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工艺美术史 PPT
第一节 概述
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科技的高
度发达,都给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难得
的时机与条件,宋朝的工艺美术取得了辉
煌的成绩。
第一节 概述
• 宋朝的丝、麻、毛、棉纺织业都非常发达,形成了各自不 同的中心。 • 宋朝官窑、民窑遍布全国,所产宋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 销海外。 • 宋朝时期,主要的造纸材料包括丝、竹、藤、麻、麦秆等。 纸张的大量生产与活字印刷术为印刷业的繁荣提供了基础。 • 宋朝造船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之冠。
第二节 天下名窑
“覆烧”是定窑发明的一种烧制碗类器物的先进的装烧 技术,即把过去一个匣钵里装一件碗坯,变成多件器物扣叠 在一起,形成一个筒形的组合式匣钵,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装
烧量,最大限度地利用空位空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可节
省燃料,降低成本,又可防止器具变形。因这种烧制方法的 诸多优点,对南北瓷窑都产生过很大影响。但是,覆烧的瓷 器口沿不能上釉,于是工匠们又在这些芒口的碗、盘口上镶 包了金、银或铜口,成为一种特殊装饰。
定 窑 白 釉 刻 花 直 颈 瓶
第二节 天下名窑
定窑也烧制酱、红、黑、紫、绿等其他名贵品种,都 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是传世稀少的珍品。宋
代诗人苏东坡在定州时,曾用“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
来赞美定窑瓷器的绚丽多彩。
定窑产品常常装饰着划花、刻花或者印花,纹饰题材有
莲瓣、龙凤、牡丹、莲池游鸭、婴戏、鸳鸯等。
宋代是我国瓷器工艺的高峰时期,名窑遍布,品类繁多, 各领风骚,南北各地都涌现出许多生产优质瓷器的名窑,有 “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称,事实上远不止这五 大名窑。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 称。
第二节 天下名窑
•1、定窑 定窑在河北定州,即今天的曲阳县。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以烧白 瓷为主。宋代定窑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是
当时最有名的白瓷,生产规模宏大,品种繁多,多为碗、盘、瓶、碟、
盒和枕。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北宋中后期,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 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元朝刘祁的《归潜志》说,“定
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可见,定窑器在当时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
且产量较大。
第二节 天下名窑
定窑白釉盏托 定窑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盘
中 国 工 艺 美 术 史
第六章 宋代工艺美术
第六章 宋代工艺美术
要点:
天下名窑; 染织工艺; 服装工艺;
第一节 概述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 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第一节 概述
宋朝(960年—1279年)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 一方面虽在军事上积贫积弱不敌北方邻国,另一方面,相
• 宋瓷一扫唐之鲜艳雍容,追求细腻浸润、色调单纯的趣味。
• 宋代山水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无间的亲密交融和牧歌化的 心情和思绪。 • 宋代的服饰风格趋以修长、纤细,朴素无华;在形态上不 像唐代的华贵、夸张和开放;色彩质朴而洁净。
第一节 概述
经济的发展,文人的参与,程朱理学的流行等因素的 影响,使得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比较完美的范式和境界出现
第一节 概述
• 宋朝流行理学,认为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这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时的审美和意识形态,许多艺术形式
追求空灵、含蓄、自然、平淡。 • 工艺美术受到了文人情怀的极大影响,文人以前所未有的 热情参与了工艺美术的设计与生产,有宋一朝的工艺美术 因此具有文人审美趣味的主流倾向。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科学技术也有长足的进步。两宋的科技成就,不仅成 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高峰,而且在当时的世界
范围内也居于领先地位。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而
深远影响的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其中的三项——活字印刷、 火药、指南针——就是在两宋时期完成或开始应用的。而 沈括的《梦溪笔谈》被认为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 其他比如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等方面两宋时期都取得 了重要的成就。
汝窑天青釉碗稀
芝麻支钉釉满足
第二节 天下名窑
• 从传世品看,胎体较薄,胎质细腻。器物成型和修坯工艺 一丝不苟,烧制也十分考究,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器物 底部的支烧痕迹小得如同芝麻粒,底部施满釉。 • “玛瑙为釉古相传”,汝窑以名贵的玛瑙为釉,产生特殊 色泽,其色有天青、天蓝、茶色、葱绿等。尤以天青为贵, 釉色温润柔和,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
第二节 天下名窑
•2、汝窑。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河南汝州,即今天的宝丰 县,制品为青瓷,传世器物有盘、碟、洗、瓶、樽、碗、盏 托、水仙盆等。汝窑曾烧造供宫廷使用之器大约20年,御用 瓷作品很少,汝州一带民间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 一件”的说法。
第二节 天下名窑
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对而言,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
代之一。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 大发展。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 各种新的农具在宋朝出现,农业发展迅速。航海业、造船 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儒学复兴,政治较稳定,兵
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相对较少较小。
在宋代,并集中地表现在陶瓷上。发达的手工业和尚文重
理的文化氛围,为保持造物与主体审美理想的和谐统一提 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一代沉静典雅、平淡含蓄、
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宋代工艺美术充分地物化了中华民
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它体现和揭示的创造原则至今 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节 天下名窑
第二节 天下名窑
第二节 天下名窑
• 釉面开细碎的冰裂纹,形状如同蝉翼纹。汝窑器釉厚,釉 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 现,似晨星闪烁。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 • 因而汝瓷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
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色。
• 北宋末年,汝窑被毁,技艺失传。
第二节 天下名窑
3、官窑 官窑之谓,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就广义 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 在宋代瓷器中,官窑专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 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又有 “旧官”和“新官”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