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内容(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
一、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评价
1、对南疆种植的作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摸底,查明南疆作物种质资源分布规律和富集程度,开展新疆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工作,重点收集地方品种和农家品种(主要为农作物:包括谷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稻、玉米、甜高粱等;油料作物:向日葵、红花、油菜、胡麻、蓖麻等;豆类作物:鹰嘴豆、蚕豆、豌豆等;工业原料作物:甜菜、加工番茄、棉花、打瓜、啤酒花、大麻、蒲公英等;新疆特色药物作物:甘草、小茴香、肉苁蓉、薰衣草、红花、枸杞、红景天、骆驼蓬碱、野西瓜等),有潜在利用价值的野生种、野生近缘种、变种(罗布麻、甜叶菊、苦豆子、黄芪、曼陀罗、秋葵等),以及有特殊价值的种、变种、品种、品系等,并对种质圃(库)保存资源整理编目。
2、进行种质资源主要种质的重要农艺、品质、抗逆等形状进行鉴定评价,对作物种质资源相关共性和特殊性状进行准确数据化描述表达,研究种质资源品质、抗逆性和抗病虫性鉴定方法,并评选出优异种质。
3、对新疆特色作物(胡麻、海岛棉、加工番茄、鹰嘴豆、甘草等)进行通过分子标记和等位性测验,鉴定与发现种质优异抗逆基因。
二、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技术体系建设
1、研究制订主要作物种质资源考察收集、整理、入圃保存技术规程、规范,促进资源考察、收集、保存工作规范化;
2、研究制订作物种质资源圃(库)管理规范和各作物管理细则,加强种质资源圃(库)管理;
3、制订新疆特色作物种子入库保存规范;
4、开展濒危物种资源离体保存和快放技术研究,为收集资源的快速繁殖入圃保存和更新提供技术手段;
5、研发和完善作物种质资源描述和质量控制规范,重点加强作物种质资源的病虫可逆境抗性鉴定等规程的制定;
6、研究新疆特用作物繁育特性,制定繁殖技术规程。
三、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构建新疆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网络数据库,包括作物种质资源共性数据库、特性数据库和图像数据库。
技术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