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局解理论考范围及思考题汇总

局解理论考范围及思考题汇总

局部解剖学重点摘要第一章下肢1.什么是颈干角和膝外翻角?有何临床意义?2.试述梨状肌上、下孔的构成、通过的结构及其位置关系。

梨状肌通过坐骨大孔,将其分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两个部分。

构成:梨状肌上孔:梨状肌上缘和坐骨大孔上缘围成的间隙.梨状肌下孔:梨状肌下缘和坐骨大孔下缘围成的间隙。

通过结构:梨状肌上孔:自外向内:(NAV结构)臀上静脉、臀上动脉、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自外向内:(NN,NAV,AVN结构)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脉、臀下静脉、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阴部神经。

3.名词解释:Nelaton线:Kaplan点:1.试述腘窝的构成、内容及排列关系。

构成:外上界为股二头肌肌腱,内上界为半腱肌和半膜肌,内下界为腓肠肌的内侧头,外下界为腓肠肌的外侧头。

内容:从前到后依次是:(AVN结构)腘动脉,腘静脉和胫神经。

2.试述坐骨神经的行程、分支及体表投影.手术显露坐骨神经应沿什么方向分离,为什么?检查其压痛点在什么部位,为什么?行程:梨状肌下孔,股骨大转子,坐骨结节,腘窝上角,分支:于腘窝上角,分为内侧的胫神经,和外侧的腓神经。

体表投影:分离方向:沿其外侧缘分离.因为坐骨神经主要从内侧发出肌支。

3.试述小隐静脉的行径及其伴行的皮神经.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外侧→外踝后方→沿小腿正中线上行,伴腓肠神经,上段伴腓肠内侧皮神经上行→至腘窝下角→穿入腘筋膜→注入腘静脉。

4.试述踝管的构成、内容及排列关系。

构成:由屈肌支持带,附着于内踝后下部和跟骨的内侧面形成的间隙,是小腿后区进入足底的通道。

内容:由前向后依次是:胫骨后肌腱及腱鞘、趾长屈肌肌腱及腱鞘、神经血管束、拇(足字旁)长屈肌肌腱及腱鞘。

(补充:最容易摸到的胫后动脉搏动部位为内踝后方.)1.2.简述收肌管(Hunter管)的构成、内容及其排列关系构成:位于股前内侧中1/3的位置。

其为股三角下续而成的一个腔隙。

位于缝匠肌深面,外侧界为股内侧肌,后壁为长收肌和大收肌。

内容:由前向后依次是:(NNAVL结构)股神经的股内侧肌支,隐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和淋巴管及疏松结缔组织。

3.试述下肢肌的神经支配.大腿:内侧群:深层:大收肌和短收肌;浅层:骨薄肌、长收肌、耻骨肌。

(大多为闭孔神经,耻骨肌还有股神经支配,深层肌还有坐骨神经支配)前群:股四头肌、缝匠肌.(股神经)后群: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坐骨神经)小腿:前群: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

(腓深神经)外侧群: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腓浅神经)后群: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

(胫神经)(浅外前深~读音不同~)4.名词:隐静脉裂孔:为阔筋膜在耻骨联合下方3—4cm处的一个卵圆形薄弱区。

其表面覆盖筛筋膜。

其内侧钝圆,外侧缘锐利明显,其上角附着于耻骨结节,下角有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髂胫束:阔筋膜在外侧的增厚,起于髂棘,止于胫骨外侧髁,临床上常用于筋膜的修补。

股管:是股鞘内侧份的一个潜在间隙,长约1-2cm。

其内有腹股沟深淋巴结、脂肪及少量疏松结缔组织.血管腔隙:与肌腔隙靠髂耻弓分离。

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疏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陷窝韧带),外侧界为髂耻弓。

其内通过的结构由股鞘,包含股动脉、股静脉和股管。

肌腔隙:与血管腔隙靠髂耻弓分离。

其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髂骨,内侧界为髂耻弓。

其内含有髂腰肌和股神经。

收肌腱裂孔:为Hunter管下续结构。

是大收肌肌腱与股骨形成的一个裂孔。

是腘静脉和股静脉的分界。

第二章上肢1.在胸小肌上、下缘各能观察到哪些结构?上缘:胸锁筋膜。

下缘:腋悬韧带。

2.3.试述三边孔、四边孔的构成及其通过的结构。

三边孔:三边孔的外侧界为肱二头肌长头腱,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通过其的结构主要有旋肩胛动脉,和旋肩胛静脉.四边孔:四边孔的外侧界肱骨外科颈,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内侧界为肱二头肌长头腱。

通过其的结构主要有旋肱后动脉,旋肱后静脉,腋神经.“四肱三旋肩胛,四字少三字多"4.试述腋淋巴结的分群、各群收集范围及伴行结构。

乳癌根治术时应注意保护哪些结构?前群:胸外侧壁、乳房。

后群:背部、肩部外侧群:上肢中央群:收纳上三条尖群:收纳上四条保护结构:a.前群、后群和外侧群为前哨淋巴群.若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则避免腋淋巴结的清扫.b.保护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腋静脉及头静脉。

5.试述腋窝的构成和内容。

构成:一顶一底四面。

一顶:由锁骨中段、第一肋外侧缘和肩胛骨上缘围绕而成.一底:由皮肤、浅筋膜和腋筋膜构成。

前面:胸大肌、胸小肌、锁胸筋膜和锁骨下肌。

后面:肩胛骨、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背阔肌。

外面:肱二头肌肌腱、肱骨、喙肱肌肌腱。

内侧面:上四肋及其肋间肌、前锯肌通过内容:腋动脉、腋静脉和腋淋巴、臂丛、腋鞘和腋窝蜂窝组织.6.穿经腋窝前、后壁的血管和神经各有哪些?前:头静脉、胸肩峰动脉、胸肩峰静脉、胸外侧神经。

后:旋肱后动脉、旋肩胛动脉、腋神经.7.何谓锁胸筋膜?有哪些结构通过?是紧张与喙突,为锁骨下肌与胸小肌之间形成的深筋膜。

有头静脉,胸肩峰动、静脉,胸外侧神经和胸内侧神经通过。

8.名词:乳房悬韧带:乳腺周围的纤维组织,发出许多小的纤维束,向深面连于胸筋膜,向浅面连于皮肤和乳头,对乳房起固定和支持作用.腋鞘:包裹腋静脉、腋动脉和臂丛周围结缔组织的组织膜。

1.试述上肢的浅静脉及与之伴行的皮神经。

浅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正中静脉.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补充: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的走行.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桡侧,向上行于肱二头肌的桡侧沟内,再行于三角胸大肌间沟内,最后穿锁胸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贵要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尺侧,向上行于肱二头肌的尺侧沟,最后在臂中点稍下方注入腋静脉或肱静脉。

)2.试述肘窝的境界、内容及其排列关系。

境界: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连线,内下界为旋前圆肌,外下界为肱桡肌。

顶为皮肤、浅筋膜、肱二头肌肌腱。

底为:肱肌、旋后肌、肘关节囊。

内容:由内向外依次是:(NAVMNL)正中神经、肱动脉末端和尺动脉桡动脉的起始、其伴行的静脉、肱二头肌腱、桡神经位于血管附近的淋巴结。

3.简述腕管的构成及内容。

构成: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构成.内容:拇长屈肌肌腱、指深屈肌肌腱、指浅屈肌肌腱、屈肌总腱鞘和正中神经。

4.肱二头肌内、外侧沟各有哪些结构通过?其位置关系如何?内侧沟:浅层:贵要静脉。

深层: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肱动、静脉。

外侧沟: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

5.简述掌浅弓、掌深弓的位置及构成。

掌浅弓:位于掌腱膜深面.尺动脉的末端和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

掌深弓:位于屈肌肌腱深面。

桡动脉的末端和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6.前臂前区的血管神经束有哪些?尺侧血管神经束桡侧血管神经束正中血管神经束骨间前血管神经束第四章颈部1.试述颈深筋膜的配布和形成的主要结构。

浅层:封套筋膜。

最前最后两腺.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下颌下腺、腮腺。

中层:内脏筋膜.气管、食管、甲状腺、甲状旁腺、颈动脉鞘。

深层:椎前筋膜。

舌骨下肌群、脊椎2.颈动脉鞘包含哪些结构?其排列关系如何?包含结构:总迷深内.颈总动脉、迷走神经、颈深淋巴结、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

3.根据甲状腺的毗邻,说出甲状腺肿大时可能压迫哪些结构?后内侧:气管、食管、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后外侧:颈动脉鞘,甲状腺下动脉和颈交感干(椎动脉部分结构)。

4.某患者需做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根据你已学的解剖学知识,试回答:(1)皮肤到达甲状腺组织,要经过哪些层次?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甲状腺假囊→甲状腺真囊→甲状腺(2)甲状腺的营养动脉有哪些?来源如何?结扎甲状腺动脉是应防止损伤什么结构?如何防止?营养动脉及来源:甲状腺上动脉(颈外动脉),甲状腺下动脉(甲状颈干),甲状腺最下动脉(主动脉弓或头臂干)损伤结构:喉上神经外支(甲状腺上动脉)和喉返神经(甲状腺下动脉).防止方法:上靠下离。

靠近结扎、远离结扎。

5.气管切开术需经过哪些层次结构?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胸骨上间隙→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气管前间隙→气管6.简述颈动脉三角的构成及内容。

胸锁乳突肌上缘前份、肩胛舌骨肌上腹、二腹肌后腹。

(总迷舌深内,内不动)深面为椎前筋膜.7.简述下颌下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境界:下颌骨体下缘、斜角肌前、后腹.内容:下颌下腺,下颌下淋巴结、面动脉、面静脉、舌神经、舌下神经。

8.舌骨舌肌浅面自上而下通过哪些主要结构?9.简述颈袢的位置及其构成。

位置:颈动脉鞘浅面。

构成:上根:来自第1颈神经前支部分纤维。

下根:来自第2和3颈神经前支纤维.二者在颈动脉鞘浅面合并而形成颈袢.10.名词:封套筋膜:为颈深筋膜浅层。

包绕斜方肌、胸锁乳突肌、下颌下腺和腮腺。

该筋膜上方附着于头颈分界线,下方附着于颈、胸部和上肢交界处,后方附着于项韧带和第七颈椎棘突。

颈动脉鞘:内脏筋膜,总迷深内。

上起颅底,下续纵膈。

肌三角:由颈正中线、肩胛舌骨肌上腹、胸锁乳突肌前缘下份围成.通过的结构主要有:舌骨下肌群、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颈段。

神经点:为胸锁乳突肌后侧份中点,颈静脉皮支由此穿深筋膜进入皮下,位置表浅且相对集中。

故可以在此麻醉,常为颈部皮肤麻醉阻滞点.颈袢:分为上根和下根.上根:来自第1颈神经前支部分纤维。

下根:来自第2和3颈神经前支纤维。

在颈动脉鞘浅面合并而形成颈袢。

1.颈根的境界如何?以前斜角肌为中心结构,试述颈根部的结构有哪些?以前斜角肌为中心:内:为椎动脉三角。

由前斜角肌、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和颈长肌围成。

通过的结构有:椎动脉、椎静脉、甲状腺下动脉和颈交感干。

外:通过的结构主要由锁骨下动脉第三段。

前:结构主要包含静脉和淋巴管。

包含锁骨下静脉、颈深淋巴结、胸导管、右淋巴导管,还有膈神经.后:为斜角肌间隙.为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共同形成的一个间隙,其内通过的结构有臂丛、肋颈干和锁骨下动脉第二段。

(补充:临床意义:1.斜角肌间隙内存在臂丛,临床上可在此做臂丛麻醉,适用于所有上肢手术。

2.颈深淋巴结,魏尔啸淋巴结,胃癌是常累及此处。

3。

锁骨下静脉常作穿刺和插管.4.胸膜顶位于此,行肺萎缩手术时必须切除胸膜顶方可使肺塌陷。

)2.在颈部如何辨认膈神经、迷走神经和颈交感干?(常考填空)膈神经:位于前斜角肌表面,椎前筋膜深面,在胸膜顶的前内侧。

迷走神经:颈动脉鞘.迷走神经的外侧,穿经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进入胸腔。

颈交感干:脊柱两侧,椎前筋膜前方。

3.试述锁骨下动脉的行径、分段和分支.4.名词:斜角肌间隙:位于前斜角肌的后面.是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形成的一个间隙。

主要通过的结构有锁骨下动脉第二段、肋颈干和臂丛。

临床上可将药物注入此,进行比从神经麻醉,适用于所有上肢手术.静脉角:锁骨下静脉与颈总静脉瘤会合于头臂干,汇合夹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