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作业上报及审批管理制度
1. 1.1 背景及目的
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作业环境危险,例如高处作业、火焰作业、
电工作业等,这些作业对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都构成一定的威胁。
因此,为了保障员工和设备的安全,建立危险作业上报及审批管理制度
显得非常重要。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危险作业操作流程,保证危险作业高效、有
序地进行,同时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
2. 2.1 定义
2.1.1 危险作业
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作业环境、作业方式、作业内容、作业
工艺、作业设备等因素,有可能对人身安全或设备安全构成威胁的作业。
2.1.2 危险作业信息系统
是指对危险作业有关的信息、资料、文件等进行数据化管理的系统。
3. 3.1 危险作业上报及审批流程
3.1.1 上报流程
(1)危险作业上报:由安全管理员或操作人员提交危险作业申请,应申请在作业前提交并经过审核。
(2)危险作业内容:申请时应包括危险作业具体内容、地点、时间、人员、设备等相关信息。
(3)危险作业审核:由安全管理员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
批准作业。
(4)危险作业通知:批准后,安全管理员应向操作人员发出危险
作业操作指导,操作人员按照操作指导进行作业。
3.1.2 审批流程
(1)危险作业审批:由安全管理员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
批准作业。
(2)危险作业管控:批准后,安全管理员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
措施,以保障危险作业操作的安全。
(3)危险作业跟踪:在危险作业进展中,安全管理员应当跟踪危
险作业的进展情况,确保危险作业能够稳步有序开展。
4. 4.1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4.1.1 公司责任
(1)公司应当制定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公司应当定期检查和评估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3)公司应当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防范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4.1.2 部门责任
(1)各部门应当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2)各部门应当针对有关危险作业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预防技能培训。
4.1.3 员工责任
(1)员工应当遵守危险作业管理制度,不得将非规定人员置于危险作业现场。
(2)员工应当穿带符合规定的安全防护用品,在减少危害和事故发生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5. 5.1 危险作业信息系统的运用
危险作业信息系统是实施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数据化管理,及时、准确地记录危险作业相关事项,可为公司的客观风险评估、危险作业事故调查等提供必要信息支持。
对于经常从事危险作业的企业,建立危险作业信息系统能够方便及时管理危险作业,及时备案危险作业事故,及时掌握危险作业的潜在危险和风险特征。
6. 6.1 总结
危险作业的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建立危险
作业上报及审批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危险作业操作流程,保证危
险作业高效、有序地进行,同时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在危险作业
管理实践中,危险作业信息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危险作业管理效率,同时使得危险作业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