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年摩托车行业分析报告

某年摩托车行业分析报告

2003摩托车行业分析报告目录第一章行业综述………………………………………………………………………………P3一、2003年摩托车企业产销情况…………………………………………………………P3二、摩托车行业经济指标分析……………………………………………………………P6三、摩托车市场特点………………………………………………………………………P 8四、摩托车行业特点 (1)第二章摩托车出口…………………………………………………………………………P15一、2003年摩托车行业出口综述 (1)二、摩托车出口技术壁垒…………………………………………………………………P18三、摩托车出口市场………………………………………………………………………P19 第三章摩托车行业布局……………………………………………………………………P21一、生产布局………………………………………………………………………………P21二、产品结构格局分析 (2)三、技术发展格局…………………………………………………………………………P24四、市场发展格局…………………………………………………………………………P 24第四章宏观经济及政策环境………………………………………………………………P25一、宏观经济………………………………………………………………………………P25二、政策环境………………………………………………………………………………P 26第五章摩托车市场分析、营销现状及营销策略……………………………………………P27一、2003年摩托车市场特点………………………………………………………………P27二、2004年摩托车市场卖点………………………………………………………………P27三、农村摩托车市场深入分析……………………………………………………………P28四、摩托车市场营销现状…………………………………………………………………P32五、摩托车市场营销策略 (3)第六章主要摩托车企业业绩及发展战略…………………………………………………P35一、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P35二、隆鑫控股有限公司……………………………………………………………………P38三、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4)结束语………………………………………………………………………………………P41摩托车行业分析报告第一章行业综述一、2003年摩托车行业产销情况2003年,摩托车行业创历史数据新高,全行业累计实现整车生产1465.7748万辆,同比增长12.92%;销售1475.4513万辆,同比增长12.92%。

江门大长江集团继去年实现增长率66.44%,今年再次达到38%的较高增长率。

在整个行业中首次实现单个企业产销均突破100万辆大关。

在行业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增长最快的企业是建设工业集团,与2002年相比,累计增长近30万辆,同比增长率达到67.42%。

摩托车企业2003年产量、销量情况见下表:(2003年摩托车企业产量情况表)(2003年摩托车企业销量情况表)从上图中可以看出,2003年摩托车市场整车销售进一步向排名靠前的大企业集中。

排名前20位的企业在2003年累计实现销售1181.8810万辆,累计市场占有率80%;较2002年上升了6个百分点,2002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

体现了摩托车行业整合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和国家行业整顿政策“扶优扶强”的特点。

如上图所示:摩托车行业中,前10位企业的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平均增长幅度达到29.9%。

(劲隆公司2002年销量为29.0725万辆,2003年销量数据为31.4458万辆,同比销售增长率为8.16%。

以上销售数据来源统计分析部,销售数据为市场实际销售数据。

)其中建设集团在企业高层领导更迭后,力抓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售后服务、企业文化、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2003年产量和销量均得到大幅增长,其中整车销售增长30万台。

作为广东板块代表的江门大长江集团连续几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2003年业绩增长率达到了38%,产销量均突破百万大关,一举超越嘉陵集团,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

同时也显现出广东板块摩托车企业较强的增长势头。

二、摩托车行业经济指标分析以国家统计局2003年上半年数据进行分析:1、摩托车行业(整车)上半年产值利润(如下表) 单位:万元(国家统计局数据)2、摩托车行业上半年主要赢利指标(国家统计局数据)3、摩托车行业上半年主要运营指标(国家统计局数据)4、摩托车行业上半年主要发展指标(国家统计局数据)5、摩托车行业上半年主要效率指标(国家统计局数据)6、摩托车行业上半年主要成本费用指标(国家统计局数据)国内摩托车行业中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具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因此,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规模优势。

以上主要利润指标均低于全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平均指标,主要原因在于摩托车行业的过度竞争、“割喉”竞争(价格竞争),尤其是行业的恶性价格竞争甚至突破了行业利润的底线;摩托车行业内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竞争始终处于无序状态,业内企业难以形成规模优势。

随着摩托车行业的整顿、技术壁垒的提高、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上升以及即将掀起的“兼并重组”浪潮,没有技术优势、成本优势的中小型资本将逐步退出摩托车行业,行业内的企业规模优势将会逐步体现,同时这种规模优势将进一步转化为结构优势。

三、摩托车市场特点1、摩托车行业前十位企业中,各类性质的企业2001年和2002年的销量比例比较。

(如下图)(2001年销量) (2002年销量)2003年销量数据在前面已有统计,在此未作比较。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民营资本在摩托车行业中较其他性质的资本增长快。

2、中排量摩托车成为市场的主力军,大排量车的市场份额逐年上升。

(2003年各种排量占摩托车市场的百分比)2003年100m l-125m l摩托车占整个摩托车市场份额的82.2%,150ml 摩托车占6.9%;同时摩托车市场中出现了250ml 、400m l(如:L F400型)、750ml (750ml 车型在2003年中销量在5500辆左右)等大排量摩托车。

2001年125ml 车型占市场容量的44%,2002年为50%,2003年为54%。

统计数据显示:在摩托车十几种摩托车排量中,销量主要集中在100ml-125ml的中排量上;150ml以上排量摩托车的销量比例逐步上升。

根据近几年及今后几年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居民消费水平、交通状况、摩托车各类排量历史生产和销售数据等诸多因素,采用移动平行自回归模型、前向反结神经网络模型及径向基函数网络预测模型三种预测工具,对今后几年各类排量摩托车的销量比例进行预测,并经修正后等到如下结果。

(见下表)3、产品开发势头强劲、开发速度加快、品种增多,企业产品开发投入增长。

全行业开发新产品1000余种,发动机全新机型20余种。

摩托车新车无故障行使里程6000公里-10000公里。

250ml及以上排量车型开始投放市场,并为消费者的认可。

4、摩托车销售渠道向多元化,深度化发展。

绝大多数摩托车制造企业营销方式向多元化发展,从“经销+零售”向总经销、联营公司、分公司相结合过度,同时加大了专卖店建设的投入和专卖网点的开发力度。

零售网点向乡镇深度拓展,以建设工业集团为例:在全国2382个县中,覆盖了2000多个县,有效网点覆盖率达到90%以上。

5、产品结构不断调整。

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各摩托车企业以销定产,不断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线,以满足各类消费者的要求。

五羊型车系、弯梁车系产品线深度达到十几种。

而在太子车系和踏板车车系中,单一品种也在向系列化发展。

6、服务活动特色化、差异化;逐步加大对零售终端的掌控力度。

摩托车企业推出各类售后服务活动,服务活动内容尽力追求特色,且服务活动非常频繁;部分企业甚至将服务提升到了品牌诉求的战略高度。

对于零售网点,摩托车企业都几乎都建立了动态的零售商档案,力求控制渠道的终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经销商更迭、反水等对整个销售网络的影响。

7、城市禁限牌现象严重,农村市场受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信心指数影响很大。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明确规定禁限牌的城市达147个。

其中,20个城市全面禁牌,79个城市部分禁牌,18个城市全面限牌,8个城市部分限牌。

由于具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禁限牌”政策严重制约了城市摩托车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任何民用消费品的都具有从高消费能力群体到低消费能力群体的特征,然而在摩托车行业,由于城市消费市场的扭曲发展,绝大部分新款摩托车都是先推向农村市场,可以说这也是摩托车行业的一大特色。

农村经济的发展滞后,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低下,以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巨大差距,使得农村摩托车市场难以在短期内有大幅的增长。

因此,农村摩托车市场的发展还有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8、农村市场成为摩托市场的主力。

农村市场大于城市市场,部分原因也在于城乡人口比例。

我国31%的人口为城市人口,69%是农村人口。

目前城乡摩托车保有量和摩托车销量比例和人口比例基本接近。

2003年,近70%的摩托车为农村消费者购买。

四、摩托车行业特点1、摩托车市场容量将缓慢增长,低于人均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涨幅在6%左右。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不断上升,摩托车市场容量也在不断上升。

1994年—2003年摩托车行业整车销量见下表: 单位:万辆(国家统计局数据)采用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简单地对今后几年摩托车整车销量进行预测。

(不考虑其他因素对模型的影响)以上表统计数据对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下:ﻭ模型中R2=0.93,调整R2值为0.921,F检验sig.F的P值为P=0.000<0.05。

说明该模型的拟合优度相当高,可以用该模型来进行预测。

时间序列及趋势线图如下:通过该模型得出的预测结果如下表:通过摩托车整车销量的预测,可以预见今后几年摩托车市场容量呈上升趋势,但增长幅度不会太大,预计平均增长幅度在6%左右。

2、我国摩托车市场保有量有关专家根据近几年的国民经济状况、机械制造工业发展状况、摩托车行业相关历史数据、居民消费水平、企业各类经营指标、每年摩托车报废数据等情况,采用多种预测模型(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个方面),并对模型进行检验、训练、修正,最后预测出今后几年我国摩托车市场保有量,具体数据见下表:(人均保有量数据以我国总人口数为13亿计)保有量预测值单位:万辆人均保有量单位:辆/千人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摩托车市场保有量逐年上升。

四川市场为例:2003年年底,四川摩托车保有量264.35万辆,同比上升26.66%;私人摩托车保有量256.15万辆,同比上升27.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