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身保险合同的常见条款

人身保险合同的常见条款


优缺点


优点:如果保单现金价值充足,可以免于投保 人缴纳保险费,减轻经济压力,缓解一时的危 机。保险合同的效力尚存,出险后,依然可以 得到保险公司理赔。 缺点:由于使用了保单现金价值,如在补上现 金价值前发生理赔,一旦赔付的保险金与保单 现金价值挂钩,那么保险金就会减少,保障就 会受到影响。

适合人群
复效的三种结果

通常保险公司会根据被保险人的健康情况,做出以下 三种决定的其中一项: (1)同意复效被保险人健康情况没有改变,保险公 司按照当初与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时的条件恢复保险 合同效力。 (2)附加额外保费被保险人的健康情况已经发生改 变,但仍然在保险公司可以保障的范围内,保险公司 对被保险人的风险重新审核后赋予新的承保条件—— —加收额外的保费。 (3)拒绝复效被保险人的健康情况在失效期间严重 恶化,已超出了保险公司可保障的范围,保险公司拒 绝投保人的复效申请。
德国和日本的规定

被保险人自杀者,保险人概不负给付保险金额 的责任。他们将自杀完全排除再保险范围之外, 立法理由主要与严格维护保险法上的“危险客 的除外责任。
3.保费自动垫缴条款

保险合同生效满一定期限(一般是一年或两年) 后,如果投保人不按期缴纳保费,保险人则自 动以保险单项下积存的现金价值垫缴保险费。 对于此项垫缴保险费,与保单贷款条款同样的 原理,投保人要偿还并支付利息。在垫缴保险 费期间,如果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要从应给 付的保险金中扣除垫缴的保险费和利息,当垫 缴的保险费及利息达到退保金的数额时,保险 合同即行终止
利息的问题


保险实践中,许多保险公司关于年龄误告处理 方式基本沿用保险法的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多 收保费无息退还。但是在处理“投保人补交保 险费”时,通常在条款中则要求投保人“补交 相应的利息”。 保险公司之所以有以上这样规定,其理论根 源在于:年龄误告是投保人故意和过失之故, 因此在投保人需要为其故意或者过失行为承担 不利的后果。
1.年龄误告条款

新保险法第32条对年龄误告进行规定 其一是投保人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年龄限 制的,保险公司可以解除合同;其二是投保人 年龄不真实,导致投保人支付保险费少于应付 保险费的,保险公司可以要求补交保险费或者 按照比例给付保险金;其三是投保人年龄不真 实,导致投保人支付保险费多于应付保险费的, 保险人将多收保险费退还投保人。
优点

保单转让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保单持有人的利益.寿险 保单的持有人在长期的缴费过程中,如果丧失了缴费 能力或者急需大笔的资金,必须将寿险保单变现,会 有三项选择:退保、保单质押贷款和保单转让。退保 和保单质押贷款都是以保单的现金价值为基础,退保 的手续费较高,而质押贷款除了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外,获得贷款往往仅为保单现金价值的80%~90%。 这两种选择都是以保险人确定的格式条款或退保手续 费率来进行,被保险人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二战时期的保险单

日本昭和年间,为了纪 念裕仁天皇被立为太子 时为各军官在日本明治 生命保险株式会社投保 的养老保险单,保单面 值约1000元
5.所有权条款


所有权条款规定保单的所有权归属,保险所有 人的权利等。 保单所有人是在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 时产生的。他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组 织机构;既可以与受益人是同一人,也可以是 其他的任何人,但一般来说,被保险人与保单 的所有人为同一人的情况较普遍。

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 保险金条件的合同,自 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 恢复之日起二年内,被 保险人自杀的,保险人 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 任,但被保险人自杀时 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除外。
案例分析



某40岁汽车司机张某酒后驾车撞人,一重伤终身残疾, 有关部门判定责任由司机一人承担,对伤者负责,因 压力恐惧等原因,张某白天精神恍惚,晚上夜不能寐, 终精神错乱而自杀。生前张某曾于2004年10月购买 人寿保险,自杀时间为2005年8月。 案例2:某18岁女学生因男友抛弃导致心情沉重而自 杀。生前曾于2005年2月购买人寿保险,自杀时间为 2006年10月 案例3:一7岁男童因不满父母未记得其生日遂服毒 自杀,父母打牌回家后发现。该童父母曾于2006年 10月为其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自杀时间为2007年11 月
保单持有人的权利



1、变更受益人。 2、领取退保金。 3、领取保单红利。 4、以保单作为抵押品进行借款。 5、在保单现金价值的限额内申请贷款。 6、放弃或出售保单的一项或多项权利等。 7、指定新的所有人。
6.复效条款

如果保险单所有人在宽限期届满时仍未缴付保 险费,并且保险合同中没有其他约定的,保险 单便会失效即中止。另外对于万能寿险,如果 保单没有足够的现金价值来支付每月的死亡率 和费用成本,保单也会失效。但保险单的中止 不同于保险单的终止,中止的保险单仍可在一 定的期限内申请复效。

新闻晨报记者从平安保 险公司了解到,赴伊拉 克采访的中央电视台水 均益等一行5人,每人都 将获得500万元人民币 的保险。据悉,这将是 中国保险公司为战争意 外提供保险业务的第一 大单。
二战时候的战争险



苏军:战争保险根本没有.抚恤金...MS我们看到 的影视书籍中,只有一张死亡通知书 日军:战争保险根本没有.抚恤金...没听说过...可 能军官会有??具体金额??? 中国军队:战争保险...保险是个什么东西?好吃 吗? 抚恤金...可能中校以上才有...死亡通知书... 绝大多数士兵都没有死亡通知书...和家人基本 生 意大利:全部投降,几年以后回到快乐老家
案例分析

1998年8月27日张先生作为投保人在某保险公 司为其本人投保一份某终身寿险,保险金额3 万元,年缴保费1500余元,交费期20年。至 2001年8月张先生已按时向保险公司缴纳了四 期保险费,按合同约定,第五期保险费应交日 为2002年8月27日,但张先生没有如期向保险 公司交纳保险费导致该保险合同失效。直到 2004年4月张先生才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对原 保险合同恢复效力,按照复效规定,保险公司 要求张先生告知其健康情况,
案例分析

张先生告知于2003年10月13日———2003年 12月29日在某医院住院治疗,提供的病历出院 小结记录:因双侧巩膜黄染,全身乏力半月余 入院,B超提示:胆总管下端占位性病变,穿 刺活检病理报告示:胆总管管状腺癌,行抗肿 瘤药物(化疗)、支持等治疗,出院后继续定期 化疗。根据张先生的健康情况,保险公司做出 拒绝复效,退还保险合同现金价值的决定。
案例二

1998年11月,陈某为妻子游某在保险公司投保并签 订“重大疾病终身保险合同”,保险金额2万元,交 费期20年,从1999年开始缴费,受益人为陈某。 此后,陈某在前两期均按期缴费,但在缴第三期时, 由于客观原因未按期缴纳保费,造成保险合同失效。 2001年7月,经陈某申请,该保险公司同意陈某补缴 第三期保费及逾期利息,保险合同当月复效(恢复生 效)。 2002年9月,被保险人游某因家庭问题自杀身亡,陈 某以此为由要求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但保险公司以 合同所规定的“被保险人在合同生效或复效之日起两 年内自杀免责”这一条款予以拒赔。被保险人诉至法 院。
案例分析

2000年7月6日,李某为自己投了五份五年期的简易人身保险,投 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均为李某,每月缴纳保险费40元,在履 行如实告知义务时,李某故意将自己的年龄由67岁写为64岁,经 保险公司该保后顺利承保。2002年11月13日夜,李某在家中因煤 气中毒死亡,其家人迅速地通知保险公司,并出示了医院的死亡 证明和李某的保单向保险公司提出保险金结付请求。保险公司在 查验单证时发现李某投保时所填写的年龄和其户口簿上的填写并 不一致,认为李某保单上的填写显然是不真实的,后经多次核查, 保险公司认为李某投保时已经有67岁,超出了简易人身保险条款 规定的最高年龄65岁的规定。于是保险公司以被保险人投保时申 报的年龄已经超出双方约定的年龄限制为由,做出不予赔偿的决 定。李某家人认为李某投保,保险公司承保,双方签订的保险合 同已经生效,因此,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应当赔偿。双方 就此问题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在无奈的情况下,李某的家人 把保险公司告上了法庭。

这种方法是为了缓解一 时的经济危机,并非长 久之计。毕竟保单的现 金价值很快会用完,而 保障的质量也会下降。 所以,只适合短期周转 不灵的人士。
选择性条款

自动垫缴保费条款属于选择性条款,即只有当 保险合同中列有自动垫缴保险费条款,投保人 又同意或对未对此提出异议的条件下,保险人 才能以现金价值垫缴保险费。否则,保险人未 经投保人同意擅自将责任准备金用于垫缴保险 费,投保人退保时可能就没有退保金,这就侵 害了投保人利益。规定自动垫缴保险费的目的 是避免非故意的保险单失效。为了防止过度使 用这种条款,有些保险公司会对使用次数及每 次使用的间隔加以限制。
6.保单贷款条款

保单贷款条款允许投保 人在寿险合同生效一年 或两年后,以保单为抵 押向保险人申请贷款, 金额以低于该保单项下 积累的责任准备金或退 保金为限,投保人应按 期归还贷款本息。
保单贷款

一般来说,贷款的金额最多不能超过保险单当时现金 价值的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各个保险公司有不同的规 定:太平洋保险公司规定为 80%;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规定为70%;安联大众人寿保险公司规定为 70%;友 邦保险公司规定为70%。保单贷款不仅在贷款的金额 上有较大的限制,而且保单贷款的时间也比较短,一 般最多只有6个月。保单贷款在贷款金额和贷款时间 上有较严格的限制,而且贷款必须支付高于存款的利 息,因此在进行保单贷款之前应加以慎重考虑。
自杀条款

“自杀”成15-34岁人群 的首位死亡原因,中国 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 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 28.7万人。在中国,自 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 的3.6%,占相应人群死 亡总数的19%,女性自 杀率比男性高25%,农 村自杀率高于城市3倍, 农村老年人自杀率高于 城市老人5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