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蜗牛的奖杯

《蜗牛的奖杯

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第一部分,知道蜗牛的奖杯是怎么来的。

教学重点:懂得蜗牛的奖杯得来的原因,体会蜗牛获得奖杯后的心情。

教学理念:创设情境,读演感悟。

一、谈话,引入课题。

1、(板书:蜗牛)指读“蜗牛”,同学们对蜗牛了解吗?生交流2、板书“奖杯”,指导学习“奖”字笔顺。

(生书空)3、师:小朋友比较熟悉现在的蜗牛的样子,传说过去的蜗牛是有翅膀的,并且还得了一个冠军奖杯呢。

边说边完整板书“的”,请齐读课题——蜗牛的奖杯4、鼓励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发言情况,归纳并在课题上标出两个问号:蜗牛怎么得到奖杯的?得到奖杯后怎样?二、初读课文。

1、带着问题,赶紧读读课文,遇到不熟悉的字看看拼音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文)2 、检查初读情况。

认读生字词:(课件)惟恐甩下勉强冠军翅膀蜻蜓坚硬生怕蜜蜂(1)带拼音自由读。

(2)互相提醒读音方面注意的地方并带读:后鼻音——蜻蜓硬蜂多音字——强(3)去掉拼音自由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课件)(4)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简单交流(5)指导理解“唯恐—生怕”,谁能用“唯恐”说句话?三、再读课文1、把这些生字词语带到课文里再读,把课文读通顺:分小节读课文,注意及时纠正。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还记得哪两个问题吗?师重复两个问题不仅把课文读通顺,还要带着两个问题边读边想。

自己边小声读边用笔在书上作记号。

四、细读课文,解决疑问一,体会心理小精灵儿童资讯站出品小朋友刚才边读边想边画,非常认真,把你的发现跟大家交流一下吧(一)蜗牛的奖杯怎么得来的?(课件)根据回答出示课文第二段(课件)个别读蜗牛的奖杯原来是这么来的呀。

得到冠军奖杯哦,小蜗牛心里怎样?根据学生的发言读句子,1、读出(高兴、自豪、得意、开心、激动……)的语气2、指导理解“……”还会有哪些昆虫一起比赛?这么多的昆虫都没有蜗牛飞得快,看图理解并读好“遥遥领先”(课件)“甩下所有的对手”3、过渡:假如你是这次飞行比赛的冠军,你愿意接受采访吗?蜗牛先生,你这次比赛取得了冠军,心情怎样?你以后打算怎么办?4、根据时间安排学习第三段。

可是,课本上这只蜗牛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读读第三段,找出蜗牛的表现读出来。

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现蜗牛此时的行为?练习读,指读。

现在蜗牛还能飞上天吗?为什么?奖杯很大压得它飞不起来,只是暂时的,造成她现在这个样子还有个根本原因,我们下节课好好读课文,弄懂这个问题。

小结与过渡: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是些积极上进的孩子,来,我们这节课再来增加点儿收获,学习几个生字的写法。

五、自主探究,识写结合。

1 、出示词语认读。

(课件)2 、出示本课10个生字自主识记。

(课件)3、认识新部首“支”,范写“翅”。

学生描红4、指导学习难写好的“蜜”看笔顺图(课件)范写学生描红、临写、反馈5、简单交流其他生字的字形特点(形声字)后在本子上临写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充分朗读理解“遥遥领先”“得意洋洋”“成天”“退化”“沉重”等词语,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3、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与文本、教师、学生进行对话,使学生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教学重点及突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时,我以“自主朗读,读中感悟”作为主要形式突破,抓重点词句,反复朗读。

教学难点及突破: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我以小组合作,相互交流,自主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自己感悟出来的寓意,比老师教的更能让他们牢记。

设计思路:来源:小精灵儿童资讯站本文的教学我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追求,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使学生发现、研读、品味,真正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内容,感悟形象,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导发现。

1、猜谜导入: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

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2、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蜗牛?(多媒体显示蜗牛爬行图。

)3、师设悬念:蜗牛原来可不是这样的,它原来是什么样儿的呢?瞧,它还长着一对大翅膀呢,多可爱啊!(多媒体显示长翅膀的飞翔的蜗牛图。

)4、看到这儿,同学们你们会提出什么疑问呢?(学生交流:蜗牛的翅膀怎么变成了一个硬壳?蜗牛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翅膀怎么没了,硬壳哪里来的?)5、蜗牛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同学们都想知道,读了《蜗牛的奖杯》这个故事你们就会明白的。

(相机板书:蜗牛的奖杯。

)6、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通过蜗牛原来和现在模样的对比,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引发学生形成新旧认知矛盾的冲突,引领学生去发现,激发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欲望,同样也产生了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蜗牛的翅膀是怎么丢失的呢?让我们打开书,大家自由读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放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自读: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同学相互正音。

以上内容转自小精灵网()4、谁能说说蜗牛的翅膀是怎么丢失的?(学生回答。

)小精灵儿童(/)[设计意图]:在“我要读”这一动机的导引下,学生的初读是高效率的。

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在读准、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深入的对话。

三、精读课文,读中见悟。

过渡:蜗牛的硬壳原来是奖杯变的呀!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这个故事吧!品读故事。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很久很久以前,蜗牛长得是什么样?(2)、指名回答。

(3)、多媒体显示蜗牛的飞翔图,突出“有力,自由。

”(4)、蜗牛为什么能这么自由地飞翔啊?(因为它有一双有力的翅膀。

)(5)、“自由”,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自由”就是蜗牛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真是自由自在,开心极了!)再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这种感觉来。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正是因为蜗牛有一对有力的翅膀,所以在一次飞行比赛中,它获得了冠军。

(1)、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思考:哪些词语告诉我们蜗牛得了冠军?小精灵儿童(/)(抓住这些词语重读:“遥遥领先、甩、所有的对手、捧走了。

”)(3)、指导朗读。

(4)、让我们看看比赛的现场吧!(多媒体显示森林里的比赛场面。

)(5)、教师渲染:蜗牛凭着自己有力的翅膀,显示出了非同一般的飞行本领,捧到了冠军奖杯。

此刻,它的心情怎样呢?(它的心情有激动、有兴奋、有得意、有自豪。

)(6)、多媒体显示文字:如果你是小蜗牛,你夺得了冠军,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今后又有什么打算呢?(同桌相互讨论)(7)、教师模拟小记者,采访学生:蜗牛先生,今天你获得了冠军,你的心情怎样?今后有什么打算呢?3、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你们说得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让我们看看文中的蜗牛是怎样对待这来之不易的奖杯的呢?(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用一个词来说说蜗牛的表现。

(相机板书:“得意洋洋”,指导朗读。

)(2)、我们来学习表现蜗牛得意洋洋的句子。

请同学画出句子,教师引读第一、二句话。

(3)、说话练习:老师纳闷了,这蜗牛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它究竟想干吗呢?(想让别人都知道)那它一定会背着奖杯到处炫耀吧!它会怎么跟别人说呢?(4)、指导朗读第一、二句话。

(评价:小朋友说得真好,仿佛就是一只只得意的蜗牛了!)(5)、如果你能把这两句话也读得得意洋洋,那你一定能当读书大王了!我们来比赛,谁读得好,老师就把这个可爱的头饰奖给他。

(自己练读、比赛读。

)(6)、请一位学生扮演小蜗牛,戴上头饰,背上奖杯,全班小朋友都是动物王国的成员,快去跟它们炫耀炫耀吧!来源:[小精灵儿童网站](表扬:看,小蜗牛更得意了,炫耀得更带劲了!)来源:教师渲染:天色渐渐晚了,小蜗牛,快放下奖杯到软软的草地上睡觉吧!(不,我睡奖杯)蜗牛说它今天就睡奖杯里了,你想想,睡在奖杯里舒服吗?(冷冰冰、硬邦邦)大家都说不好,小蜗牛,你就别睡奖杯了吧!(不,生怕别人偷。

)(7)、看来,这只蜗牛是把自己取得的成绩看得太重要了!现在我们再完整地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小蜗牛骄傲自满的心情。

(8)、你看,蜗牛背着奖杯,还能飞吗?4、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多媒体出示文字:小蜗牛的命运到底会怎么样呢?(1)、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教师引读:蜗牛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天长日久——(2)、蜗牛怎么样了啊?理解“退化”。

(3)、找找反义词:沉重——()坚硬——()(4)、现在蜗牛的心情怎么样呢?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来源:(相机板书:伤心、难过、后悔莫及。

)[设计意图]: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出发,凭借多媒体的直观形象,创设情境,推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对话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培养语感。

四、小组合作,拓展延伸。

1、提问:看到再也不能飞上天的蜗牛,同学们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先在小组里发言,然后全班交流。

)2、出示名言、格言。

“满招损,谦受益。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自己读读,选择你最喜欢的读给大家听听。

(2)、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在组内发言的过程,就是提高学生认识的过程,让学生读再也飞不起来的蜗牛说几句话,其实就是深化学生对寓意的理解。

同时教师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引导自主设计作业。

从以下当中选择其中一项做作业:1、向别人讲述这个故事。

2、收集有关的格言。

3、把你想对蜗牛说的话写下来。

[设计意图]: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有不同,有弹性的作业能让不同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的余地,根据自己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完成作业,并获得不同基础上同样的进步。

来源: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个多音字。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教学准备1、与教材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2、蜗牛飞行图和蜗牛爬行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试一试你能猜得出来吗?“名字叫作牛,不能拉犁头。

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学生猜出后教师相机板书:蜗牛。

2、(教师在黑板上贴出蜗牛爬行图)谁来介绍一下蜗牛?3、师设悬念:其实很久很久以前,蜗牛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它是什么样子呢?读读这段话大家就知道了。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4、(教师在黑板上贴出蜗牛飞行图)看,多可爱的小蜗牛。

它有——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5、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如果你就是这只能自由飞行的蜗牛,你的心情怎样?把你的心情读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