香科、菊科、 豆科、兰科等高等植物。
▲ ▲
结构研究、 中药实例
第四节 木脂素 (lignans)
▲
结构类型、性质、提取分离、检识、中药实例
第五章 苯丙素 (phenylpropanoids)
第一节 概述
苯环和三个直链碳连在一起为单位(C6-C3)构 成的化合物 ▲ 广义,包括了简单苯丙素类(simple phenylpropanoids,如苯丙烯、苯丙醇、苯丙醛、 苯丙酸等)、香豆素类(coumarins)、木脂素 (lignans)和木质素类(lignins)、黄酮类 (flavonoids),涵盖了多数的天然芳香族化合物。
温肾扶正。用于治 疗白癜风、银屑病 (牛皮癣)。
☆ 性质*
物理性质
O
O
性状
结晶,有香味,有挥发性 无挥发性,无香味 脂溶性,可溶碱水 水溶性 蓝色荧光 紫色暗斑
游离香豆素 香豆素苷
溶解性
游离香豆素 香豆素苷
荧光
游离香豆素 香豆素苷
化学性质*
碱水解反应(内酯性质) * 酸的反应(侧链)
►环合反应 ►烯醇醚键的开裂(补充) ►双键加水反应(补充)
OH O OH
-
-
O
H
+
O or UV COO O-
-
COO
-
H
+
COOH OH
C-8位的取代基适当位置上有羰基、双键、
环氧可与碱水解新生成的羟基发生作用 加酸后生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衍生物
OCH3 OCH3
-
CH3O O
O
O
(1) (2)
OH H
Hale Waihona Puke +CH3O O
O COOH H
异当归内酯
3-异戊烯酰-4,6-二甲氧基
CH2OH
HO
O
O
HO
木质素、木脂素 Lignin\lignan
香豆素(coumarin)
苯丙醇类
第二节 简单苯丙素类 (simple phenylpropanoids)
▲
结构与分类
△
苯丙烯类
OCH3 OCH3 H3CO H3CO H3CO OCH3 OCH3
H3CO HO
丁香酚
茴香醚
β -细辛醚
显色反应
Gibbs反应* ,Emerson反应
条件:酚羟基对位有活泼氢 试剂: Gibbs 试剂(2, 6-二溴苯醌氯亚胺) Emerson试剂(氨基安替比林和铁氰化钾) 结果: Gibbs反应蓝色(+) Emerson反应红色(+)
Br HO H Br PH 9 -10 _ O N O Br O N Br O Br _
仙鹤草内酯
用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 炎发作,其他胆道疾病并发 急性感染及慢性浅表性胃 炎,慢性浅表性萎缩胃炎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具 有消炎、镇痛的作用,用 于风湿痹病,关节炎,类 风湿性关节炎。
降酶护肝降脂作用
止血,健胃。治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赤白 痢疾,崩漏带下,劳伤脱力,痈肿,跌打、创伤 出血。
简单香豆素 呋喃香豆素 (furocoumarins) 吡喃香豆素 (pyranocoumarins) 其它香豆素
结构类型*
简单香豆素
OH OCH3 CH2 O O
苯环上有取代基
HO HO O O HO O O
CH3O HO O O
伞形花内酯
umbelliferone
七叶内酯
esculetin
酸碱法(内酯性质) 结晶法: 柱层析法:
乙醚、乙酸乙酯、 乙醇、混合溶剂
▴
香豆素苷
▴
硅胶、氧化铝, 洗脱剂(氯仿-乙酸乙酯, 乙醚-乙酸乙酯, 己烷-乙醚)
香豆素苷元提取分离流程图
药材(粉碎) 乙醚提取 醚提取液 浓缩放置
香豆素苷元粗晶
水蒸汽蒸馏
醚液
结晶
NaHCO3
水层(酸性, 酚性成分) 香豆素苷元粗晶
α -细辛醚
丁香
小茴香
细辛
△
苯丙醇类
紫丁香酚苷
CH2OH H3CO glc(1--6)glc-O OCH3
△
苯丙醛类
桂皮醛
松柏醇
H3CO HO
CH2OH
CHO
肉桂
桂皮
第二节 简单苯丙素类 (simple phenylpropanoids)
▲
结构与分类
△
△
苯丙醛类
苯丙酸类
CHO
桂皮醛 (cinnamaldehyde)
存在状态 游离酸或结合成酯 性质
物理 化学 水溶性、无色或蓝色荧光 酸性、酚羟基反应
COO H R1 R2 桂 皮 酸 R1=R2=H 咖 啡 酸 R1=R2=OH
OH HO OH COOH OH CH OH
cinamic acid caffeic acid
O CO
CH
氯原酸 chlorogenic acid
中药化学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hemistry
内容
第五章 苯丙素 (phenylpropanoids)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简单苯丙素类(simple phenylpropanoids) ▲ 结构与分类 、提取与分离
第三节 香豆素 (coumarin) 分布、活性、基本结构、结构类型 * * * ▲ 理化性质 、提取分离 、检识
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m 别称黄花地丁、黄花三七、婆婆丁,属菊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资源丰富,适应性强,遍地皆有,寻常易得。特别是我国北 方地区生长较为普遍。早春地温 1℃~2℃时能破土出芽,其根在雪地越冬, 可耐 - 40℃的低温,但生长最适温度为 10℃~22℃。蒲公英又耐干旱和酸、 碱土壤,在多种土壤类型上生长良好。在带有沙质的土壤上生长最好,也能 抗湿和耐阴。蒲公英为短日照植物,在高温和短日照条件下,有利于抽苔开 花。常在春末长日照来临之前开花。长江流域平原、低山地区3—4月间 开花结实,北方地区多在 5—6月间开花结实。 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
乙醚层(中性成分) NaOH水解 水层 中和,乙醚萃取 乙醚层 香豆素苷元
香豆素苷提取分离流程图
药材(粉碎) 70%乙醇回流提取,过滤,回收醇 粗提物 溶于水中, 石油醚萃取 有机层(亲脂性杂质)
水层 乙醚或氯仿萃取
有机层 (游离香豆素苷元)
水层 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
有机层(香豆素苷)
水层(多糖等杂质)
☆ 检识方法
理化检识
荧光 ▴ 显色反应
▴
▵ ▵ ▵ ▵
异羟肟酸铁反应
酚羟基反应 Gibbs反应 Emerson反应
色谱检识
吸附剂:硅胶, 展开剂:游离香豆素类 环己烷(石油醚)-乙酸乙酯(5:1~1:1)、氯仿-丙酮(9:1~5:1) 香豆素苷类 不同比例的氯仿-甲醇 在紫外光(365nm)下观察,香豆素类成分在色谱上多显蓝色、紫色 荧光斑点,或喷异羟肟酸铁试剂显色。
OH CH2OH COCH3 HO O O HO CH3O O O O O O O OH
亮菌甲素
黄檀内酯
逆没食子酸
armillarsin A
dalbergin
ellagic acid
异香豆素 香豆素的异构体
茵陈
仙鹤草
CH2C CCH3 O O
HO O OH O
CH2CH2
OCH3
茵陈内酯 capillarin
顺邻羟基桂皮酸
酸的反应(侧链)
• 环合反应 异戊烯基与邻位酚羟基环合成氧环
HCOOH HO O OCH3 O O OCH3 O O
酸的反应(侧链)
• 烯醇醚键的开裂(补充)
CH3O O O O H
+
CH3O HO O O
• 双键加水反应(补充)
OCH3 O O H O H O O H
+
OCH3 O O H O OH H O O
东莨菪素
scopoletin
呋喃香豆素 (furocoumarins) 吡喃香豆素 (pyranocoumarins) 生物合成 异戊烯基与邻位酚羟基环合
线形 方 式 角形
稠合在6,7位 稠合在7,8位
三个环在一直线 三个环在一折角线
呋喃香豆素(furocoumarins)
线型(以补骨脂内酯为代表)
通常指二、三、四聚物 多数通过β位聚合 组成木脂素的单体:
▲
狭义指简单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
COOH
COOH 苯丙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过程 HO O
COOH NH2
HO 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