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中考语文试卷A卷新版

湖北省中考语文试卷A卷新版

湖北省中考语文试卷A卷新版
一、积累与运用 (共3题;共18分)
1. (7分) (2019八上·大兴安岭期末) 古诗文默写。

(1)结庐在人境,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2) 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4) 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
(5)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赞颂了边关战士的战斗意志和誓死为国的壮志豪情。

(6)晏殊的《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7)请写出带“月”字的连续的两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

2. (6分) (2019八上·德清期末) 下面是关于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的对联,请根据知识卡片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A.三五良宵秋澄银汉
B.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C.灯花礼花火树银花
D.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E.大干世界光满玉轮
F.近景远景良宵美景
【知识卡片】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它对仗丁整,平仄协调,是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春联讲究平仄,一般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

春节:上联:________ 下联:________
中秋节:上联:________ 下联:________
元宵节:上联:________ 下联:________
3. (5分) (2019八下·番禺月考) 小明上课玩手机,老师发现并制止后,小明对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

作为同桌的你应当如何劝说小明?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39分)
4. (14分) (2019八下·长春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① ,我任②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①谴:谴责,责备。

②任:承担责任。

(1)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 .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 .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官府的公文)
D .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
(2)下列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画竹,兰为长。

A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B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 . 策之不以其道。

D . 不以千里称也。

(3)翻译句子。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4)联系文章具体内容,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5. (7分)(2019·十堰) 阅读下面古诗词,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面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

B . 一,二句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并点明酬答题意。

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诗人贬谪请地之偏,贬谪时间之久。

C . 三,四句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

“闻笛赋”表达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D . “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2)白居易极其欣赏这首诗的颈联,称赞它“神妙”。

这一联景、情、理结合,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融为一体。

请你任选角度赏析此联。

6. (15分) (2019七下·封开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怎样理解文中“确有伟大的神力”?
(3)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7. (3分)填空。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一篇________(新闻体裁),作者分析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列举世界各地对这段历史的记忆,痛斥了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的强烈愿望。

三、写作 (共2题;共10分)
8. (5分) (2019九下·中山模拟) 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问询;面对丑恶,选择沉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就可以突破自我,成为生活的强者。

请以“别怕,向前再迈一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9. (5分) (2019九上·吉林月考)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庄严时刻
(二)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你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虽有嘉肴》
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

——魏源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⑤行款格式规范。

⑥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学校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共3题;共18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39分)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7、答案:略
三、写作 (共2题;共10分)
8、答案:略
9、答案: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