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本科麻醉专业)
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发展和预防的科学。
在医学教学中,它是医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树立预防为主和三级预防的新概念,建立群体观念、环境观念及为预防战略服务的思想;认清现代医学是以健康为目标,并具有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治疗和康复四个功能;使学生学会并应用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赋予定量分析评价,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和措施的理论,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制定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措施提供依据;使医学生能够了解并重视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素质,适应医学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预防医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讨论、考试等。
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份章节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及启示式教学法的应用,达到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并应用相应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讨论课是通过具体的预防医学案例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使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适应医学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实用型医学人材的目的。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采用理论考试的方式并且作为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在考题中既有客观题又有应用与分析题,这样既能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务处下发的教学计划,五年制本科麻醉学专业预防医学总学时为 80 学时,其中理论授课 62 学时,讨论课 18 学时。
掌握健康的概念、影响因素、疾病的三级预防,熟悉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了解预防医学的发展过程和发展。
本章思量题:
1.什么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health for all)?
2.什么是“三级预防”(three level provention)?
掌握环境污染的概念、来源,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特点及其危害;熟悉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的辩证统一关系及食物链的作用;了解环境污染的防制对策、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相关问题;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wei)险度评价。
本章思量题
1、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2、影响环境自净的因素有哪些?
3、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掌握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对健康的危害;熟悉大气垂直结构及其主要卫生学特征;了解大气的卫生防护措施及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基本原则。
掌握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熟悉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护。
掌握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规范;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熟悉水源选择及水质净化处理的流程及其基本原理,水质性状的评价指标;了解水体的自净与转归及水源的卫生防护措施。
掌握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地方病的分类及流行特征;熟悉常见地方病的病因、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及其预防。
本章思量题
1、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2、氯化消毒剂的杀菌机理是什么?
3、水源选择卫生要求及卫生标准
4、什么是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掌握合理膳食(平衡膳食)的基本概念,基本卫生要求,营养素的种类及其主要来源;熟悉营养素的生理需要量及其推荐的各类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各类食物的卫生学特征及其营养价值;了解各类营养素、热能的生理功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
掌握各类人群(孕妇和乳母、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的营养特点、主要营养需要;熟悉各类人群的生理特点。
掌握几种主要疾病的膳食原则,了解常见的营养性疾病。
掌握食物中毒的概念、流行特征,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等)、河豚鱼中毒、毒蕈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及预防原则;熟悉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基本特征、分类和常见的食源性疾病。
了解食物中毒的调查及处理程序。
熟悉常见食品污染及其危害、预防和控制措施。
本章思量题
1、合理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有哪些?
2、老年人营养的膳食特点
3、糖尿病膳食原则有哪些?
4、简述食物中毒的流行特征?
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概念、分类及其危害,职业性伤害的分类及其职业病的概念、特点、诊断原则;熟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防制原则;了解我国目前的法定职业病名单。
掌握生产性毒物的概念、存在的形态、毒理学作用 (进入途径、分布、蓄积、生物转化、排泄途径),几种常见职业中毒(铅、汞、苯等)的毒作用形式、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熟悉毒作用的影响因素;了解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中毒机理及其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掌握生产性粉尘的概念及其危害,尘肺的概念及其分类,矽肺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及常见并发症、矽肺及尘肺的诊断;了解生产性粉尘的分类、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尘肺的防治。
石棉肺和有机粉尘引起的肺疾患(自学)。
熟悉高温作业的类型及其危害、中暑的分类,生产性噪声及振动的特异性危害及防暑降温措施、预防震动和噪声的措施;了解电磁辐射的危害。
本章思量题
1、职业病的诊断原则有哪些?
2、职业中毒的预防原则有哪些?
3、生产性粉尘可引起人体哪几方面的疾病?
4、防暑降温的卫生保健措施有哪些?
掌握医学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变量(数值变量、分类变量)、同质与变异、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量、抽样误差、概率;熟悉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设计(主要实验设计)、资料的采集、整理和分析;了解医学统计学的概念及包含的主要内容。
本章思量题
1、什么是总体(Population)?
2、统计工作的步骤有那些?
3、统计资料包括哪几类?
掌握统计表、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及绘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熟悉医学常用统计图及其绘制方法;了解统计表的种类。
本章思量题
1、统计表的种类?
2、统计表的结构包括?
3、列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常用的统计图有几种?它们的合用条件是什么?
掌握描述集中趋势的常用指标(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和百分位数) 的意义、合用条件、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掌握描述离散趋势的常用指标(全距、四分位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的意义、合用条件、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掌握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及其应用 (估计频数分布,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熟悉正态分布的概念和特征。
掌握抽样误差的概念,标准误的意义、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假设检验的概念、基本步骤及其注意事项,t、u 检验的合用条件;熟悉t 分布及其特征,各设计类型的t 检验方法。
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熟悉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方法及q 检验方法。
本章思量题
1、什么是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 ?
2、什么是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
3、编制频数分布表的基本步骤?
4、标准差和标准误有何区别与联系?
5、能否说假设检验的P 值越小,比较的两个总体指标间差异越大?
6、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合用条件。
掌握常用相对数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时的注意事项;熟悉率的标准化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掌握卡方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各设计类型的卡方检验方法;熟悉率的标准误的意义、计算、估计总体率的可信区间。
本章思量题
1、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哪些?它们在乎义和计算上有何不同?
2、四格表χ 2 检验的应用条件有哪些?χ 2 检验用于解决哪些问题?
熟悉非参数检验的概念及其优缺点;熟悉配对资料、两样本资料及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方法。
本章思量题
1、什么是非参数检验(Nonparmetric test) ?
2、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的区别何在?各有何优缺点?
3、非参数检验合用哪些情况?
掌握直线相关的概念、相关系数的意义;熟悉相关系数的计算和假设检验。
掌握直线回归的概念、意义;熟悉回归方程的计算及应用直线相关与回归时的注意事项。
本章思量题
1、什么是直线回归(Linear regression)?
2、应用直线回归和相关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直线回归分析时怎样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了解多变量分析;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 (自学)。
本章思量题
1、什么是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
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与复相关系数有何区别?
五、
麻醉专业学时分配
内容讲授实习
绪论 2
人类的环境 2
生活环境与健康 5
地质环境与健康 1
营养素与热能、合理营养 4
特殊人群营养、营养与疾病 4 2
食源性疾病与食品污染 4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伤害 1
职业中毒 5
职业性肺疾病 2 2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 2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2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统计图表 4 2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2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t 检验和u 检验) 6 4
方差分析 4 2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2 2
率的假设检验 4 2
直线相关与回归 2
非参数统计方法、多变量分析 2 2
实验设计 2
合计 62 18
第四版和第五版的预防医学专业统编教材:《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卫生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