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的花衣裳》教学案例
课题:《瓢虫的花衣裳》
授课年级:一年级学生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瓢虫的花衣裳》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八课的内容。
本课通过以学生喜爱的动物题材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欣赏、探索、创作、表演、评价活动,从而认识瓢虫这种小动物的可爱和美丽。
教材旨在以丰富生动、具示范性的图片、简明的文字、提示主要教学内容及具开放性、选择性的教学要求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交流的活动,发展形象思维、合作能力,培养探索、创新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并促进个性发展。
学情分析:家住城市的一年级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小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设计、装饰能力,在瓢虫的花衣裳绘制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脑、眼、耳、手,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乐趣,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了解瓢虫的特征,学会表现瓢虫的漂亮。
过程与方法:欣赏和感受瓢虫美丽的花衣裳,尝试采取多种多样的绘制方式,大胆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瓢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美—热爱美—创造美”这一过程的乐趣,让学生养成爱护益虫,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表现出有趣、漂亮的瓢虫。
教学难点:表现的瓢虫与众不同。
教学准备:
教具:瓢虫资料、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范作。
学具:画画本、彩纸、油画棒、彩色水笔、橡皮泥、半圆形物品(例如:瓶盖、半个乒乓球等)、安全剪刀、胶棒、双面胶、透明胶等工具材料。
教法:讲授、演示引导法、观察演示法等
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交流展示法等
教与学互动园地:
一、组织教学:
二、课题导入:
1.猜谜语:
同学们,你们今天真漂亮,其实不只是我们人类爱美丽,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也特别爱打扮,请大家猜一个小谜语(课件展示)
形似半圆球,
身背七颗星。
专门吃蚜虫,
生活在田中。
(猜一昆虫名)
课件出示:图片(七星瓢虫)
2、谜语中我们已经认识到:七星瓢虫生活在田野里,专门吃蚜虫,是蚜虫的天敌,所以农民伯伯非常的喜欢它,它是人类的好朋友,那同学们要不要爱护它们?其实七星瓢虫还有一
个好听的名字叫花大姐,因为它和同学们一样喜欢穿漂亮的衣服,也渴望有一件特别的花衣裳。
引出课题——《瓢虫的花衣裳》
三、新课教授(发展阶段)
1、在大自然中,瓢虫的家族有很多成员,全世界大约有5000多种瓢虫,我国有300多种,大多数的瓢虫是益虫,也有少部分是害虫,很多瓢虫都等着我们跟它交朋友呢,大家简单认识下儿。
(出示瓢虫课件图片)
2、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总结瓢虫们的外形特征。
(1)瓢虫长什么样子?
富有光泽,有斑点,且左右对称,色彩也很丰富,有黄色、红色、黑色、灰褐色等。
主要有这几部分组成:
身体:呈半球状,翅膀为半圆形、上面还布满花点。
飞行时,翅膀展开为半圆;休息时,俩翅膀合成一圆形。
头部:基本为半圆形,头上有一对触角。
脚:有三对
(2)(拓展想象)你发现瓢虫最漂亮的地方是哪里?教师出示瓢虫绘画作品,让学生说说四幅画中,瓢虫花衣裳有什么不同?(花纹和色彩)
瓢虫漂亮的衣裳图案可以画成这样,如:
常见的基本图形:
不规则的变化图形:
3、来看看书中(第八课)是怎么来表现的,使用了哪些材料,他们又是怎样进行交流的?(学生讨论)答:略。
师小结:有的用绘画形式、还有的使用橡皮泥、彩色纸等制作美丽的瓢虫。
4、那么大家想怎么来表现瓢虫的美丽呢?师生合作活动:
讨论:出示没穿花衣裳的瓢虫,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给小瓢虫的新衣裳设计花纹,准备用什
么方法来表现?
学生1:我想为瓢虫画上美丽的花衣裳,用绘画来表现(绘画表现)
学生2:我想把美丽的瓢虫做出来,用橡皮泥或彩色纸等来制作(橡皮泥或彩纸)
学生3:我想自己变成美丽的瓢虫,穿上漂亮的花衣裳(化妆表演)
5、教师逐一出示用不同材料制作的瓢虫,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发表感想。
根据学生的见解,教师适当给予补充(材料的选择和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如:
①在一个圆形的瓶盖上画或贴上斑点,再粘贴上触角
②将一纸团揉成圆球形,用透明包装纸或彩色纸将它包起来,用一跟金属丝将开口出捆扎起来,金属丝成为瓢虫的触角
③用废乒乓球作为瓢虫的身体,再贴上足与触角。
四、分组活动(学生实践活动)
1、瓢虫用漂亮衣裳装扮自己,我们用美丽的设计表现它们。
请同学们当小设计师,给小瓢虫设计漂亮的花衣裳,鼓励学生大胆选材,力求作品与众不同。
(学生自由组合分成7个大组)
四个组为绘画组、二个组为手工制作(用纸剪或用橡皮泥捏)组、一个组为化妆表演组2、学生实践活动开始,教师巡视,并参与活动。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打破课堂的宁静,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
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及时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互动共生的关系。
巡视指导:衣裳之“花”应该花在色彩、花在形态、花在瓢虫的姿态、花在观察者的角度、花在表现手法、花在不同材料、花在孩子们的无限想象中。
3、参加展览会
五、交流展评
1、展评作品
绘画:说一说你们用了哪些花纹和色彩来表现瓢虫衣裳的漂亮?
制作:都给瓢虫做了哪些花衣裳?
化妆:展示瓢虫的花衣裳。
2、评选优秀设计师,最有创意设计师,请化妆组代表穿上瓢虫表演服,音乐响起,表演一下小瓢虫快乐飞翔的姿态,发放奖品给每一位创造美丽的设计师们,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3、引导学生小结:你在这节课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有什么感受?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爱护益虫保护环境)
六、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
七、课题拓展
欣赏蝴蝶标本
师小结: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植物身上都有漂亮的图案。
只要小朋友认真观察就能发现自然界存在许多美好的事物。
教学反思:本课聚绘画、手工、化妆于一课,充分体现了快乐学习的宗旨,也是新教材所付予21世纪教师的新理念、新思路和责任。
新课程标准强调人文、尊重人格、以人为本,快乐是学习的基础。
开放性、选择性的作业表现形式,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特别是化妆表演,当音乐响起时,一只只“瓢虫”翩翩起舞,课堂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在这一课中,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了自己所采用的表现方法,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和表现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也达到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效果。
但由于这种形式的首次运用,也给一些同学带来了困难,一时措手不及,不知自己该选择什么,或有些表现欲望很强烈的想每一种方式都试试。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而感到失落,这样学生就不能尽情的发挥。
这些问题都摆在我们面前,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索。
瓢虫:
要人行道路旁的绿篱丛中,房前屋后的庭院植物上,我们常用常可以发现一些身披盔甲、色泽鲜艳、斑纹多彩、体呈半球形的小型昆虫,它就是瓢虫,俗称“花大姐”。
瓢虫是肉食性昆虫,主要捕食蚜虫、蚧壳虫等小型昆虫,是植物忠诚的铁甲卫士。
在十九的中后期,美国加州的柑桔树上,长满了吹绵介壳虫,几乎毁灭了全部桔园,用药去杀也不解决问题,后来他们想到海湾的吹绵介壳虫为什么就不能造成灾害:在1886年通过实地考察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因为有一种专门吃这种俚壳虫的瓢虫。
全世界已记录的瓢虫有5000多种,其中五分之四都是肉食性的,可以捕食多种害虫,蚜虫、介壳虫、数值虱、叶螨和小型节肢动物等都江堰市是它的口中食。
中国已记载650多种,目前我国利用七星瓢虫防治棉蚜已取得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