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教学查房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1.一级预防 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牛
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杂粮、绿叶蔬菜等。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 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 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 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对有 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2.二级预防 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 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 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以安全、有效地预 防骨质疏松。 3.三级预防 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T、Ca),促进骨形成(活 性VitD)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 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给予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遏制骨丢失,提高免 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骨骼为何如此重要?
• 为人体提供支持及保护的功能 • 人体制造血液的中心 • 人体内有的钙质储存于骨骼 • 运动功能
定义
• 骨质疏松是以骨组织纤 维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 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 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 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 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以骨 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鉴别诊断
• 1.骨软化症 • 临床上常有胃肠吸收不良、脂肪痢、胃大部切除病史或肾病病史。早期骨骼X线常不易
和骨质疏松区别。但如出现假骨折线(Looser带)或骨骼变形,则多属骨软化症。生 化改变较骨质疏松明显。 • (1)维生素D缺乏所致骨软化症则常有血钙、血磷低下,血碱性磷酸酶增高,尿钙、 磷减少。 • (2)肾性骨病变多见于肾小管病变,如同时有肾小球病变时,血磷可正常或偏高。由 于血钙过低、血磷过高,患者均有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 2.骨髓瘤 • 典型患者的骨骼X线表现常有边缘清晰的脱钙,须和骨质疏松区别。患者血碱性磷酸酶 均正常,血钙、磷变化不定,但常有血浆球蛋白(免疫球蛋白M)增高及尿中出现本周蛋白。 • 3.遗传性成骨不全症 • 可能由于成骨细胞产生的骨基质较少,结果状如骨质疏松。血及尿中钙、磷及碱性磷 酸酶均正常,患者常伴其他先天性缺陷,如耳聋等。 • 4.转移癌性骨病变 • 临床上有原发性癌症表现,血及尿钙常增高,伴尿路结石。X线所见骨质有侵袭。
并发症
骨质疏松症骨折
多发生在扭转身体、持物、开窗等 室内日常活动中
治疗
1.运动 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 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 加。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 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 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的多活动。
治疗
2.营养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 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 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 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欧美学者 们主张钙摄入量成人为800~1,000mg,绝经 后妇女每天 1,000~1,500mg,65岁以后男 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 推荐钙的摄入量为1500mg/天。维生素D的摄 入量为400~800U/天。
治疗
3.预防摔跤 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以减 少髋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治疗
• 4.药物治疗 • (1)激素代替疗法
①雌二醇 ②雄激素。③睾酮 • (2)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 (3)二磷酸盐类 • (4)降钙素 • (5)维生素D和钙 • (6)氟化物
治疗
5.外科治疗 只有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 以后,才需要。
• 主诉:发现骨质疏松4年,腰背痛1月余。 • 现病史: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背痛,无腹痛
腹泻、尿痛尿急等不适,来我院就诊,诊断为“骨质疏松 症”,予“福善美、骨化三醇胶丸”等药物抗骨质疏松治 疗,效果尚可,此后腰背痛又多次复发,予同前治疗,好 转。1月余前患者出现腰背部持续性酸胀痛,当时不剧, 尚可忍,行走或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无明显放射痛, 腰部活动略受限,无双下肢感觉麻木,无鞍区感觉异常, 无二便失禁,无间歇性跛行。当时未予诊治,现症状无明 显缓解,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拟“骨质疏松症”收住入院。
病史汇报
基本情况
• 姓名:陈妹香 • 性别:女 • 年龄:74岁
• 婚姻:已婚 • 出生地:温岭市 • 民族:汉族 • 入院方式:步行
• 职业:农民 • 入院日期:2015-04-07 10:43 • 记录时间:2015-04-07 14:37 • 病史陈述者:陈妹香 • 与患者关系:患者本人
病史
三.骨折
最严重的并发症。
四.呼吸功能下降
脊椎后弯,胸廓畸形,肺活 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
检查
实验室检查
• (1)晨尿钙/肌酐比值 增高 • (2)血甲状旁腺激素 正常或升高。 • (3)骨更新的标记物
辅助检查
(1)X线片 胸椎、腰椎及骨盆有明显脱钙区, 通常需在骨钙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观 察到。
(2)骨密度检测
骨质疏松的诊断
• 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多发性骨髓瘤、骨质软化 症、肾性骨营养不良、儿童的成骨不全、转移瘤、白血病以及淋巴瘤 等。
• 1994年WHO建议根据BMD或BMC(骨矿含量)值对骨质疏松症进行 分级诊断:正常为BMD或BMC在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 (SD)之内;骨质减少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 1~2.5个标准差;骨质疏松症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 值降低2.5个标准差以上;严重骨质疏松症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 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以上并伴有1个或1个以上的脆性骨折。 该诊断标准中BMD或BMC可在中轴骨或外周骨骼测定。
• 每年的10月20日是“国际骨质 疏松”日
发病率
• 在我国,患骨质 疏松的患者约有 8000万,发病率 为6.97%。
病因Biblioteka 原发性骨 质疏松继发性骨 质疏松
好发人群
临床表现
一.疼痛
最常见的症状,腰背痛占疼痛 患者中的70%~80%。
二.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椎体缩短2毫 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