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本期项目建设方案1.1本期建设目标和规模一、建设目标以XX市党政办公网现有的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为基础,按照“联网协同、分级管控、资源共享、统一平台”原则,升级数字化运行平台,拓展信息系统功能,整合监控资源,完善信息转送终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为公安城管城市执法提供可视化、扁平化的指挥监督平台,打造XX街道办城市执法信息化标杆示范点,并逐步铺开信息化建设,形成XX城市执法改革的新亮点。
通过完成XX片区已建的监控摄像头的联网,并将其同街道内其他部门的监控视频源一同接入党政办公网视频管理系统,实现视频监控在街道、社区、城管、安全等多部门间的协同共享,将有效提升辖区内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和治安综合管理水平。
二、建设规模1.微信平台升级优化;2.城市管理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升级扩容;3.XX片区城市管理信息监控系统升级优化;4.XX片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5.数字化城管与公安警综平台对接。
1.2标准规范建设1.2.1基本思路和原则1、统筹规划,借鉴经验为确保其建设的有序性,少走弯路,必须做好统筹规划。
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相关标准为基础,制定平台总体规划,搞好顶层设计;研究国内外标准化成果,借鉴电子政务成功的标准规范工作经验,形成并不断完善与平台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标准规范体系。
2、突出应用,抓住关键重点研究解决系统建设所需的业务和应用相关的标准规范问题,集中力量抓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业务流程规范和数据标准化的相关项目;3、急用先上,循序渐进按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标准研究和开发项目;充分利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已有成果,结合实际业务,把握需求牵引和技术驱动的统一,包括“技术要求”、“技术规范”,直至行业规范;4、上下兼容,协调发展标准规范工作必须在充分考虑利用和整合已有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前提下,采用国家发改委、电子政务相关最新的标准化研究成果,以最小的代价保证系统建设的总体协调发展。
5、保护现有投资原则充分利用已有设备和系统;已有数据的利用和保护;现有工作人员知识的利用1.2.2需遵循的标准规范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划分准则》(GB 17859-1999)2.《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3.《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T 9813-2000)4.《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 8566-2007)5.《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6.《信息技术--用户房屋用的普通电缆线路》(ISO/IEC11801-2002)7.《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 8567-2006)8.《软件工程产品质量》(GB/T 16260-2006)9.《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10.《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1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12.《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13.《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1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15.《公安移动通信网警用自动级规范》GA176-199816.工信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关于150MHz 400MHz频段专用对讲机频率规划和使用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2009]666号17.公安部《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规范》(GA/T1056-2013)18.公安部《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空中接口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技术规范》(GA/T1057-2013)19.公安部《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空中接口呼叫控制层技术规范》(GA/T1058-2013)20.公安部《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安全技术规范》(GA/T1059-2013)公安部《公安移动通信网警用自动级规范》(GA176-1998)2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DB46/T258-2013)1.3应用系统建设1.3.1微信平台升级优化1.3.1.1系统概述近段时间以来,可以看出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新社交媒介,正对社会舆论格局产生新的效应,舆论作用力日趋彰显。
随着移动社交吸引力不断增强,移动社交网民和微信公共账号数量将会大幅增长,并将进一步扩大突发公共事件与社会热点话题的网民参与。
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主流媒体和意见领袖入驻移动网络舆论场,由无数个圈子化部落联网合成的微信舆论场已逐步形成雏形,亟待建立官方政务微信去发声。
可以说,政务微信走向公共事务前台是形势必然。
本项目主要通过对原有微信平台进行升级优化,包括:“XX城管”公众号升级改造以及“XX市政市容委”企业号升级改造,实现拓展和完善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
1.3.1.2 功能框架1.3.1.3 功能设计 1.3.1.3.1 “XX 城管”公众号升级优化一、 投诉建议由于微信可通过发送语音、文字、表情、图片、视频、地理位置等各种信息实现问题上报,表现形式活泼多样,为人们的表达提供了多种方式,有助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1、上报病媒生物问题可通过病媒生物模块上报病媒生物类问题。
上报信息包括:联系电话、问题描述、事发地点,并可以发送定位信息以及现场问题图片等。
通过上报投诉信息,可以实现病媒生物投诉实时上报,提高工作效率。
2、上报积存垃圾问题可通过积存垃圾模块上报积存垃圾类问题。
上报信息包括:联系电话、问题描述、事发地点,并可以发送定位信息以及现场问题图片等。
通过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中的执法调度系统,可以将事件下发给相应执法人员,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3、上报违法建筑问题 微信平台升级优化“XX 城管”公众号“市政市容委”企业号可通过违法建筑模块上报违法建筑类问题。
上报信息包括:联系电话、问题描述、事发地点,并可以发送定位信息以及现场问题图片等。
通过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中的执法调度系统,可以将事件下发给相应执法人员,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4、上报环境卫生问题可通过环境卫生模块上报环境卫生类问题。
上报信息包括:联系电话、问题描述、事发地点,并可以发送定位信息以及现场问题图片等。
通过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中的执法调度系统,可以将事件下发给相应执法人员,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5、上报其他问题针对城市管理的其他问题提供上报途径,例如:车辆随意停放、非法张贴小广告、杂物随意堆放等问题。
可通过该模块实现案件基本问题上报,位置地理信息上报,现场问题图片上报。
同时通过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中的执法调度系统,可以将事件下发给相应执法人员,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二、信息查询建立面向市民群体的信息查询模块,通过此项模块可以实现法律法规查询、审批查询、便民查询等功能,达到便利市民群众办事,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作用。
1、法律法规查询通过法律法规查询模块可以实现对国家、海南省、XX市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查询功能。
法律法规范围包括:环卫、市政、园林等各方面城市管理法律法规。
用户可通过精确查询或者模糊查询等方式查找。
2、审批查询通过审批查询模块,可以调用行政审批系统接口,实现对审批事项办理进度情况进行查询。
查询方式包括:办件编号查询、申报日期查询、申报单位查询、申报人查询、事项类型查询。
查询结果包括:受理编号、办理方式、受礼人、承诺办结时间、审批状态、审批结果等信息。
3、便民查询通过便民查询模块,提供一系列的便民服务查询功能,包括:附近学校查询、附近医院查询、附近市场查询等便民查询,同时也包括审批办件查询、12345办件查询、12345网上诉求查询等政务服务查询,还包括机动车违法查询、驾驶人计分查询、交通违法代码查询等车辆服务查询,以及包括降雨预测、城市热力图等生活服务查询。
三、个人模块通过个人模块,可实现对个人报件进行查询,通过查询可以获取报件信息、报件事件、报件处理动态等信息进行查询。
同时,个人报件状态如果出现变动,微信平台将会向报件人推送案件信息。
1.3.1.3.2“XX市政市容委”企业号升级优化对原有“XX市政市容委”企业号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对原有系统模块进行升级,升级与“数字化城管”系统接口,提高企业号办公效率。
一、待办事项通过与数字化城管指挥调度系统对接,可以获取用户待办事项信息,包括:事项描述、交办人信息等;同时可以实现环卫上图情况查询,通过调取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数据,可以查看环卫上图数据。
二、政策法规通过法律法规查询模块可以实现对国家、海南省、XX市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查询功能。
法律法规范围包括:环卫、市政、园林等各方面城市管理法律法规。
用户可通过精确查询或者模糊查询等方式查找。
三、信息查询通过与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接口,实现片区责任查询、渣土车查询、垃圾车查询、城市部件及道路数据查询。
1.3.2城市管理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升级扩容1.3.2.1系统概述对既有的XX市城管150兆应急同播系统进行升级扩容,建设一套功能先进,稳定可靠的150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满足市、区两级市政、园林、环卫、城管日常工作以及应急指挥通讯业务工作需求。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系统交换中心利用原150兆应急同播通信网,增配网管、调度台、录音等软硬件设备,实现统一网管调度。
2.固定同播基站升级扩容原150兆应急同播通信网采用的是无线链路自主寻址方式组网,只建设一个载频,只有一个通话通道,主要用于应急通讯指挥。
现对XX首力、秀英、西海岸、海甸岛以及桂林洋等5套固定同播基站进行升级扩容为4载频数字集群基站,实现对XX市区及主干道理沿线的无线覆盖,满足城管工作等临时性的业务需求。
扩容后具有同时七个通话通道。
3.本项目计划申请无线频道157-163MHZ三对双频。
4.系统扩容后由原来的一个载频扩容至四个载频(增加三个载频),数字集群模式为每载频二时隙,共八个时隙(其中一个时隙为控制信道,七个时隙为话音通道)。
1.3.2.2信道容量设计以最大投入收益效果为基准,设计上以覆盖优先,兼顾容量为原则。
确保重大警务保卫、应急通信效果。
以后逐步在移动数据发展中按需要扩容。
目前XX市市容委为二十二个街道办已配置了移动终端数量约800台,考虑现有人员配置及未来发展需要,拟规划发展至1200台移动终端。
本系统内每个基站按照4载频容量配置,个别重要基站负荷量大可以适当调整,解决话务容量不足的问题。
此容量已经可以完全应对各种重大保卫任务、突发事件以及日常通信。
在对电台进行了明确的等级划分之后,也不必担心日常通信拥堵问题,可以将有限的经济能量尽量应用于覆盖。
在实现广域覆盖无线通信系统下,可同时提供集群模式和常规模式,满足日常通信和应急通信的需要。
目前,通信模式工作必须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在日常巡逻、保障公共安全时以集群通信为主,必须确保有足够的通话组容量分配到各部门,同时信道的容量必须得以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