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明工作因素分析法

简明工作因素分析法


拿 取
( Pick Up )
拿取至少包括了四个单元:
• • 伸出 握取
拿 取(Pick Up)
移回原位
松开 有时还要加入准备单元。

• •
拿 取(Pick Up)
影响拿取动作时间长短的次要因素有五:
• 拿取的距离 • 复杂的握取(拨开再拿) • 细小的东西,握取部位≦6mm(抠取) • 准备(握取后转个方向)
简明工作因素法
Brief Work Factor ~B.W.F.
生产制造部 马驰
凡事都有好方法
• 法由心生:改善是与生具备,不做改善就是 自废武功,简称 “自宫”
• 真正仁慈是让有意愿者工作,无意愿者让出此岗位 • 逆水行舟 不进则亡
(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进步太慢就是退步→ 不进至前三名则亡 )
影响拿取的次要因素
~细小的东西(抠取)
• 凡物体握取的最大尺寸≦6mm时,需给予额外时间补偿。
上图零件最大尺寸为12mm,不必考虑它是细小的东西。
影响拿取的次要因素
~准备(握取后转对方向)
在握取到物体时,它的方向不适于以后的动 作,这时需要马上变更它的方向,称为准备。 例如从一盒螺丝拿一个出来,有50%的机会 要翻转一个方向。从一包菸拿出一根叨在嘴上 一定要准备。
用来动作分析、方法改善,不但能稳定质量,提升效率,更
能建立人人信服的绩效衡量指标;若能教会开发人员,则可 减少制程不良,提高易制化, 快速顺利量产。
标准单元
工作因素法所讨论的基本动作共有九种,称 为标准单元。简明工作因素法(BWF)再把标 准单元的时间、数据简化成六组时间表:
拿取
搬运 组合 身体动作 心智操作
b
>10≦50cm
c
>50cm
≦3kg 5 5 10 10
>3kg 10 10 15 15
≦3kg 10 10 10 10
>3kg 15 15 15 15
无裕度,丢 裕度>50mm 裕度≦50mm 谨慎/弧度
搬运时间表
在BWF里为了要把时间值简化成5的整倍 数,以求容易记, 所以第1级和第2级控 制的时间没有差别,第3级也和第4级相 同。
法, 产品达规定的质量所需的工作时间,这相当
于花21.6秒的时间把五十二张扑克牌分成四等份的 熟练速度(或是13.3分走一公里) 。 如果把五十二张扑克牌分成四等份的普通速度 来换算时间的话,1BU = 0.075秒。
时间单位
BU 是正常人在正常工作状态之正常时间,但由于私
事、疲劳、公事、异常之干扰,需要给予宽放时间。宽
• 发现问题方法: 1.同中求异 ( 差异 ) 异中求同 ( 订标准 ) 2. 5 W 2 H
• 5 W 2 H:
凡事都有好方法
What:目的 → 目标→ 方式/向 → 方法
→ 唯一主办者,协办者对主办者负责 Who:责任人 利害关系者 When:时间管理 需要管理就是没做好时间管理
Where:空间管理 How :方式及方法
• 同事沟通协调:好老板应做到“共同目标 共同利害” • 管理:是 8 分标准 2 分弹性;是 8 分科学 2 分艺术
• 文化:乱中有序,大同小异;井然有序是没效益的 • 霸道:立场坚定,态度柔和
• 导项目应事先有协议 ( 标准 ),执行中有异议,可 修改协议;再做不好,就是执行不力,应负责任
工作因素法的诞生
c
20
5 + + + + + +
细小东西≦6mm 准 备 重 >3≦5kg >5kg
,总计拿此螺帽费时 25BU。

拿取 范例二
伸手到 60cm 外的架上拿取梅花版手
分析式 拿取代字 距离代字 复杂的握取 细小的东西 P c 拿板 手 20BU
≦10cm a 10 15 20 5 +

离 >10≦50 b >50cm 每个次要因素 复杂握取 c
影响拿取的次要因素
~复杂的握取(拨开再拿)
当手从一堆小螺丝中拿取一个来,或 是从三根并排的粉笔拿取其中一根,这
时手指必需先把其他东西拨开才能让拇
指和食指捏住真正要拿的小螺丝或粉笔。 凡是在握取的过程手指不只运动一次 的都称为复杂握取。 但是只转动手腕的握取不算复杂握取, 例如拿起电话听筒、螺丝起子等。
时间单位
正常时间(N.T.)加宽放时间(A﹪)
才是标准时间(S.T.)。 NT+A%=ST
PS.DELDADG 规定暂时不加 A%
先将节奏正常 化,效益即可 提升 2 倍
若动作分析正确而无法在标准时间完成,
则需检核:
1.作业者动作是否正确
2.作业者动作之节奏是否正常
3.异常干扰是否改善至 3% 以内。
标准单元
‧经动作分析,方法改善后,可据以订出正确 的作业标准 ( 改善、消除了错误、无效、不 经济、不舒适的动作 )
科学的标准时间 ( 可验证测试正常人在正 情况努力可达成之时间 )
时间单位
简明工作因素法的时间是以BU(Brief Unit)作 单位,1BU=0.001分钟=0.06秒,这个熟练时间是指 有经验的普通操作员, 具有良好的技术与适当 的努力, 在标准的环境下, 依照标准的工作方
标准单元
‧作用时间(process time,代号PT):
不被动作者所控制的时间,例如钻通一个孔的时 间,决定于材料厚度、性质、孔的直径、钻头转 速等。 ‧身体动作(body motions):有起立、坐下、弯身、 转身、走路、上下台阶等。
‧心智操作(mental process):牵涉到眼脑的活动, 例如看操作说明、数东西等。 ‧特殊动作(special motions):有吻合螺芽、手转 螺丝、工具转螺丝、敲击等。
放时间原则如下: 1. 生产线(固定)工作:有固定休息时间,宽放时间 6% (公事/小异常干扰) 2. 走动行工作:有固定休息时间,宽放时间 9%
3. 若无固定休息时间,私事(喝水/洗手)宽放加 3﹪;若单
手荷重大于 10Kg,则予疲劳宽放3~15﹪;若异常干扰甚 多,酌加异常宽放3~15﹪,若仍不足,则需改善。
简单说明动作内容
总时间值 原来 Pc=20BU,每个 + 5BU,一共是 0 个 +
细小东西≦6mm
准 备 重 量 >3≦5kg >5kg
+
+ + + +
,总计拿此螺帽费时 20BU。
练习一 拿 取
1. 2. 伸手到 55cm处,拿起桌上的一枝铅笔。再放到自己面前的作业纸
上。
伸手到 25cm处的盒子里(里面装满了直径 4mm的螺帽),拿出一个 螺帽,放在离盒子 35cm处的桌子上。
• 东西的重量
影响拿取的次要因素~拿取的距离
• a级:≦10cm,代字Pa,腕部
• b级:>10≦50cm,代字Pb,肘部 • c级:>50cm,代字Pc,肩部
正常状况下,手在拿取过程都以弧形运动为主,距离的算法则从开始 到结束量直线距离。若中间有障碍物使手升高,则分别从最高点量到始点
和终点。伸出的距离和握住东西移动的距离不相等,以平均值计算
• >10cm而≦50cm(肘部)的放置记作Mb
• 来回距离>50cm(肩部)的放置记作Mc
•搬运的距离≦10cm,而且很快的重复3次以上,次 数除以 2 ( 四舍五入 ) 得其次数
搬运的地方必须用手控制下列四种程度:
影响搬运的次要因素 ~手的控制
第一级:没有裕度。例如用丢的、推/拉到底,或是其他物体自动限制住。 第二级:裕度>50mm。随意放就可以达到。( 简单控制 ) 第三级:裕度≦50mm。准确放,下一动作需组合, 则搬运都是第三级 控制。 第四级:(1)谨慎:当双手端一碗汤放在桌上,或是把一块块积木 叠起来,都需要小心谨慎的动作,这是第四级的控制。 (2)弧度:当手要越过障碍物而必须在中途改变方向, 或者做大于半圆的运动, 都需要“弧度”这个因素, 这也是第四级控制。 第四级搬运在量产时须设法改善。
影响搬运的次要因素 ~重量和阻力
按电钮或是放置重物都要考虑重量或阻 力因素。
但是在不大于 10cm的距离内可以略去
不计。 只有 MB 和 MC 的放置按重量大于 3kg 加5BU,写分析式时用一个加号 (+) 表示。
搬运时间表
距 离 搬 运 M 重 量 1 2 3 4 5 5 5 5
a ≦10c m
搬运 范例一
用3.5kg的力推一个把柄到底,以便关掉机器,移动的距离30cm。
分析式 搬运的代字 距离的等级 推到底是没有裕度的 阻力大于 3kg 操作说明 M b 1 + 推把柄 10BU
总时间值
搬运 范例二
把瓶塞拔起,阻力4kg,移动距离20cm。
分析式 M b 1 + 拔瓶塞
10BU
BWF的发展
由于BWF简明易学易懂(可免除作业者与IE之间的隔阂)
且误差对效率核算影响不大,乃由巨大机械公司工程处长杨
望远于1980年首先用于生产线各项工作之标准工时设定,并 经长期测试,效果确着且无不良后果,嗣后又用于各行各业
之人力作业,如太平洋电缆、高林、英志、赐昌、味丹、华
元、上福、立隆、燿华、东讯、复航、泰丰、润泰集团、 汉 翔……皆有具体成效,值得各行各业采用。若能教会领班,
1943年美国无线电公司的一组工业工 程师在费城地区的许多工厂内从事广泛的 研究与实验。稍后组成Work Factor Company以推广他们的成果「工作因素 法」,但由于动作因素比较复杂,因此这 个制度经常被人误用,推广受挫。
工作因素法的发展
简明工作因素法(BWF)是1978年由Science Management Corporation和荷兰飞利浦公司共同开发 出来的一种动改时间制度。它把原则和数值都加以简 化到可以背诵;但又和其他工作因素法脉络相承,没 有自相矛盾的地方。非常适于工场的领班、保全技术 员及IE、R&D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以便改进工作方法, 增进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