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Public Relations)
课程编号:070433
适用专业:法学(本科)
总学时数:36学时学分:2分
编制单位:社会科学系法学教研室李守良
编制时间:2004年8月23日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公共关系学是法学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实务。

公共关系的思想、原则、方法和技巧,不仅适应于人们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而且还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交往等领域。

作为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知识的学生,也应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

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工作过程中更大发挥自己的专业潜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因此,认真学习公共关系学显得较为必要和迫切了。

二、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学习所必备的知识)
学习《公共关系学》,要求有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学、逻辑学、市场学、经济学、新闻传播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并有一定的理论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
(一)公共关系概述(2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的涵义、构成要素和特征
(2)了解公共关系的功能
2、重点、难点
重点:公共关系的涵义、构成要素和特征
难点:公共关系的涵义。

3、说明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
思考题:
(1)如何看待人们对公共关系涵义的争议?
(2)为什么说组织形象是公共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
(3)公共关系三大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试分析目前社会上对公共关系的曲解,误解及其原因。

(二)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4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
(2)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兴起和发展的一般社会历史条件
(3)了解现代公共关系和当代公共关系
2、重点、难点
重点:公共关系兴起和发展的一般社会历史条件
难点:现代公共关系和当代公共关系
3、说明: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
思考题:
(1)“报刊宣传”与“揭丑运动”对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有什么意义?
(2)现代公共关系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3)公共关系事业怎样迎接未来的挑战?
(三)公共关系的主体(6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公共关系主体的界定、分类和特征
(2)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主体的三种形式
(3)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考核和管理
2、重点、难点
重点:公共关系主体的界定、分类和特征以及公共关系主体的三种形式难点:公共关系主体的三种形式
3、说明:
教学方法:讲授式、研讨式教学
思考题:
(1)什么是公共关系主体?它有哪些特征?
(2)比较公共关系部与公共关系公司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3)如何理解公共关系部的地位和职能?
(四)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4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公众的内涵、特征、地位和分类
(2)了解和掌握内外公众的特点、构成、分类、公众意见以及内外部公众的具体公关实务。

2、重点、难点
重点:公众的内涵、特征、地位和分类以及内外公众的特点、构成、分类和公众意识
难点:内外公众的特点、构成、分类和公众意识
3、说明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
思考题:
(1)公众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是什么?
(2)新闻界公众的特殊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处理与新闻界的关系?
(3)何谓顾客关系?如何处理顾客关系?
(4)结合内部公关若干技巧,试述人性理论、需要理论、激励理论对内部公关的指导意义。

(五)公共关系调查与策划(6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公共关系调查的功能、内容、一般程序、方法及调查报告的形成
(2)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策划
(3)了解传播媒介的选择、活动经费预算、公共关系策划文案的形成
2、重点、难点
重点:公共关系调查的功能和内容、一般程序和方法、公共关系策划
难点:公共关系策划
3、说明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
思考题:
(1)公共关系调查的功能有哪些?
(2)大型公共关系调查的程序包括哪三阶段九步骤?
(3)请你为某企业设计一份混合型调查问卷。

(4)公共关系目标确定的原则有哪些?
(六)公共关系实施与评估(4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公共关系实施的定义、特点、实施方案
(2)掌握公共关系实施管理原则、人员培训、调查与试验、领导和指挥、控制和反馈。

(3)掌握公共关系的定义、作用、评估方案、实施原则和程序
2、重点、难点
重点:公共关系实施的特点、公共关系实施管理的原则、公共关系评估实施原则和程序
难点:公共关系实施管理原则。

3、说明: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
思考题:
(1)公关实施方案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策划公关实施方案?
(2)如何调查与分析公关实施障碍因素?
(3)如何控制公关实施过程?
(4)公关评估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七)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手段(6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特点和功能?
(2)了解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心理分析
(3)掌握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原则
(4)掌握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技法
2、重点、难点
重点: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特点和功能、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原则
难点: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原则
3、说明: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
思考题:
(1)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功能有哪些?
(2)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主体——传播者哪些心理因素会影响传播效果?
(3)联系实际谈一谈如何遵循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原则,营造和保持组织生存发展的良好人际环境。

(八)公共关系的大众传播手段(4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公共关系的大众传播特点、功能和原则
(2)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的大众传播策略和效果
2、重点、难点
重点:公共关系的功能和原则、公共关系的大众传播策略
难点:公共关系的功能和原则
3、说明: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的大众传播原则?
(2)如何理解心理能功策略?
(3)为什么要尊重受众选择?
四、学时安排
五、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作业及平时测验:30%,期末考试:70%。

六、建议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余明阳主编:《公共关系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参考书目:
1.王乐夫、廖为建等著:《公共关系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

2.廖为建:《公共关系简明教程》,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

3.居延安著:《公共关系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4.熊源伟主编:《公共关系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

5.[美]卡特利普等著,汤滨等译:《有效公共关系》,中国财经出版社,1988年。

6.[英]杰弗金斯著,徐百益编译:《实用公共关系学》,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8年。

7.[英]杰弗金斯著,何道隆等译:《公共关系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年。

七、需要说明的问题
公共关系应用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技能训练和案例分析,重点放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上。

课程教学大纲执行审批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