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2 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B. 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 C. 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 ①④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12.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 原子由原子核、中子、电子构成
B.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 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13.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如:阳离子:
阴离子:
⑵表示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
Mg2+ ——表示一个镁离子(一个镁离子带 2 个单位的正电荷)
2Mg2+ :表示两个镁离子(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4.离子化合物:
叫离子化合物
离子
1、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
A. 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分子 B. 任何离子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肯定不相等 C. 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阳离子一定带正电荷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6
C. 氯原子和氯离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
9. 如图为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微粒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B. 该微粒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容易得一个电子 C. 该微粒是阴离子 D. 该微粒的核电荷数为 10. 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11.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A.核外电子数 B.化学性质 C.核电荷数 D.电子层数
3.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
种元素。A 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阴离子是
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二者形成
5、有关离子的小结
⑴金属离子带正电荷,非金属离子通常带负电荷;
A.
B.
19. 已知某物质的化学式为
C.
D.
,相对分子质量是 ,则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B.
C.
D.
20. 对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和数目不变
15. 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对该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核内一定有 个质子 C. 具 有 稳 定 结 构
16. 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
B. 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D. 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或稀有气体原子
A. 质子数和中子数
B. 质子数和电子数
C. 中子数和电子数
D. 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17.镭具有放射性,镭原子会分裂,变成一个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的氡原子和一个具有 个中子、
个电子的氦原子,并放出放射能。试推断镭原子的核电荷数与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A. 、
B. 、
C. 、
D. 、
18.在所有金属中,银的导电性最好,某银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 个中子,核外有 个电子,则该银原 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1/6
①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③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 课堂练习
1.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 )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
C.该原子易形成阴离子 D.该原子易形成阳离子
2.Na 和 Na+具有相同的( )
它的单位为 1 一般不写出。而原子的实际质量单位是 Kg,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实际质量的比 值。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课堂练习
单选题 1.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
A.

B. 、
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6.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B. 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 D.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3/6
7.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B.
C.
D.
8. 下列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 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粒子
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一定会改变 D. 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C.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C. 、
D. 、
B. 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 D.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Βιβλιοθήκη ,该图是表示()。A. 原子
B. 分子
C. 阳离子
4.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D. 阴离子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 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课题 2 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班别
姓名
学号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自主学习
1.离子的形成:原子
→阳离子 →带正电
原子
→阴离子 →带
2.离子:带电的

叫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
;带负电的离子叫

3.离子符号
⑴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 1 个单位的正电荷或 1 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
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
2Mg2+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表示两个镁离子
⑴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⑵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 子带 1 个单位的正电荷或个单位的负电荷,“1”省略不写。如 Na+、Al3+、Cl-、S2-等
⑵离子所带的电荷=该元素的化合价 6、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子
区 粒子结构 别 粒子电性
质子数=电子数 不显电性
离 阳离子 质子数>电子数 显正电性
子 阴离子
质子数<电子数 显负电性
2/6
符 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 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四、相对原子质量
1、以碳 12 原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即 m C × 1/12),其他的原子与他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即 mH/(mC×1/12))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 Ar 例如:Ar ( H) == m H ÷ (m C × 1/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