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 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 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斯萧然。” ——义和团揭贴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你怎么看? 爱国性:
⑴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它反映了当时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⑵“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反帝;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政府官兵的英勇反抗:
①都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
左宗棠收复新疆
黄海海战
三元里抗英 ②都表现了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人民大众的反抗运动: ③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最终都没有彻底胜利。 义和团运动
★上述斗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让历史告诉未来:
本课学习的启示
想一想、议一议:
学习本节内容后,根据自己的感悟谈一你 的体会,请用一句话来概括: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弱国 无外交、以史为鉴、与时俱进、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改革是立国之本、开放是强国之 路、民族英雄永垂不朽~~~



(列强不断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三元里村门口
红鬼,白鬼,黑鬼,俱由内鬼; 将军,制军,抚军,总是逃军。 -----民间联语
三元里人民群众发出《申喻英夷告示》, 警告英军,若敢再来,“不用官兵,不用 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 各乡惨毒之害也!” -----人民版教科书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国际背景: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 资本主义阶段过渡 ,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中国边疆出现 新危机。 俄英侵略新疆:俄英竞相拉拢和控制阿古柏政权,企图以 此作为支解中国新疆的工具。沙俄还直接出兵侵占伊犁。
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 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②清政府实行卖国政策,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 任,只能挺身而出。 ③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根本原因: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 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五 ) 义 和 团 运 动
原因: 直接原因:洋教势力危害百姓,反洋教斗 争高涨 序幕:1898年 赵三多 冠县 “扶清灭洋”口号 性质:农民自发组织的反帝爱国斗争 过程: 山东—直隶—京津
(三)黄海海战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海军的决战
1.战争爆发 甲午战争爆发,中日在朝鲜交战,北洋舰 队在黄海与日军舰队遭遇,海战爆发。 爆发特点 日军突然偷袭---蓄意挑起 2.黄海海战的经过:丁,刘,邓,林,叶 3.黄海海战的结果
双方互有损伤,日军舰队率先撤退,北洋水师损失较大, 但主力尚存(直接结果),
“经远”舰管 林永升 带 “靖远”舰管 叶祖珪 带
船体下沉仍坚持作战到最后
代替旗舰集队,继续战斗
“东沟海战天如墨,泡轰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闻大东沟战事感作》
邓世昌之死原来是那么的悲壮:“致远” 被击沉以后,邓世昌落水,他的随从刘忠 邓世昌 抛救生圈给他,被他推到一边;左一号鱼 雷艇赶来相救,他拒不上艇,并说“吾立 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 为!”;他养的爱犬太阳犬游到他的身边, 先是咬住他的手臂不使他下沉,他将犬奋 力推开,犬又衔住他的发辫,使他的头露 出水面。邓世昌抱定与战舰共存亡的决心, 毅然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滚滚波涛。 林永升
战后,李鸿章“避战自保”,命北洋水师躲进威海卫港 内,不许巡海迎敌,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后来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最终结果)。
黄海海战中杰出的民族英雄
人物 丁汝昌 职 位 事 迹
海军提督
身受重伤仍坐在甲板上激励将士 代为指挥,英勇奋战 率舰奋力撞击日舰“吉野”
“定远”舰管 刘步蟾 带 “致远”舰管 邓世昌 带
主要斗争
(
清政府态度: 剿灭—招抚—剿灭 结果及其原因: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意义: 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中国军民抗御外 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 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浴血战斗
清军与义 和团在廊 坊阻击八 国联军
揭 开 了 近 代 中 国 人 民 反 侵 略 斗 争 的 序 幕
(一)三元里抗英
• • • • •
• •
• • •
1、背景: (1)英军的侵掠——根本原因 (2)清政府卑躬屈膝——直接原因 (3)广大人民内在的民族反抗精神 (4)导火线:1841年5月,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 里抢劫 2、经过:1841、5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 牛栏岗 《申谕英夷告示》 3、结果:英军迫使广州知府余保纯强行解散了抗英队 伍。 4、特点与意义 特点:自发性 意义: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是中国 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 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辱的爱国精神。
台 湾 军 民 痛 击 日 本 侵 略 军
1895年5月---10月
台北 台中 抗击日军50000余 人 打死打伤32000余 人 日军主将北白川宫能久 亲王山根信成在台被杀
台南
爱国诗人丘逢甲兵败内渡后仍念念不忘恢复故土,作诗倾诉对台 湾沦陷的无比愤慨,如《往事》等,真切而感人肺腑。台南人 连横是清末民初史家,著有《台湾通史》,以大量史实证明台湾 自古是中国领土,充满国破家亡之痛,写下悲怆沉郁《台南》。
刘公岛的呜咽
2
当年的北洋舰队亚洲排第一,世界排第八,更有着远 东绝无仅有的排水量七千多吨、300多毫米主炮的铁甲巨 舰——定远、镇远(要知道,之后整整一百年,中国再也 没有过如此的巨舰,直到买了俄罗斯的现代级驱逐舰才算 勉强追平)。 ...... 结果呢,不可思议!海陆军无一胜绩,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丢掉了朝鲜、台湾,并赔了两亿六千万两白银! 那可是日本六年的国民收入呀,那笔钱足够把全世界的铁 甲舰都买回来了! —— ——《再论中国和日本》猛犸的BLOG
1840 1842 1856 1860 1883 1885 1894 1895 1900 1931 1937 1945 鸦片战争 第二次 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 抗日战争 鸦片战争 侵华战争
三元里抗英 左宗棠收复新疆 黄 反 义和团 抗 全 海 割 反帝运动 日 民 海台 救 族 战斗 亡 抗 争 日
(四)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1895年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 让台湾及澎湖列岛。 2.经过:台湾保卫战的两支主力: (1)以丘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 (2)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 台湾沦陷原因:力量的悬殊,政府的腐败。
3.意义:坚持斗争了五个月,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 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 篇章。
■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2、左宗棠收复新疆: 方针:“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武力+外交 过程:1876年 1877年 1878年 1880年 1881年 1884年 ①1875年被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②1876年率军西征,收复北疆大部。 ③取得收复新疆(除伊犁外)的重大胜利,粉碎了俄英利 用阿古柏分裂的阴谋。 ④1880年,左宗棠被再次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 务,建立抗俄军事基地。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 迫使沙俄签订了《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3、新疆设立行省(1884)
思考:这次战争给你哪些启示?
分析中国为什么会败给日本?
• 1、对比:日本的开放与中国的闭关自守;中国政
府的腐败与日本政府的进取;日本领导者重视发展
军事力量,而中国的皇室则贪图享受;(结合资料: 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造颐和园,而日本皇室则把钱省 出来购买军舰);日本的战船武器比中国先进。 • 2、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态度。(主要原因) • 3 、了无论海防还是塞防,都 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不可缺少的,因此应该并 重;李鸿章的观点说明了他在面对列强入侵的情况下,主 张妥协。两人的争论实质上是战与和的争论。
■甲午中日战争■

丰岛之战

平壤之战 主力尚存


中日损失相当 黄海海战



全军 覆灭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3、收复的原因:
(1)阿古柏的实力不及清政府。 (2)在战争中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3)反侵略斗争,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的支持。 (4)广大爱国官兵奋勇作战,挫败了侵略者
哈密市政府全力拯救左公柳 嘉峪关黑山石刻:左宗棠石像
2、海防与塞防之争 (1)背景: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发生新危机, 西北边疆和东南边疆同时告急,围绕着如何解决危机, 清政府内部出现争论。 (2)内容:面对西北和东南并起的严重领土危机,清政 府内部出现了海防和塞防之争。李鸿章强调东南海防重 于西北塞防,左宗棠认为海防和塞防并重,力主驱逐阿 古柏,收复新疆。
落后性:
⑴ “扶清” 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⑵ “灭洋”带有笼统排外色彩(没有区分外来侵略 者和外来近代文明)。

本 课 知 识 结 构
爱国将 领抗英

国 军 民 三元里人民抗英 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反帝运动 维 护 国 家 主 权 的 斗 争
人 民 大 众 自 发 组 织
府 官 兵
左宗棠 收复新 疆 黄海海 战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
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提问:这两首歌谣讲述了什么历史事件? 义和团运动是怎样兴起的?
阅读材料,归纳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兴起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