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索塔施工

索塔施工

3.8 索塔施工3.8.1 概况:索塔混凝土标号为C50,混凝土方量为340.6m3。

钢筋用量为63.1T。

塔柱的斜拉索套管固定区内钢筋施工时不能随意截断,而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满足与斜拉索体系的合理布置。

斜拉桥索塔施工的关键主要是塔柱线型控制和塔柱斜拉索锚固区的施工,索塔外观质量要求较高,施工时还要注意防风和防雨。

施工中要求塔柱的倾斜度在设计的基础上,误差不得大于塔高的1/3000,且不大于30 mm;轴线偏位允许偏差±10mm;塔顶高程允许偏差±10mm;断面尺寸允许偏差±20mm;斜拉索固定点高程允许偏差±10mm;斜拉索套管轴线允许偏差±5mm;并且要求其外观线条顺直,表面光洁和色泽一致。

索塔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设计及施工等的要求埋设预埋件。

3.8.2 索塔施工总体布置索塔施工总体布置图见附图所示。

施工主要设施有塔吊、爬梯、混凝土泵车及管道、供电和供水五个部分。

3.8.2.1 塔吊为了满足施工的需要,结合桥面尺寸及标高,拟将江麓浩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JL150自升式塔吊直接布置在主塔柱一侧主墩承台上(两个主墩上各一台),塔吊底节锚固在主墩承台顶面,塔身穿过主梁翼缘板,但应避开主梁预应力系统。

该塔吊最大起重量10T,额定起重力矩150T.M,最大起重力矩为175T.M,选用40M水平臂架。

在施工时,塔吊采用固定附着式,每隔一定高度便采取措施使塔吊与索塔身固定。

塔吊安装高度为52M,底节采用预埋锚固螺栓固定,当主墩施工完毕以后,将塔吊安装至40M的基本高度,以后随着索塔的升高,不断自升接高,索塔及主梁0#块施工的所有机具、材料等垂直或在塔周围的运输,都由塔吊来完成。

3.8.2.2 施工爬梯由于索塔为矩形空心直塔,为此可在塔柱另一侧搭设钢管脚手支架爬梯,附墙装置由预埋件(附着点)和间接附着撑架组成。

其布置见附图。

该爬梯由钢管、扣件、底座等组成。

人员可以通过爬架直达塔柱顶端。

3.8.2.3 混凝土泵车及泵管布置索塔混凝土施工采用水平、垂直导管输送,由一台HBT-60型拖泵来完成。

其布置见附图。

混凝土垂直输送泵管沿塔柱外侧布设,(如附图中的平面图所示)用Ω型卡固定在预埋的专用架上,并用绳扣隔一定距离将其吊挂于塔柱施工的原模板对拉螺栓上,输送泵管直径为Φ125mm,随塔身的上升而接长。

工作面上采用水平管,或三通截止阀外接软管。

采用拌和楼拌合,泵车设在主墩台附近。

3.8.2.4 供水用两台高压多级水泵分别在顺桥方向的左右两侧,布置见附图。

用运河水作为施工用水水源。

上水管沿泵管外侧附着敷设。

3.8.2.5 供电从总配电箱接出动力电缆,绕承台半周,分别输送给塔吊、泵车及高压水泵的电动机,电缆随塔吊一起上升布置垂直动力电缆。

塔柱工作平面内设小型配电板,以满足工作面上的电焊机、振动器、照明等电力需要。

3.8.3 索塔施工工艺流程见工艺流程框图。

3.8.4 塔柱施工3.8.4.1 塔柱施工节段及高度选择塔柱从塔座顶面至桥面高31.0m,将其划分为7个节段施工,每节高4.5m,塔柱为矩形空心直塔。

3.8.4.2 塔柱施工概述塔柱采用Φ48×3.5钢管支架作为人员上下脚手架现浇施工,该支架在进行塔柱施工时逐步加高并与已完成的塔柱节段相连,直至塔柱完成其施工,其支架布置见附图。

模板系统:采用翻模施工方法,外模为专用整体定型钢模板,由模板桁架、外模板、护栏、工作平台及对拉螺杆等组成,每套模板分为三节,每节2.25m,每节分为四块制作,其中转角部分纳入横桥向面内整体制作。

每次浇筑节段共4.5m高混凝土,其中一节段2.25m 紧固在塔壁上,作为底节接口模板,下次浇筑时上次的顶节模板作为该次嵌固底节接口模板,上次底节和中节模板作为该次浇筑混凝土用模板,重复提升施工,基本结构见附图。

为使索塔美观,接缝水平设置,并保证塔柱各面基本水平一致。

模板通过对拉螺杆连接到到劲性骨架上加固,对拉螺杆间距按80cm布置,拉杆随塔柱施工逐道安装,拉杆主要用于施工时模板的加固及调整。

根部变截面由收分模板及角模来实现。

内模采用组合钢模与2[10钢楞拼装,采用Φ48×3.5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

提升系统:由于翻模系统依靠混凝土对模板的粘着力固定,模板本身不能爬升,因此要依靠塔吊进行模板提升,以加快施工进度。

塔柱的混凝土施工中随时观测劲性骨架及对拉螺杆等,防止模板变形及漏浆,影响外观质量。

塔柱施工时应及时进行斜拉索预埋管道及索鞍鞍座等预埋件的安装,并利用劲性骨架进行准确定位。

3.8.4.3 模板提升施工3.8.4.3.1 模板提升施工a、准备工作模板提升前先清除模板上一切杂物,并准备好拆模、清理模板用工具及脱模剂(新鲜机油),并将第一节及第二节模板的对拉拉杆拆除。

b、保险措施的设置由于模板可用塔吊提升,故在脱模前先将5T葫芦预紧或塔吊预吊以防止由于脱模后造成安全事故,每次提升一节2.25m模板。

c、拆除模板间接头螺栓d、模板脱离墙面e、清理模板表面混凝土渣,用新鲜机油或其他物质作为脱模剂均匀涂刷模板表面,并防止脱模剂过多污染钢筋或混凝土。

f、模板提升就位,就位后,安装好接头螺杆及对拉拉杆。

安装对拉拉杆时,若对拉拉杆与主筋或骨架冲突,主筋不能割断而应适当移位,骨架应先适当加强后再割孔以穿过对拉螺丝。

对拉拉杆应安装稳固,不得漏装。

g、测量调整模板,加固复测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8.4.3.2模板提升施工工艺流程见流程框图及附图。

准备工作→安装动力→紧葫芦→模板脱位→清渣、涂脱模剂→均匀提升就位→测量验收3.8.4.4 劲性骨架安装索塔从有索区段开始安装劲性骨架,劲性骨架由角钢焊接而成。

在有索区段下一定距离的砼面预埋安装劲性骨架预埋件,注意预埋件平面调平。

每次接长9m,保证劲性骨架的垂直,焊接牢固。

横桥向用角钢每隔3m给予连接。

3.8.4.4 钢筋施工索塔普通钢筋总量为63.1t,II级钢筋要求进9m定尺。

钢筋采用塔吊安装,无索区钢筋依靠钢管支架定位,有索区钢筋依靠劲性骨架定位,钢筋安装时,要考虑索塔斜拉索预留管的安装。

3.8.4.4.1钢筋配料、制作钢筋在钢筋棚或钢筋加工区内进行加工制作,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的形状、尺寸进行制作,复杂的细部尺寸放大样进行。

其他工序都必须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加工成半成品的钢筋应按施工部位、型号、规格等做好编号并挂牌标识,并分类堆放。

用运输车或其他机械设备转运至施工面内进行钢筋的安装绑扎。

3.8.4.4.2钢筋的连接索塔II级钢筋采用挤压连接器连接,其各项指标都必须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若设计作出要求时,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索塔钢筋的I级钢筋,原则上采用绑扎连接,其相应各项技术指标必须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3.8.4.4.3钢筋绑扎钢筋安装完成后,利用劲性骨架将其主筋进行临时位置调整,然后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将各编号钢筋按一定施工顺序进行绑扎定位,然后利用测量放样点进行钢筋尺寸,或空间位置的调整,并挂上保护层垫块。

通过自检合格后,请监理验收签证,即可进行下一道模板工序施工。

钢筋绑扎施工过程中,当其与预埋管道或斜拉索的鞍座预埋件位置交叉或重叠时,钢筋应做适当调整,在有预埋管道的施工区域进行施焊时,必须防止预埋管道被烧伤或电弧击穿,其相应保护措施见预应力体系施工部分。

钢筋密集部位应考虑混凝土振捣施工的操作空间,可作适当的调整,以确保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

为防索塔混凝土开裂,必要时在索塔主筋外侧设置防裂钢筋网,以保障砼的外观质量。

3.8.4.4.4钢筋施工工艺流程钢筋施工工艺流程见流程框图。

3.8.4.5 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生产、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及施工缝处理等工序。

3.8.4.5.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本索塔采用C50混凝土,混凝土方量为340.6m3。

索塔混凝土为高强度等级的高性能混凝土,其要求具有高工作性能和高耐久性。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做到材料检测不合格不进场,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实验,并将其试配结果进行优选,选出满足本索塔施工要求的配合比,以指导施工。

要求混凝土在不但要保证普通节段施工时的早强要求的同时,还要根据不同部位浇筑时间将混凝土初凝时间作调整,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3.8.4.5.2混凝土生产拟投入本工程的砼生产机械详见机械计划表。

混凝土生产要求严格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

3.8.4.5.3混凝土输送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泵送,其机械投入详见机械计划表。

索塔砼泵送在高温季节应采取降温措施:水平泵送管段采用浇水降温和覆盖湿麻袋吸热;竖直管采用泵管外包矿棉阻隔外界高温侵入措施。

3.8.4.5.4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严格按节段或分层进行施工,每节段或分层一次摊料厚度不大于50cm,混凝土入料必须采用平行多点串筒入模布料的施工工艺,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混凝土浇筑采用软轴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施工,要求结合结构的空间尺寸,配备不同规格的振捣棒。

3.8.4.5.5混凝土养护及施工缝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根据混凝土凝结时间,确定终凝后进行洒水养护。

严格注意早期前7天养护,干燥或炎热气候条件下潮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天。

脱模前采用顶面蓄水养生,脱模后,周围采用悬挂环状水管不间断喷洒水,使养护期内始终保持湿润。

混凝土浇注层基面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凿毛,待混凝土表面强度大于2.5Mpa以后,采取人工凿毛,以凿出新鲜石子为宜,然后用高压气或水冲洗,严禁使用风镐,钢钎进行凿毛,以免骨料产生扰动。

下层混凝土浇筑前,先铺一层2~3cm厚的同标号砂浆后进行施工。

合理安排砼施工周期,以防止层间间隔时间过长。

3.8.5 索塔施工测量定位控制3.8.5.1测量定位控制内容其控制内容有:模板安装定位、劲性骨架、斜拉索套筒、斜拉索鞍座的定位测量、索塔挠度变形等的观测。

3.8.5.2测量放样的主要方法由于索塔精度要求高,故测量仪器、施工放样方案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质量进度。

我们选用代表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NIKON 全站速测仪(DTM-A5LG)进行施工测量控制,进而达到精度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由于塔柱高,其施工测量还受通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故在施工中必须多次建立高精度的局部临时测量控制定位网点,并采用空间三维坐标定位。

在控制网点架设仪器,直接测量索塔上测点的三维坐标X、Y和高程H,然后将测量值与对应的设计值比较,计算出二者的差值,再将点位移至设计位置。

由于“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对仪器依赖性太大,所以同时用常规的经纬仪交会和水准仪分别对平面点位和高程进行校核。

3.8.5.3模板安装定位模板定位包括外模和内模的定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