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山东卷(课标化学)7.[2014·山东卷] 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CH2===CH2与HCl的反应为加成反应,A项错误;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B项正确;Zn+Cu2+===Zn2++Cu的反应中被还原的是Cu2+,C项错误;Na2O2与H2O的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均为Na2O2,Cl2与H2O的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均为Cl2,D项错误。

8.[2014·山东卷] 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 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相同【答案】D【解析】同主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A项错误;如Na+、Mg2+是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二者性质不同,B项错误;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S2-、Cl-、K+、Ca2+半径逐渐减小,C项错误;3517Cl与3717Cl互为同位素,二者化学性质(得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相同,D项正确。

9.[2014·山东卷] 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Fe2O3 C. FeSO4D.Fe3O4【答案】A【解析】Fe2O3与稀硝酸反应不能放出NO,B项错误;1 mol Fe3O4中含有1 mol Fe2+,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生成1 mol NO需消耗FeO、FeSO4、Fe3O4的物质的量均为3 mol,FeO、FeSO4、Fe3O4的摩尔质量(g/mol)分别为:72、152、232,所以等质量的FeO、FeSO4、Fe3O4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FeO。

10.[2014·山东卷]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B.中和滴定C.制备乙酸乙酯D.制备收集干燥的氨气【答案】C【解析】配制溶液定容时使用胶头滴管,A项错误;中和NaOH待测液需要标准酸溶液,图中盛酸溶液使用的是碱式滴定管,B项错误;C项正确;收集氨气的导气管应插入试管底部,D项错误。

11.[2014·山东卷] 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 mol苹果酸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 mol H2D.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A【解析】苹果酸中官能团—OH、—COOH均可发生酯化反应,A项正确;苹果酸中的醇羟基不能与NaOH反应,只有—COOH可与NaOH反应,1 mol苹果酸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B项错误;苹果酸中—OH、—COOH均可与Na发生置换反应,1 mol苹果酸与足量Na反应可生成1.5 mol H2,C项错误;与苹果酸是同种物质,D项错误。

12.[2014·山东卷]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2-4、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2-4【答案】C【解析】Al3+、S2-发生水解互促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lO-,B 项错误;HCO-3水解使溶液呈弱碱性,因此弱碱性溶液中可大量存在Na+、K+、Cl-、HCO-3,C项正确;中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Fe3+,D项错误。

13.H1H3[2014·山东卷] 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 mL浓度为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c(NH+4)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时,c(NH+4)=c(CH3COO-)【答案】D【解析】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当反应完全后,随氨水的加入,水的电离程度减小,A项错误;溶液中c(NH+4)c(NH3·H2O)=K b(NH3·H2O)c(OH-),滴定过程中K b(NH3·H2O)不变,溶液中c(OH-)一直增大,c(NH+4)c(NH3·H2O)一直减小,B项错误;利用原子守恒知溶液中n(CH3COOH)与n(CH3COO-)之和不变,滴定过程中溶液体积不断增大,c(CH3COOH)与c(CH3COO-)之和不断减小,C项错误;由CH3COOH与NH3·H2O 的电离程度相等可知CH3COONH4溶液呈中性,当加入等体积氨水时,溶液恰好为CH3COONH4溶液,利用电荷守恒知溶液中c(NH+4)=c(CH3COO-),D项正确。

29.[2014·山东卷] 研究氨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 2(g)+NaCl(s)NaNO3(s)+ClNO(g)K1ΔH1<0(Ⅰ)2NO(g)+Cl 2(g)2ClNO(g)K2ΔH2<0(Ⅱ)(1)4NO 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K1、K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Ⅱ)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 mol NO和0.1 mol Cl2,10 min时反应(Ⅱ)达到平衡。

测得10 min内v(ClNO)=7.5×10-3 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________mol,NO的转化率α1=________。

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 的转化率α2________α1(填“>”“<”或“=”),平衡常数K2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要使K2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

含0.2 mol NaOH 的水溶液与0.2 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 L溶液A,溶液B为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 (NO -3)、c (NO -2)和c (CH 3COO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HNO 2电离常数K a =7.1×10-4 mol·L -1,CH 3COOH 的电离常数K a =1.7×10-5 mol·L -1)可使溶液A 和溶液B 的pH 相等的方法是________。

a .向溶液A 中加适量水b .向溶液A 中加适量NaOHc .向溶液B 中加适量水d .向溶液B 中加适量NaOH【答案】(1)K 21K 2(2)2.5×10-2 75% > 不变 升高温度 (3)c (NO -3)>c (NO -2)>c (CH 3COO -) b 、c 【解析】(1)反应(Ⅰ)×2-反应(Ⅱ)即得到反应:4NO 2(g)+2NaCl(s)2NaNO 3(s)+2NO(g)+Cl 2(g),利用平衡常数定义可知该反应平衡常数K =K 21K 2。

(2)平衡时容器中n (ClNO)=7.5×10-3mol·L -1·min -1×10 min×2 L =0.15 mol ,则平衡后n (Cl 2)=0.1 mol -12×0.15 mol =0.025 mol ;NO 的转化率=0.15 mol 0.2 mol×100%=75%;若恒压下达到平衡态相当于将原平衡加压,平衡正向移动,NO 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恒压下达到平衡的平衡常数与原平衡常数相等;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逆向进行,反应平衡常数减小 。

(3)反应后得到溶液A 为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的NaNO 2与NaNO 3的混合溶液,利用已知电离常数可知CH 3COO -水解程度大于NO -2,NO -3不发生水解,两溶液中c (NO -3)>c (NO -2)>c (CH 3COO -);利用CH 3COO -水解程度大于NO -2可知溶液B 的碱性强于溶液A ,为使溶液A 、B 的pH 相等,可采取的措施有向溶液A 中加适量NaOH 或向B 溶液中加入适量水稀释或向B 溶液中加入适量稀醋酸等。

30. [2014·山东卷] 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为非水体系。

由有机阳离子、Al 2Cl -7和AlCl -4组成的离子液体作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

(1)钢制品接电源的________极,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改用AlCl 3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产物为________。

(2)为测定镀层厚度,用NaOH 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转移6 mol 电子时,所得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

(3)用铝粉和Fe 2O 3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________。

a .KClb .KClO 3c .MnO 2d .Mg取少量铝热反应所得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H 2SO 4,滴加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______________(填“能”或“ 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 2O 3,理由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答案】(1)负 4Al 2Cl -7+3e -===Al +7AlCl -4 H 2 (2)3(3)b 、d 不能 Fe 2O 3+6H +===2Fe 3++3H 2O 、Fe +2Fe 3+===3Fe 2+(或只写Fe +2Fe 3+===3Fe 2+)【解析】(1)电镀时,镀件应连接电源负极,作阴极;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结合题中“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可知阴极上的反应式是4Al 2Cl -7+3e -===Al +7AlCl -4;若改用AlCl 3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反应是水电离出的H +得电子还原为H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