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非工厂设计

无机非工厂设计

厂区占地面积=253.536×428.670=108660㎡
建筑物、构筑物占地总面积=57+(28×3)+150+177+231+57+247+33+192+540+397+
(57×6)+1200+(254×2)+243+1800+1800+540+5400+216+135+135+189+504+
2.学会合理布置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了解有关Auto CAD的基础知识,掌握Auto CAD画图的基本方法,并用Auto CAD绘制水泥厂总平面Auto CAD设计图。
2.设计要求:
1.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线条层次分明;
2.设计要达标、工艺流畅、环保;
3.综合考虑各种因数,以达到最佳设计;
六、致谢
5.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名称、编号、面积、层数;
6.构建坐标网、并标出主要建、构筑物坐标;
7.技术经济指标;
8.风玫瑰图、指北针;
9.图例。
二、设计进度安排
查相关资料,设计并画出草图;
上机画图,并对设计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
检查、精加工;
2010517—2010520完成制图,并完成说明书。
三、设计方案
b.生产区:满足工艺流程要求、输送距离尽可能短;
原料、成品等运输量大的车间宜靠近运输入口和出口;
粉尘大的车间布置在下风向;
负荷大的车间考虑地耐力;
考虑地下水位;
高温车间通风良好。
c.仓库、堆场区:相对平整地段,水泥库等大型贮库要考虑地耐力、运输方便
d.动力设施区:变电所靠近用电大户;
燃料区的防火满足消防部门的要求;
f.满足场内外交通运输要求,避免人流与货运路线的交叉;
g.满足地上、地下工程管线敷设的要求;
h.尽可能使厂区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与厂区内外环境相协调,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3.工厂的组成及厂区划分
①该工厂在组成上可分为:
a.主要生产部分:包括原料配料库、生料粉磨、均化库、水泥窑生产线、水泥粉磨等。
b.辅助生产部分:包括机修车间、水泥包装、计量站等。
432+432+24+2307
=17813㎡
露天堆场面积=7920+900+1000+1800=11620㎡
建筑系数=17813/108660=16.39%
道路总长=402.537×3+227.207×3+21.95+13.224+20.49×2+18.946=1984m
利用系数=(12413+17020+1889.232×9+94.768×6)/108660=43.26%
7.厂区绿化
主干道两侧绿化带种植悬铃木,其具有组织浓密,抗污染、烟尘等优点。石灰石预均化堆场和原煤化预均化堆场旁边植入适当面积的草坪,具有防风固地得作用。厂前区中在办公楼及职工活动场所周围可种草木花卉,空地以草皮覆盖,相关参数如图。
8.总平面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整个厂区宽=253.536m、长=428.670m
学生学号
实验课成绩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
开课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实验课程名称:无机非工厂总平Auto CAD设计
实验项目名称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总平图AutoCAD设计
实验成绩
实验者
专业班级
组别
同组者
实验日期
一、设计目的、要求及内容
1.设计目的:
1.了解水泥熟料生产线工厂的组成及生产工艺流程;
c.生产服务设施:包括动力设施、堆场、仓库、材料库、职工活动场所、绿化美化设施等。
②按功能划分,可将水泥厂的厂区划分为四部分:
a.厂前区:指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和文化福利设施的布置区域。包括:办公楼、招待所、职工俱乐部、食堂、篮球场、羽毛球场、职工宿舍、门卫室等(均设置在职工活动场所内);
b.生产区:包括主要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窑尾、窑中、窑头、水泥粉磨等;
4.进行多方案对比、听取多方意见;
5.考虑发展、扩建的需要。
6.用标准3#图纸画出草图,并打印一份水泥厂总平面AutoCAD设计图,比例最好选用常见比例,图纸附在实验报告后。
3.设计内容
图纸上要表达的内容如下:
1.厂区平面布置;
2.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平面布置;
3.道路布置;
4.厂区绿化、美化,涉及厂区面貌和环境卫生等问题;
因为影响设计方案的因素很多,设计也需要多学科知识配合完成,所以这次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工厂各建筑物、构筑物的布置,各生产区域的布置,道路的走向,厂门的设置,建筑物的朝向等问题,这些问题所关系到方方面面,天时、地理等。稍有疏忽就会出错,遇到了问题通过在图书馆或网络上查找资料,或者向老师和同学咨询、讨论,问题不断地解决。这不仅学到了相关的知识,还增强了动手查阅资料的自主学习能力。
b.符合生产工艺要求,使生产线通顺、连贯、短捷,避免主要生产作业线交叉往返;
c.考虑工厂的生产安全和卫生,厂区建构筑物间距必须满足防火、卫生、安全等要求,应将产生大量烟尘及有害气体的车间布置在下风向;
d.因地制宜,结合厂址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进行总图布置;
e.考虑工厂的发展,使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并使近期建设集中,避免过早过多占用土地;
五、参考文献
1.吴建锋主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武汉理工大学教材管理与发行中心,2001年;
2.金蓉蓉主编;《水泥厂工艺设计概论》,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3.吴迪慎等编;《建筑总平面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陈全德等编著;《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水泥厂设计手册》编写组编;《水泥厂设计手册》,中构建筑工业出版社。
绿地率=19958/108660=18.37%
四、小结、建议、体会
1.小结:
为期两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总平图Auto CAD设计基本已经结束,但却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财富。在这段时间内里,我不仅学到了水泥熟料生产线工厂的组成及生产工艺流程等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掌握了有关无机非工厂设计的一般方法;还熟悉了Auto CAD软件的操作与使用,基本上能够熟悉的完成二维平面的设计,并能够独立完成此次设计任务,此外,我们还能从中复习以前学过的工程制图等知识。
布置消防通道。
4.工厂总平面的布置方式、工厂主要构成单元的布置原则
布置方式:该工厂是采用街区式布置
主要构成单元的布置原则:
a.原料堆场和原料仓库:原料堆场内要进行一定的预均化处理和加工贮放工序,宜靠近运输入口和原料仓库,且应布置在水文地质较好的场地上。原料堆场和原料仓库都为水泥窑生产线服务,相距应比较近。同时为了避免这两个单元的粉尘、噪音对生产区产生影响,故用道路将其与生产区隔开。这两个单元应布置在下风向,并远离前厂区,由于水电消耗大,应靠近水源和变配电间,最后,选择将它们布置在生产区的东面和东南面,如总图所示。
1
15×10
20
熟料堆场
1
1800
5
生料均化库
1
Ф15
21
石膏与混合材堆场
1
1800
6
铁粉露天堆场
900
22
水泥成品库
1
60×30
7
砂岩露天堆场
1000
23
中控室、化验室
3
45×12
8
窑尾
1
16.5×14
24
总变电所
1
18×12
9
增湿塔
1
ø8.5
25
原料变电所
1
15×9
10
窑尾收尘
1
19×13
26
水泥磨变电所
e.水泥库和水泥包装:水泥成品仓库包括水泥的分级、包装和贮放等,其工序紧接水泥生产线的工序,故应靠近水泥生产线,同时为了便于产品销售与出厂,应靠近厂前区,也不能离输出口太远,因此布置在厂区主干道的西南侧,且靠近车流出入口,采光应较好。
f.变配电间:包括总变电所、原料变电所及水泥磨变电所,其应靠近负荷中心,靠近生产区和原料堆场与原料仓库,将其布置在生产区的西面。
(4)注意与道路两旁绿化及工程设施协调统一;
(5)节约用地和投资:尽可能选用较小的转弯半径和较窄的路面宽度;
(6)充分利用地形:该地段较平缓,采用横平竖直原则。
具体道路布置如下:
厂区中部及四周分别设一条主干道,厂区内部设置两条次干道,将生产区和其他功能区相互隔开,其他辅助道路如总图所示。考虑到厂区的行车和行人安全,以及生活区的安静,在主干道的两端均设有出口通向厂外,人流可从东北门进出,车流从西南门进出,这样可以有效的将车流和人流分开,避免产生拥挤和事故。
b.水泥窑生产线:地势平坦,且宜靠近熟料库及其他熟料处理设备处,与水泥库和水泥包装相距较近。应布置在较好地质的地段上,靠近水泥磨变电所处。总平面图上将其布置在工厂南面。
c.办公楼:厂部办公楼是全厂行政管理的中心,对内对外联系均很频繁,因此将其布置在既靠近厂区入口,又靠近生产区的位置。
d.职工活动场所:它们能部分体现该厂的文化和特色,因此应布置在厂区人流入口主干道两侧。
g.中控室和化验所:其布置应靠近原料破碎、水泥生产及粉磨设备,以便对生产实施监控并对产品进行检验,同时需要较安静的工作环境,故应布置在上风向,将其布置在厂区主道路的西北边。
h.机修、材料库:应靠近生产、粉磨设备,便于进行设备的检修,将其布置在厂区主干道的北面。
5.竖向布置
由于该厂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布置比较密集,且要与场内外标高相协调,故该厂区竖向布置方式采用连续式布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