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两首教学案(1)

古诗两首教学案(1)

5 古诗两首主备学校:镇江韦岗小学审核:实验片区五语组课型:阅读授课时间:两课时【教材分析】《游园不值》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情趣。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

《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

诗篇描绘的是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碟的生动场面。

前两行写春天景色的特征,后两行写儿童的活动,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渗透着诗人对美丽的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作业 3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的情景。

3.古诗选词炼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积累描写春天的古诗或名句。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

【资料链接】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

字嗣宗,号靖逸。

曾在朝居官,后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

他的诗,都是描写山林景物和酬赠朋友之作。

名作《游园不值》,久为人们传诵。

其他如《田家三秋》、《夜书所见》等都写得词淡意远,饶有情致。

杨万里,宋代诗人。

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

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

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学案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游园不值》。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哲理意趣,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我来和你对”(请写出下面诗句的另一句)不知细对谁裁出,。

野火烧不尽,。

两个黄鹂鸣翠柳,。

横看成岭侧成峰,。

好雨知时节,。

迟日江山丽,。

__________ ,水村山郭酒旗风。

,明月何时照我还。

2.《游园不值》是(朝代)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情趣。

3.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值:________________ 柴扉:________________径:________________ 急走:________________ 处:________ 寻:_________ 二、课堂助学1.寻觅春迹,导入古诗窗外雨潺潺,这是我们入冬以来的一场雨。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让我们到自己积累的古诗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⑵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⑷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天来了,报春花悄悄地绽放了,让我们跟随着叶绍翁踏上游园的路,一起欣赏他的《游园不值》。

板书课题:《游园不值》,齐读课题理解:不值,出示字典里的意思,选一选。

“游园不值”的意思是去游园却没有遇到。

⒉介绍作者“叶绍翁”,预习反馈。

⒊整体感知:正确、流利、有节奏地读好《游园不值》。

(1)、自由读一读这首诗,读正确,读流利。

"篷"、"杖"后鼻音,"怜"前鼻音。

(2)、同桌小声地读一读这首诗。

(3)、有节奏地再读这首诗。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检查反馈:指名读(学生评价)全班齐读。

过渡:大家读得真不错,现在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了吗?4.合作探究:(一)自由说一说《游园不值》这首诗的意思。

【学习步骤】:(1)诵读全诗。

(2)根据预习时所理解的字词意思,说说诗句的意思。

(3)小组讨论,说说《游园不值》这首诗的意思。

“屐齿”,出示图片“屐”,木底鞋;齿,痕迹;屐齿,木底鞋踩过留下的痕迹。

“苍苔”(结合苍松、苍天理解“苍”。

)苍苔,一般来说都是长在一些石缝里面潮湿的地方。

路上有苍苔,应该是人迹长久不到的结果。

“柴扉”(出示书本,理解“扉页”“心扉”)柴扉就是柴门。

合作探究:(二)从这首诗中的哪些词中能够看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学习步骤】:(1)有感情诵读全诗。

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2)找出表达作者喜爱春天之情的词语。

(1)品读“怜”“怜”是什么意思?(出示选择义项:可怜;怜爱,怜惜)“怜”的是什么?(木屐鞋)木屐鞋有硬度,大概不要太多的怜惜。

再读读(范读:应怜屐齿印苍苔)怜的应该是什么?(“苍苔”)不起眼的苍苔,一入了诗人的诗眼,就带上了浪漫的诗情。

同学们,诗人“怜爱”的,仅仅是苍苔吗?(是苍苔,更是园子内人迹罕至的宁静)(2)品读“小扣”还有哪一处也倾注着诗人深深的怜爱?(小扣柴扉久不开)这样的柴门给你怎样的感觉?(简朴自然。

)“扣”的意思是——(敲)换成“敲”好不好?(敲太重)讨论,指名答。

“扣”体现了诗人对柴门的感情,“小扣”呢?(轻轻地扣),真是“小心——翼翼”。

“小扣”是指轻轻地敲打。

(做“小扣”的动作)诗人被挡在了“柴扉”之外,“久扣不开”,是不是要重扣一下呢?(讨论,交流:没有。

诗人不但细心,而且很有耐心,很“怜”柴扉,“怜”苍苔,更“怜”这园子的宁静。

)一个“扣”字,扣出了对园主人的——尊重,扣出了对园子的——喜爱。

(3)品读:“出”你们看,你们看,“一枝红杏出墙来”!想象一下,这支红杏是怎样出来的?(探出,伸出,挤出,挤出,静中有动。

)不管是哪一种“出墙”,流露出来的是对春天急迫期待的情感,怪不得有诗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

它们闹嚷嚷的,如果你们静心聆听,就会听到这“一枝红杏”在向大家将春天的消息播报呢,让我们来问一问红杏:红杏,你冲出墙头,想要向大家传递什么信息?(讨论交流,指名回答。

)(4)品读“满”红杏真的会说话吗?(不会。

)那我们是怎样感受到的呢?(想象出来的。

)想象是读诗的好方法。

其实,园子还是这座园子,柴门还是“久不开”,我们压根儿都没有踏进园子。

我们有的,只是对美丽春天的想象。

这一刹那的惊喜,没有预约的欢欣,不仅仅是对大自然变化的发现,更是对自我的心灵的发现。

至此,我们还有必要非进园子不可吗?游园不值,但不值中却是有值的。

诗人去游园,虽然没有遇到园主人,但“遇到”了什么?其实冲出墙头的岂止是“一枝红杏”!俗话说“水满则溢”,想想这满园的春色,还有谁也挤破了脑袋往外钻?(说话训练:我仿佛看到园子里的,,。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富含哲理: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是不能禁锢的,它们总会冲破牢笼,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发展。

这样的诗句还有“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就这样,苍苔,染绿我们的眼睛;红杏,沁着我们的心脾。

“风景这边独好”,让我们捧起书,再来美美地体会苍苔、柴扉、红杏以及春色满园带给我们的愉悦。

(师生齐读这首诗)5、配乐齐诵全诗三、当堂训练1、默写古诗。

游园不值,。

,。

2、解释带点的字,说说诗句的意思。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怜:小扣: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游园不值》从这首诗中受到哲理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巩固练习诗句对对碰。

(将相应的诗句连线)竹外桃花三两枝万紫千红总是春等闲识得东风面春江水暖鸭先知草长莺飞二月天春光懒困倚(yǐ)微风羌(qiāng)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黄师塔前江水东拂堤杨柳醉春烟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疏疏、未成阴、急走”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3.通过《宿新市徐公店》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背诵《游园不值》,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 《宿新市徐公店》是(朝代)诗人所作。

诗篇描绘的是幽静安逸的和的生动场面。

渗透着诗人对美丽的的赞美和对之情。

二、课堂助学1、导入,解题。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描写春景的古诗,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大屏幕打出背景图。

配乐范读古诗。

宿:过夜新市:地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2、预习反馈。

3、合作探究:(一)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学习步骤】:(1)诵读全诗。

(2)根据预习时所理解的字词意思,同桌说说诗句的意思。

(3)找出诗中有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1)理解一、二句。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树头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

(2)理解三、四句。

走:跑。

急走:快跑。

处:地方寻:寻找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

“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指名读全诗,齐读(3)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

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想象练说] (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板书)呀!心里也是说不尽的喜悦呀!2.边想象画面边背诵。

(配乐)合作探究:(二)两位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他们眼中的春天,那么方式有什么不同呢?(叶绍翁写一枝红杏来写满园的春色;杨万里写儿童在玩耍来春天的景色。

)【学习步骤】:(1)有感情的自由朗读两首诗。

(2)小组交流,说一说两位诗人从哪两个角度描写了春天。

(3)找出两首诗的表现方式有什么不同。

三、当堂训练1、默写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

,。

2、解释带点的字,说说诗句的意思。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走:诗意:。

3、《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中,和点明此时是暮春季节;和两个动词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

四、巩固练习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

题目为《捕蝶》。

板书:诗宿新市徐公店情喜爱篱落、一径、枝头(静)画追入儿童黄蝶菜花(动)意色:黄(绿)(黄)【教学后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