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厂成本管理与控制培训课件

工厂成本管理与控制培训课件

材料供应 管理不好 准备不好 改变计划 临时计划 供应紧张

设备种类
设备数量

设备状况
设备管理能力
设备保全能力
材 人格、品性
2、成本管理概论
2.1、成本管理的基本理念 2.1.1、成本管理的概念
企业根据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 权范围内,在成本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 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 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2.1.2、成本管理的对象 成本管理对象是与企业经营过程相关的所有资金耗费。 既包括财务会计计算的历史成本,也包括内部经营管理需 要的现在和未来成本。 既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内的资金耗费,也包括行业价值链 整合所涉及的客户和供应商的资金耗费。
• A 、工艺专业化布置
B 、对象专业化布置
• C 、定位布置
D、成组单元布置
• 4.3.3.2、工作地布置的类型及环境
• A 、符合生产过程流向
• B 、便于运输
• C 、创造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
• D、便于工人操作和工作地(工具、图纸、工位器具)的 布置
• E、充分利用车间面积
• F、充分考虑设备精度和工作特点
工厂成本管理与控制
镜圆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黄赤喜
• 1、认识成本 • 1.1企业的使命与目标 • 1.2成本的意义 • 1.3成本的定义 • 1.4成本的构成
1、认识成本 1、1企业的使命与目标
• 1.2成本的意义
• A为定期的财务报告计算销售成本和估计存 货价值;
• B估计和预测作业、产品、服务、客户等成 本对象的项目成本;
2.5、成本的归口与分级长管理
2.5.1、成本的归口管理
部门
成本管理项目
生产计划部门 技术工艺部门
物料部门 人力资源部门
设备动力部门 品质管理部门 市场部门 行政部 财务部门
与产品产量、货基等有关的成本
各项物料消耗定额、新产品制造与老产品改进以 及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产品设计等有关的成本 与原材料、外协件、燃料等有关的成本 与工资、劳动定额、福利有关的成本


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
• 2.2、成本管理流程
效果确认 持续改善
成本规划
现状把握 设定目标
业绩评价
成本管理
控制计划
制订方法 监控手段
对策实施 全面控制
成本控制
2.3、成本降低原则
• 2.3.1、节约原则;满足要求的条件下,进行节 约
• 2.3.2、全面控制原则 • 全面控制原则包括两个涵义:全员控制和
• E最合理的发展余地

4.2 .2、总体布置的原则
• 4.2 .2 .1、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
• ●符合生产工艺顺序,使产品有单一流向
• ●使生产联系和协作关系密切的车间和部门布置 在一起
• ●合理划分厂区
4.2.2.2、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 ●减少运输量
●尽量紧凑

●提高建筑利用系数
• 4.2.2.3、有利于安全和增进职工健康
• E、车间管理部分 F、生活福利部分
4.6.5、品质成本管理流程
品质成本数据收集 品质成本分析 品质成本报告 控制及改进
4.6.6、改进品质
• 1、行业特点:设置目标(标准) • 2、持继的改进
4.7、效率改进
• 4.7.1、效率的衡量指
4.7.2、影响生产性的因素
材料品质 前工程流出 搬运中损坏 仓库中损坏 材 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3.4、设备布置问题之时机
A、产品设计的改变; B、扩大部门; C、缩减部门; D、增加新产品; E、增设或移动新部门; F、改变生产方法; G、降低成本之考虑; H、规划新厂房; I、面临生产瓶颈; J、在制品堆积过多; K、原料流动受阻; L、不良的工作环境
4.3.5、五种生产线流动模式
• Cycle time (CT)=pitch time=3600/Q
• 衡量指标:
• A、生产线的平衡计算公式
• 平衡率=[各工序时间和/(工位数*CT)] ×100
»=[∑Ti/(工位数*CT)] ×100
• B、生产线的平衡损失率计算公式

平衡损失率=1-平衡率
4.4.3、平衡生产线的方法
• 平衡率真改善的基本原则是通过调整工序的作业内容来 使各工序作业时间接近或减少这一偏差。
3、材料成本降低
• 3.1 、材料成本构成 • 3.2、材料成本降低 • 3.3 、采购与仓储成本降低 • 3.4 、材料成本降低实施案例解析
3、材料成本降低
• 3.1、材料成本构成
材料成本
原价成本
采购成本 单价成本 验收成本 储存成本
材料类型 材料规格 采购量 供应商量
利用成本
耗用量
利用率
3.2、材料成本降低
• C为企业提高业务效率、进行战略决策提供 经济信息和反馈。
1.3、成本的定义
• 财务会计领域: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为生产一 定种类产品所发生的各种资财耗费的货币 表现。
• 1.3.1成本的定义:付出的费用支出 • 管理会计领域: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
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经济 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 价值牺牲或付出的代价。 • 1.3.2成本的实质
• A成本计算的目标
成本计算的目标是为所有信息使用者提供 成本信息。包括外部和内部使用者提供成 本信息。
• 外部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主要是关于资 产价值和盈亏情况的因此成本计算的目标 是确定盈亏及存货价值,即按照成本会计 制度的规定,计算财务成本,满足编曲制 资产负债表的需要。
• 内部信息使用者利用成本信息除了了解资 产及盈亏情况外,主要是用于经营管理, 因此成本计算的目标即通过向管理人员提
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提供信息、 参与管理。
• 2.1.3.1、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 • 为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服务。 • 具体来说包括为企业内外部的相关利益
者提供其所需的各种成本信息以供决策和 通过各种经济、技术和组织手段实现控制 成本水平。 • 2.1.3.2、成本管理的具体目标 • 可分为成本计算的目标和成本控制的目 标。
与能源消耗、设备维修、零配件等有关的成本 与产品品质有关的成本 与市场销售有关的成本 办公费、差旅费等 综合成本
2..5.1、成本的分级
• A 、公司成本管理 • B、部门级成本管理 • C、 班组级成本管理
• 2.5.1.1、公司篆成本管理
• A 、特订成本管理制度 • B 、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指标分解至各有关单位: • C、成本核算 • D 、检查、分析、考核各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 E 、 进行评比、总结、奖惩。
全过程控制。 • 2.3.3、目标控制原则 • 2.3.4、动态控制原则
2.4、MBO与成本降低体系
• 2.4.1、MBO与成本降低
总成本降低策略 总成本降低目标
X部成本 目标对策
Y部成本 目标对策
Z部成本 目标对策
A组成本 B组成本 目标对策 目标对策
C班成本 目标对策
管理成本
制造成本 材料成本
4.3、车间布局与规划
• 4.3.1、车间布局
• 车间布局就是按一定的原则、正确地确定车间内 部各组成单位(工段、班组)及工作地,设备机
床之间的相互位置,从而使它能组成一个有机整 体,实现车间的具体功能和任务。

4.3.2、车间总体布置
• A、基本生产部分 B、辅助生产部分
• D、仓库部分
D、过道部分
• 而差异化战略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则是在保证企业实现差 化战略的前提下,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实现持续性 的成本节省,表现对产品所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发生成本 的控制,如对研发成本、供应商部分成本和消费成本的重 视和控制。
• 2.1.4、成本管理的基本理念


成本效益观念


战略成本观念


成本统计分析
4.2.3、厂区平面布置的程序
• ①确定目标 • ②收集资料:基础资料、生产单位的配置、生产系统图 • ③确定各组成部分所占面积 • ④确定各生产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 A、定性分析方法 • B、定量分析方法 • ⑤初步确定平面布置方案 • ⑥方案评价 • A、定性评价法 • B、定量评价法 • ⑦最终方案确定 • ⑧实施方案
2.6、成本管理的基础
• 2.6.1、定额制定 • 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
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主要有材料 定额和工时定额。 • 2.6.2、标准化工作 • 标准化工作可以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 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 • A、计量标准化。 • B、价格标准化。 • C、品质标准化。 • D、数据标准化。 • 2.6.3、制度建设
2.4.2、成本降低体系
运输成本
办公成本 人员成本 其它成本 工时成本 辅助成本 失败成本 原价成本 利用成本
油料费用 路桥费用 外车成本 通讯费用 人员总数 柴油费用 人员效率 设备成本 返工率 材料规格 耗用量
维修成本 私自用车
办公用品 间接人数 饭堂费用 设备效率 易耗品 报废率 采购量 利用率
2.5.1.2、部门级成本管理
• A 、贯彻执行成本管理制度; • B、编制车间成本计划与费用预算; • C、将车间成本指标分解到班组 • D、进行车间成本核算; • E成、; 检查、督促班组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纠正浪费行为,保证成本计划
• F、检查、评比、考核。 • 2.5.1.3、班组级成本管理 • A 、执行车间成本计划,完成各项消耗定额; • B 、进行班组核算,检查分析班组成本指标完成情况; • C、班组内部进行成本管理和考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