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孩子一点时间
新世纪的孩子们占据了家庭的主要地位,他们在家人的百般呵护下慢慢成长。
又因为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致使家长们没有时间去等待花儿含苞待放,就已经为其拔苗助长甚至取而代之。
一、多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们适应新环境
入园前的焦虑,不光孩子有,家长也会有。
而家长的焦虑情绪很容易影响并强化孩子的焦虑情绪。
很多家长在最初送孩子入园的时候还会和孩子一起哭哭啼啼,一步三回头,在幼儿园门口久久不肯离去,担心孩子在园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情。
我想说: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吧,让他们自己去探索与人交往的方式,去适应新环境带给自己的快乐。
把孩子的一些个人情况及生活习惯告知教师,实现家园共育。
家长应该坚信孩子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只要家长和老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孩子们会很快适应新环境。
同时,相信老师也很重要。
幼儿园的老师都是经过专业培训,了解幼儿心理,是很有爱心和责任心的。
家长的尊重、信任和配合对老师会是很好的激励,同样也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二、多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们自由呼吸
在家长眼中,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又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
近年来,许多形形色色的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课程、方案、教学方法更是大行其道,他们冲进了幼儿园和家庭的视野,侵占了幼儿洁净的心灵,遮住了幼儿精神成长所需的自由空气……因为他们忽视了幼儿最需要什么,幼儿教育应该是根本的培育与呵护,过早的剪掉了在他们看来是多余的枝叶,结果播种并未最终获得丰收。
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原来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幼儿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关注和耐心等待,把幼儿过早的变成了自己所雕塑的艺术品,违背了幼儿教育本质。
幼儿教育应是生活的体验与创造,幼儿的天性应是游戏的,好奇的,探索和梦想的;幼儿的生活中应该有着足以滋润幼儿生命的“养料”,有着幼儿健康成长的时机。
所以,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吧,让他们自由的吸收,让幼儿重新拥有本应属于自己的天地!
三、多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们学会成长
有好多的家长反映,孩子“自私、任性、不会体贴人。
”我想这是大多独生子女的通病。
是孩子生来就不会关爱别人吗?我想不是的。
是我们的家长在“无私奉献”中,放纵、助长了孩子的自私和任性。
日常学习生活中,看到孩子在一起争抢玩具,甚至因为一些小事发生冲突。
我会先在一边观看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然后实时介入,做好引导,教给他们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
这样,他们慢慢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学会了分享与合作。
所以,多给孩子一点时间,他们能学会成长。
即使孩子在家里主动做一些家务,父母也不要怕孩子做不好,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失败,胜利的曙光会越来越近,这样的“关爱”,这样的“无私”,才会让孩子更好更快的成长。
其实,爱是一种互动,也是一种交流。
从一点一滴做起:为父母献上一句祝福,端上一杯热茶……让孩子知道,父母也需要他们的体贴。
让渺小的体贴成为习惯,让爱的交流成为时常,也让本身去享受孩子的体贴。
让这份爱也成为理所当然、义不容辞。
因为,一个人会爱自己、爱父母,未来才会更好地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
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吧,他们会在自己的经历中学会选择是非黑白,总结生活经验。
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吧,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雕塑新的人生,去绘画生命的色彩,去谱写人生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