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各个期间病虫草害防治大全1、小麦播种期(10-01—— 10-16 )小麦播种期防治病虫害是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有益于压低小麦整个生育期的病虫基数。
此期主要的防治要点是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蝼蛄)、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种传、土传病虫害。
防治举措: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目标,推行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土壤办理和药剂综合拌种并举的综合防治策略。
(一)农业防治1、栽种抗病虫品种。
2、消除杂草、深翻土壤、平坦土地等举措优化农田环境、恶化病虫生计条件。
3、增施腐熟有机肥,推行轮作倒茬。
4、选种晒种。
播前晒种可杀死部分病虫,并能提升发芽率和抽芽势。
(二)药剂防治1、土壤药剂办理:每亩用5% 辛硫磷颗粒剂,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 2.5 ㎏;或用 50%辛硫磷乳油、 40%甲基异柳磷乳油每亩100~150ml ,兑细土 20~ 25 ㎏。
2、种子药剂办理(包含包衣和拌种)⑴依据病虫害发生的种类,选择适合的种衣剂,如用 3% 华丹种衣剂加40%的甲基异柳磷,既可防治地下害虫,又可防治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等。
⑵药剂拌种:预防全蚀病、纹枯病等种传、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 毫升或 40%辛硫磷乳油 20 毫升,加 3%华丹 50―60 毫升或 2%戊唑醇 10― 15 毫升或 2.5%适乐时 15― 20 毫升兑水 300— 400ml 平均拌麦种10 公斤,拌后堆闷1― 3 小时,待药液所有汲取后播种。
2、小麦苗期——冬期分蘖期(10-16—— 12-10)苗期主要病虫害是锈病、纹枯病、全蚀病、蚜虫、灰飞虱、叶蝉等传毒媒介昆虫。
(一)小麦病害1、小麦锈病小麦出苗后15~20 天,当病叶率达到10%,且秋天气温偏高,雨水偏多时,立刻喷洒果盾或思科进行防治,即亩用 25%果盾水乳剂10-15ml 或 10%思科 10g 兑水 15 公斤进行喷雾,发现一株防一片,发现一片防一块。
2、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从小麦苗期至抽穗期均能发生。
苗期的症状主要表此刻地下部分,出苗后为害小麦的地下茎,使之变为褐色病斑,或椭圆形眼斑病,并向上发展,每亩用 25%果盾水乳剂 10-15ml 或 10%思科 10g 兑水 15 公斤进行喷雾或许20%粉锈宁愿湿性粉剂75 克或20%井岗霉素40 克兑水 50 公斤顺垄喷施,成效很好。
3、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病原菌在小麦苗期即能侵染,出苗后 20~30 天是侵得病顶峰期。
关于过去发生过全蚀病的地块,每亩用40%氟硅唑乳油25g 兑水 40-50 公斤或 10%思科水分别粒剂40g 兑水 40 公斤,顺麦垄喷洒幼苗,能明显降低小麦穗期发病率。
(二)小麦虫害1、麦蚜叶蝉灰飞虱除直接为害小麦造成减产外,还可以流传小麦黄矮病。
当虫株率超出 5%时,应进行药剂防治。
每亩用 3%高啶 20ml 喷洒一遍或用 70%蚍虫啉 10 克,也可亩用2.5%精选髙福 30ml 顺麦垄喷雾,成效可达 98%,并能兼治小麦红蜘蛛。
2、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三种。
撒施毒土:亩用 2%甲基异柳磷粉剂 2 公斤拌细土30~40 公斤,拌匀后开沟施入麦垄内,可有效防治蛴螬、金针虫和小麦吸浆虫;也可亩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 辛硫磷 0.5 公斤加水60~75 公斤,顺麦垄喷浇麦根处,对蛴螬和金针虫有殊效。
(三)小麦草害1、出苗后,应抓紧利用冬前的暖和天气,进行化学除草,这时除草省工、省时、省药,成效好。
麦田杂草出土日顶峰一般在麦播后15 --20 天,所以在小麦幼苗期( 11 月中、下旬)是化学防除杂草的最有益期间。
2、11 月中旬-- 12 月上旬,以播娘蒿、荠菜、米瓦罐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亩用75% 苯磺隆干悬浮剂(盖阔)1 -- 1.8 g 防治,也可亩用10%黄旋锄 15g 防治。
3、以野燕麦、雀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亩用 10%禾极 15g 防治; 6.9%骠马乳剂60 ~ 70 ml 防治;也可用10%的金旋锄15g 防治。
4、对猪殃殃发生严重的田块用20%使它隆乳油每亩50 ~ 60 ml 或许 10%黄旋锄 15g 进行防治。
注意:以上药剂均兑水 30 ~ 40 kg 喷雾进行茎叶喷雾防治。
喷药时必定要喷布平均,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切忌草多多喷,没草不喷。
对杂草过多、密度过大的田块应提前展开冬锄。
冬锄除草成效不单有益于保根增温,促使小麦安全越冬,并且为初春化除打好了基础,进而做到人工与化除相联合。
3、小麦返青期——拔节期(次年02-25—— 04-01)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是小麦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等根病和丛矮病、黄矮病等病毒病的又一次浸染扩展顶峰期,也是为害盛期。
此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和杂草的为害盛期,是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一个要点环节。
返青 - 拔节期的要点是以防治麦田草、纹枯病、根腐病为主,兼治小麦白粉病、锈病。
(一)小麦病害小麦返青至拔节期主要病害的防治指标是:纹枯病为病株率 15%~ 20%,防治纹枯病可用 25%果盾水乳剂每亩 20ml 兑水 15-20 公斤或亩用 25%叶亮 5-10g 喷麦茎基部防治,间隔 10~15 天再喷一次。
白粉病、锈病可亩用 10%粉安 15g 或 40%尙果— 5g 兑水15 公斤进行喷雾;也可用百丰达30— 50ml 兑水 15 公斤进行喷雾。
(二)小麦虫害1、灰飞虱:小麦返青后是灰飞虱传毒危害的第二个高峰期,此期应实时查治,以减少丛矮病的发生,防治方法是亩用 10%吡虫啉 10ml 加 2.5%高效氯氟氰菊酯(农华髙福)30ml 兑水 15 公斤喷雾;或许亩用 1.8%瓜呱叫 20— 30ml 。
气温高时也可亩用3%高啶 30— 40ml 进行喷雾。
2、红蜘蛛:小麦单行33cm 红蜘蛛 200 头以上时,亩用5%绿敏 10--15ml 或 10%苯丁。
哒螨灵(橙盛) 30— 40ml 兑水15 公斤进行喷雾或许亩用 40%炔螨特(战红) 20— 25ml 进行喷雾。
3、麦叶蜂:亩用 2.5%绿亮 40— 50ml 进行喷雾防治,一般不需要独自防治,防治麦蚜时同时兼治即可。
4、地下害虫:小麦被害率达3%以上时,亩用52.25%甘喜200—300ml 灌根,也可毒土撒施或许亩用50%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或许48%乐斯本乳油1500 倍液或许90%晶体敌百虫800 倍液灌根防治。
(三)小麦草害在小麦拔节期,白日气温5° C ㎡以上的地块需进行化除。
1、以播娘蒿为主的麦田亩用2、以荠菜为主的麦田亩用以上,麦田阔叶杂草30 株/10%黄旋锄 15g 平均喷雾。
10% 苯磺隆(锄壮)平均喷雾。
3、以猪殃殃为主的麦田亩用10%金旋锄或黄旋锄进行喷雾。
4、小麦孕穗期(04-02—— 04--15 )孕穗期防治要点以吸浆虫、麦蚜、麦蜘蛛,监测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纹枯病等为主。
此期主假如防治小麦吸浆虫,其防治策略是以蛹期防治为主,成虫防治为辅。
5、小麦抽穗期——扬花期(04-15—— 05-10)此期主假如吸浆虫、麦蚜、赤霉病、白粉病、散黑穗病及一些禾本科、阔叶杂草。
(一)小麦虫害1、小麦吸浆虫防治期间在 4 月中下旬的蛹期,可亩用52.25%甘喜 15g 或 40% 氧乐果 30ml — 40ml 或高福 30ml-40ml 兑水 15 公斤进行喷雾防治。
2、麦蚜亩用 10%吡虫啉 WP25— 30g 或 3%高啶 30ml —40ml 或 40%氧乐果 EC30ml 兑水 15 公斤进行喷雾防治。
3、若蛹期未能防治,吸浆虫成虫期防治可在田间小麦70%左右抽穗时,亩用52.25%甘喜 15— 20g 或许 50%辛硫磷乳油 50~75 毫升喷雾防治。
(二)小麦病害小麦白粉病及散黑穗病可亩用10%粉安 15g 或思科 10g 或百丰达 30ml 兑水 15 公斤进行喷雾防治。
若天气预告有 3 天以上的连阴雨,应立刻亩用10%思科50g 或 50%多菌灵或 70%甲基拖布津可湿性粉剂75 克兑水20~ 30 千克,进行喷雾,可有效预防赤霉病的发生。
禾本科、阔叶杂草实时人工拔掉药治后的剩余杂草,防治草籽成熟后落入田间持续危害。
6、小麦灌浆期——乳熟期(05-10—— 06-01)灌浆期 --此期是多种病虫为害的顶峰期,也是防治要点期,要点是麦穗蚜、红蜘蛛、白粉病、锈病,同时可兼治叶枯病等。
因为此期各病虫发生时间邻近,所以可进行病虫兼治。
防治麦穗蚜可混配杀菌剂和叶面肥进行,达到一喷综防的目的。
假如用药后7~ 10 天如白粉病、锈病的病茎率达30% 以上的地块,应进行第二次喷施防病药物和叶面肥。
各个病虫害混发时一般多用50%多菌灵 WP50g 或 70% 甲基托布津WP50g 或 10%粉安 15g 加农华高福EC30ml 或40%氧乐果 EC 同时加入一些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等)进行综合防治。
麦田红蜘蛛发生严重时,亩用10%橙盛(苯丁· 哒螨灵)30ml—35ml 或许 1.8%瓜呱叫 10-15ml 兑水 15— 20 公斤喷雾,可有效地防治麦蜘蛛。
7、小麦成熟期(06-02 以后)小麦成熟期是小麦丰产丰产的要点期间,该期要实时防治病虫害,在防治策略上以治疗为主,拥有针对性,保证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