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人文与社会课件概要
活动过程: 1、准备小木棍,塑料瓶,口袋,纸板 等。 2、讨论:你们想象出几种办法来玩? 来创造出游戏规则 3、和同组的同学一起来做游戏 4、总结:游戏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
、
第三单元 欢天喜地的节日 学习目标:了解黑龙江各民族不 同的过年习俗, 热爱传统文化 学习重点:民族特色的过年方式 学习难点:增进民族之间的友谊。
1、出示过年的图片:朝鲜族, 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的过年画面。 2、你看到了少数民族的过年习 俗想说些什么? 3、信息时代来临我们是怎样利 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新年的传统习 俗呢
2课 丰富多彩的节日 学习目标:了解中华民 族传统节日和节日习俗 学习重点:了解传统节 日的习俗 学习难点:增进民族之 间的友谊。
第2课 山林中的达斡尔 学习目标: 了解达斡尔是一个特殊的民族, 以及达斡尔族的生习俗和民族文 化。 学习重点:达斡尔族的民俗和习 惯. 学习难点:增进民族之间的友谊。
达斡尔族的食物: 达斡尔族的主食以饭(巴达)、饼(午图莫)、 粥(兴恩巴达)为主,每顿饭总配肉类和粗菜。 以米为主。住在黑龙江北岸时,兽肉曾经是主食 之一。迁徙嫩江流域以来,肉类减少,菜类增加 了,粮食逐渐变为唯一主食了。主副食种类繁多, 营养丰富,别具风味。燕麦叫“花林坡”,带有 狍子肉或牛奶的燕麦粥叫“花林坡巴达”。这是 达斡尔人尤其老年人爱吃的一种饭。炒熟的燕麦 面粉叫“哈格”;炒熟后碾成的碎粒叫“欣特 勒”。哈格和欣特勒常拌白糖、黄油、牛奶吃。 由于哈格和欣特勒抗饿性强,干燥,便于携带, 受到猎手、放排人、农民的欢迎。稷子米叫“敖 斯莫”,将糜子(芒格勒莫)烀熟炕干后碾制而 成。
2课 寻找游戏
学习目标:了解传统游戏的 同 时知道游戏中 蕴含的文化意义,学会动脑动 手创造快乐。 学习重点:创造游戏找快乐 学习难点:增进民族之间的 友谊。
• 嘎拉哈骨头通常叫“子儿”,也称羊拐, 以四个子儿为一副。嘎拉哈一般是长方体, 两个大面,两个长条面,还有两头的面比 较小,形状不规则。一般游戏时只玩四个 比较大的面。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对各个面 的叫法不同,有“珍/针/支”,“轮/背/ 拐”,“壳/坑”,“肚”。 • 课后反思:
4课 再唱乌苏里船歌 : 学习目标:了解赫哲族生活习惯 和民俗特点 学习重点:增进民族之间的友谊。 学习难点:了解赫哲族的文化历 史
阿朗赫赫尼那 阿朗赫赫尼那赫赫雷赫赫尼那 阿朗赫赫尼那赫雷给根 乌苏里江水长又长 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 船儿满江鱼满仓 阿朗赫那赫尼那雷呀 赫那尼赫尼那 白云飘过大顶子山 金色的阳光照船帆 紧摇浆来掌稳舵
题第1课 民俗馆里故事多 学习目标:了解乡人民的智慧,明 白各种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是什么。 学习重点:让爱家乡培养民族自豪感 学习难点:增进民族之间的友谊。
关东人三大怪之一的“养个孩子吊起来”, 就是指满族人用来养育孩子的吊篮--悠悠 车。这一习俗的形成同满族人早期的游牧 和渔猎生活息息相关。在茫茫的林海雪原 间,不仅要与豺狼虎豹搏斗,还常与蛇蝎 为伴,将婴儿放置在地上不仅潮湿而且危 险,高高地将摇篮吊起,生产、育儿、家 务全不耽误,一举多得。 2、讨论:谈谈你对悠悠车的看法。小组讨 论,指名回答
第1课 从满族老屋说起 学习目标:了解满族文化,风俗,习惯, 加深对家乡传统民族文化的了解, 加深对家乡历史的了解。 学习重点:满族人文字语言生活习惯的了 学习难点:增进民族之间的友谊。
• 了解满族: • 特色生活习惯:在满族聚居的地方, 与口袋房屋相适应的是居室内的 “万字炕”,民间也称为“拐弯 炕”、“转圈炕”。这种形式的炕 由南、西、北相连的三面炕组成 (以南向正房为例),南、北炕宽五 尺多,长与住室的面宽相等,因 “口袋房”是两间或三间通连,搭 设在室内的南北“大炕”也分别称 为“连二炕”或“连三炕”。由于 东北地区严寒期较长,火炕称为世 代居住在这里的满族人住宅中必不
题第3课 鄂温克的驯鹿文化
学习目标:了解鄂温克族的生活习俗 和传统文化 学习重点:了解鄂温克独特的驯鹿文 化 学习难点:增进民族之间的友谊。 学习准备:鄂温克族的资料和图片
了解鄂温克的民俗禁忌鄂温克民族十分讲究 礼节。老年人普遍地受到社会的尊重,年轻人见 到长辈,首先要施礼问安和敬烟。落座让长辈先 坐,喝酒请长辈开怀,吃肉让长辈先动刀,起程 让长者先走;如骑在马上则下马问安,然后侧身 让老人先行。长幼之间恪守严格的礼节,见面相 互问安,相互尊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为本民 族所憎恶。 鄂温克人十分热情好客。他们常说:“外来的人 不会背着自己的房子走”。因此,不论对本民族 客人还是其他民族客人,来到自己的家,主人都 认为是大喜事,热情地将客人让到屋里,让客人 坐在贵宾座位,敬茶递烟。对远方的来客,还要 用丰盛的肉食和好酒款待。
开动脑筋,发挥想象, 运用自己的想象设计一个节日活动 吧。
第3课 我们去采风 学习目标:了解具有地 方特色的娱乐活动,加强 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学习重点:了解家乡传 统艺术文化
• 二人转的来历: • 二人转是诞生于东北劳动人民中间的综合艺术,是一朵土 香土色的艺术之花。 • 早在几百年前,二人转就以它灵活、明快的方式活跃在长 白山狩猎、挖参、淘金人的窝棚和“大房子”里。还常在 庄户人的院子或炕头上演唱,很受老百胜的喜爱。二人转 名曰“二人转”,其实不单单是仅有两个人,它在形成之 后就有“单出头”、“二人转”和“拉场戏”三个分支。 经历了20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 二人转的艺术表演手段得以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有 的技巧——“四功一绝”,即唱、说、拉(做)、舞功三 体 验活动我们来建一个大舞台,展示民族特色的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