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资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资料


WG A1A2Wi
φ 粉磨功率系数
10( 1 - 1 )
P80
F80
2)烘干仓所需功率Hd (kW)
考虑因素: 烘干仓内原料量Fd(t) 烘干仓有效内径Ded(m) 烘干仓动力系数fd,一般取34.128 MJ/m1/2·t
Hd = FdDed1/2fd
1.3 磨机产量Q (t/h)
考虑因素: 磨机单位能耗产量:q (t/ kW·h) 流程系数:η (开路系统取1,闭路1.15~1.5)
4.2 辊式磨系统气体量和热工计算
I 输入热量:
入磨热风、研磨产生 的热量、系统漏风、 湿物料、循环风
II 输出热量:
蒸发的水分、出磨废 气、出磨物料、设备 散热、其它热损失
磨机系数: K (e.g. ATOX 63.9,LM 87.8,MPS 52.7(Dm>3450mm))
N KD 2.5
2.2 辊式磨的产量QR(t/h)
磨机常数(与磨机的转速、辊压、辊子数等 有关) : KQ
磨盘直径(m) : D
QR KQD2.5
3 辊压机的计算
3.1 生产能力 3.2 辊压机功率
参数: 磨机有效内经Di (m); 磨机有效容积 V
(m3); 磨机转速 n (r/min); 磨机填充率φ
磨机需要的功率N0 (kW) N0 0.184D iVn (6.16 - 5.75)
考虑磨机填充率
磨机电机功率N (kW): N = k N0 (kW)
k-与磨机型式有关的系数
1.2 烘干磨磨机计算
Hale Waihona Puke 2.1 辊式磨功率磨机需要功率N0
磨机的动力系数:K1 磨辊数:i 每个磨辊上的投影压力: P2 (kN/m2) 作用角:α 磨盘直径: D (m)
N0 K1iP2sinD2.5
辊式磨计算
磨机功率N
磨机功率备用系数: K2 (1.15~1.20)
N K1K 2iP2sinD2.5
对于同一型号磨机
磨机所需功率(kW) :
粉磨仓所需功率HG + 烘干仓所需功率Hd
粉磨仓所需功率HG + 烘干仓所需功率Hd
1)粉磨仓所需功率HG(kW)
HG:粉磨物料量F(t/h)、粉磨单位动力消耗WG (kW·h/t)、 原料变动系数η
HG = FWGη 影响粉磨单位动力消耗WG 的因素:产品80%通过的筛孔 P80 (μm);入磨物料80%通过的筛孔F80 (μm); 微粉 补正系数A1 ;过大原料补正系数A2 ; 试验室Bond法测得 的易磨性指数Wi (kW·h/t);原料的变动系数η~1.05
1.1.1 考虑研磨体装载量
参数:磨机有效容积V (m3);磨机有效内径D (m) 磨机转速n (r/min);研磨体装载量G (t)
1)磨机需要的功率N0(kW) i N0 = 0.22VDn(G/V)0.8 (kW) ii N0 = 0.735cGD1/2 (kW)
c - 与研磨体及装填量有关的系数
1.1 磨机功率经验公式
磨机需要的功率N0(kW):决定于磨机结构、转 速以及研磨体装载量。
1.1.1 计算依据:磨机有效容积V(m3);磨机有 效内径D(m);磨机转速n(r/min);研磨体装载 量G(t)
1.1.2 计算依据: 磨机有效内经Di(m); 磨 机有效容积 V (m3);磨机转速 n (r/min); 磨机填充率φ
VQ DBv
Ni (1.15 ~ 1.20) 2PT VQ
4、烘干磨的热工计算
4.1 管磨系统气体量和热工计算 4.2 辊式磨系统热工计算 4.3 收尘系统选型计算 4.4 系统排风机选型计算 4.5 其它配套计算
基本条件
热平衡计算基准:物料基准为磨机1h产量 ,温度基准 为0℃;
§3.3 物料粉磨
典型生料粉 磨工艺流程
煤磨系统工艺流程
水泥粉磨
辊压机用于水 泥粉磨的五种 粉磨流程
四、磨机计算
1、 传统磨机计算 2、 辊式磨计算 3、 辊压机计算 4、 烘干磨的热工计算
1、传统磨机计算
1.1 磨机功率经验公式 1.2 烘干磨磨机计算 1.3 磨机产量 1.4 磨机通风量
GR 3600Bev s
3.2 辊压机的功率Ni(kW)
与被挤压物料品种、工艺流程有关
辊压机作用力的作用角:β(一般为0.046~0.052rad, 辊子直径大时取大值,辊子直径小则取小值) 辊压机的最大投影压力: PT (一般7000~9000kN/m2) 辊压机辊子的直径(m) : D
辊压机的规格潜能(m3/s): VQ
3.1 辊压机的生产能力
单位时间内辊压机系统生产的产品量,辊压 机的处理能力应考虑循环负荷的物料通过量。 辊压机的通过量(t/h): GR 辊子宽度(m): B 辊子工作间隙( m): e 辊子的圆周速度(周边线速度, m/s ): v 产品(料饼)密度(t/m3): ρs(一般取 生料2.3 t/m3、熟料2.5 t/m3)
2)磨机电机功率N (kW)
(i) 考虑粉磨方式、磨机结构、传动效率相关系数: k1
电机储备系数: k2 (1.0~1.1)
N = k1 k2N0 (kW)
( ii ) 考虑机械传动系数η (0.92~0.94) k-电机储备系数(1.09~1.10)
N
1 η
N0k
(kW)
1.1.2 考虑磨机填充率
平衡范围:磨机进出口界限;
关键:合理地确定漏风量和出磨气体温度。
系统漏风量:过大时,烘干效果差,浪费热量,而且增 加系统排风量和阻力,浪费电能。当系统漏风严重时, 甚至使热风不能进入磨内,以致物料不能烘干,因此系 统的锁风密闭非常重要。
出磨气体温度:太低,烘干能力不足,出磨物料水分太 大,磨内容易出现糊球、堵塞等现象,而且会造成收尘 器内结露等问题;如出磨气体温度太高,则浪费热量, 一般控制在90~100℃左右。
Q = N0qη (t/h)
1.4 磨机通风量V(m3/h)
考虑因素: 磨内风速:w (m/s) 磨机有效内径:D (m) 钢球填充率:φ
V = 1/4πD2 (1-φ) × w×3600 (m3/h) = 2826 D2w(1-φ) (m3/h)
2 辊式磨计算
2.1 辊式磨功率 2.2 产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