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数学复习试题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比例尺是1:1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城市之间的距离是8厘米.那么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 )厘米.A .12.5B .10C .64D .6.8 2.一个正方体木块,6个面都涂上红色 ,然后把它分割为大小相等的27个小正方体,其中三个面都涂色的小正方体有( )个.A .4B .12C .6D .83.一段公路长300km ,甲队单独修3天完成,乙队单独修5天完成.求两队合修几天可以修完.正确的算式是( ).A .()130033005÷÷+÷B .1130035⎛⎫÷+ ⎪⎝⎭C .11135⎛⎫÷+ ⎪⎝⎭D .()30035÷+4.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1∶3∶5,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5.如图,甲、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
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结果是( )。
A .一样大B .甲正方形内的阴影部分面积大C .乙正方形内阴影部分的面积大D .无法比较6.下图是正方体纸盒展开后的平面图,在正方体纸盒上与5号面相对的面是( )。
A .1B .2C .37.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9小时行驶了720千米,距离乙地还有240千米。
照这样行完全程,还需要几小时?以下几种方法中,解答错误的是( )。
A .设还需要x 小时。
7202409x = B .设还需要x 小时。
9240720x= C .()2407209÷÷ D .()9720240÷÷ 8.曹冲称象的故事:聪明的曹冲先把大象赶上船,看船被水淹到什么位置,然后刻上记号,把大象赶上岸,再往船里装石头,当船被水淹没到记号的位置时,就停止装石头,最后把船上的石头称一称,石头共重7.5吨,大象就重7.5吨。
曹冲称象运用了的的数学策略是( )。
A.列举B.假设C.画图D.转化9.一件商品提价10%以后又降价10%,现在这件商品的价格是原来价格的百分之几?正确的解答是()A.110%B.90%C.100%D.99%10.如下图,甲是直角三角形,乙是平行四边形,丙是直角梯形,则甲、乙、丙三个图形的面积之比是()。
A.2:5:3 B.1:5:3 C.1:5:4 D.2:5:4二、填空题11.40分=(________)时 8.25升=(________)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厘米十12.(________)÷24=38=27∶(________)=(________)%。
十13.a b都是非0自然数,且a是b的15。
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
十14.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8厘米,这个圆的半径是(______)厘米。
十1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度数比为5∶2,这个三角形里较大的锐角是(______)度。
十16.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福建地图上,量得厦门到福州的距离是5.4cm,厦门到福州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十17.把一个圆锥沿高切开,截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如果圆锥的高是9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十18.有五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46,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成1,那么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为39,被改动的这个数原来是________.19.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的中点向相反的方向行驶,3小时后客车到达甲地,货车离乙地还有64千米。
已知货车和客车的速度比是5∶7,甲、乙两地相距(________)千米。
20.,左起第40个是(______),当Δ最多是(______)个时,就能保证其他两种图形一共是18个。
三、解答题21.直接写得数。
1.2+7.8= 10-0.1= 0.1÷0.1= 1.2×0.6=5184+= 1135-= 3313⨯= 455÷= 二十2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050÷7-24⨯4 96713⨯+65137⨯ 4.37-3.9+4.63-1.1 38÷[25⨯(45-3)]10二十23.解比例.1.2x+2.8x=l4 42.5x-17.5⨯2=50 333::x 1057= 二十24.刘老师的年龄是28岁,小丽的年龄是刘老师的14,小雪的年龄是刘老师的17,两人各几岁?25.李庄要修筑一条长1200米的道路,前2天完成了40%.照这样计算,修筑这条路一共要用多少天?26.服装城以85元一套的价格购进一批服装,以130元一套的零售价出售,当卖出这批服装的45时,已收回全部进款还获利润1710元,该服装城一共购进这种服装多少套? 27.某人乘船由A 地顺流而下到B 地,然后又逆流而上到C 地,共乘船4小时,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7.5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2.5千米,若 A 、C 两地的距离为10千米,求A 、B 两地的距离。
28.如图,一个圆柱体容器(不计厚度),底面半径5厘米,高20厘米,里面水深15厘米.(1)如果全部装满水,能装多少毫升?(2)容器与水接触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9.为了节约能源,国家鼓励大家购买新能源电动汽车和小排量汽车,特对车辆购置税作如下规定:(1)新能源汽车免征10%的车辆购置税;(2)汽车排量1.6L以上的按汽车成交价格的10%征收;(3)汽车排量1.6L及以下的按汽车成交价格的5%征收;某汽车专卖店规定,购买汽车时,如果分期付款需要加价7%,如果用现金一次性付款可享受九折优惠。
小明爸爸看中一辆原价20万元的1.8L排量汽车,准备一次性付款,请你帮小明爸爸算一算,购买这辆汽车一共要花多少万元?30.用同样长的小棒摆正方形,如图:(1)填一填。
(每空1分,共2分)正方形个数12345…小棒根数1+3×11+3×21+3×3…(2)这样摆7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3)现有31根小棒,能摆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31.一张桌子可以坐6人,两张桌子拼起来可以坐10人,三张桌子拼起来可以坐14人.像这样共几张桌子拼起来可以坐50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比例尺的知识点.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则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先根据比例尺1:12500000和图上距离,求出实际距离,由于实际距离相同,所以再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1:8000000求出图上距离.【详解】已知在比例尺是1:12500000的地图上,量的图上距离是8厘米,求出实际距离8÷112500000=8×12500000=100000000厘米,由于实际距离相同,所以它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的图上距离为100000000×18000000=12.5厘米.故答案选A.【点睛】注意虽然在两幅地图上比例尺不相同,但实际距离是相等的.2.D解析:D【详解】略3.C解析:C【详解】略4.C解析:C【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根据三个角的度数比计算出最大角的度数,最大角的度数=180°×最大角占的份数三个角占的份数总和,再将最大角的度数与90°进行比较,若大于90°则为钝角三角形,若小于90°则为锐角三角形,若等于90°则为直角三角形。
【详解】最大角=180°×5 1+3+5=180°×5 9=100°100°>9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问题,解题时通常将比转化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
5.A解析:A【分析】假设正方形边长是4,阴影部分面积=正方形面积-内部圆的面积,分别计算出面积,比较即可。
【详解】假设正方形边长是4。
甲:4×4-3.14×(4÷2)²=16-3.14×4=16-12.56=3.44乙:4×4-3.14×(4÷4)²×4=16-3.14×1×4=16-12.56=3.44故答案为:A【点睛】关键是掌握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πr²。
6.B解析:B【分析】“z”字两端处的小正方形是正方体的对面。
据此,在正方体纸盒上1号面和4号面是相对的面,2号面与5号面是相对的面,3号和6号是相对的面。
【详解】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相对面辨别方法,在正方体纸盒上与5号面相对的面是2号面。
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正方体展开图的认识。
熟练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相对面辨别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7.B解析:B【分析】用比例:设还需要x小时,可以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一定),列出正比例算式进行解答;算术法:先用路程÷时间,求出速度,再用剩下的路程÷速度=还需要的时间;也可以先求出已行驶路程包含几个240千米,用已用时间÷包含的240千米份数,就是240千米对应时间。
【详解】根据分析:A. 比例关系正确;B.比例两边不统一,选项错误;C.算式正确;D.算式正确。
故答案为:B【点睛】关键是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用比例解决问题关键是确定比例关系。
8.D解析:D【分析】聪明的曹冲知道大象的体重不能直接去称,所以他把大象的重量转化成石头的重量,这是一种转化的思想。
【详解】由分析可知,他把大象的重量转化成称石头的重量,这是一种转化的思想。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数学问题时我们通常是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将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来解答。
9.D解析:D【详解】(1+10%)×(1-10%)=110%×90%=99%故答案为D【点睛】把原价看作单位“1”,提价10%则为1+10%=110%,再降价10%,则现价为原价的(1+10%)×(1-10%),由此计算后选择即可.10.C解析:C【分析】三角形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设高为h,然后表示出各图形面积,写成比的形式化简即可。
【详解】甲面积:2×h÷2=h乙面积:5h丙面积:(3+2+5+3-5)×h÷2=4h甲∶乙∶丙=h∶5h∶4h=1∶5∶4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和比的化简,同时关键要可以求出梯形的下底,抓住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