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技能训练
行 姿 训 练
听别人的话,走自己的路
如果能让头上的书不 掉下来行走,上身和脖子 就能保证是挺直的,走姿 就是潇洒和美丽的。
庄重蹲姿
ⅹ
蹲姿训练要求: 1.下蹲时,应自然、得体、大方,不遮遮掩掩。 2.下蹲时,两腿合力支撑身体,避免滑倒。 3.下蹲时,头、胸、膝关节在一个角度上。 4.女士无论哪种蹲姿,都要腿靠紧,臀向下。
站姿欣赏
二、端庄坐姿
女士入座示意图
入座路线 —— 整理裙边 —— 后退入坐 —— 侧面图示
进坐与退坐姿态
•
遵循“左上左下” 的原则,坐在椅子二分之一或者三 分之二处,两手分别放在膝上(女士双手可叠放在左或 右膝上),双目平视,下颌微收,面带微笑。女士入座 时应先背对着自己的座椅站立,右脚后辙,使右脚肚确 认椅子的位臵,再整理裙边,将裙子后片向前拢一下后 随势轻轻坐下,入座后膝盖和双脚要并齐。
六、课堂教学语言的类型
叙述式语言
B
说明式语言
A
Type
C
描述式语言
抒情式语言
E
D
论证式语言
课堂训练 一
• 看图说话
课堂练习二
• 诗朗诵
训练作业
(1)朗读:每人选择5-10分钟的一篇短文,训练朗读
(2)朗诵:选择一篇散文或诗词,体会其中所抒发的 感情,进行小组训练。训练时要注意语调、节奏、速度, 以及停顿技巧的运用。 (3)讲故事
语言的逻辑性
• 语言要意义完整、条理清楚、前后连贯、 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对论点的论证、 推导,步骤严谨、理由充分、无懈可击、 合乎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语言的精练性
• 用最简洁的语言能表达出最丰富的内容, 做到“言已尽,意未绝.” • 要措辞精当、言简意骇、干净利落、揭 露事物的本质实行。如讲天平使用:称 前调零点,左物右砝码,加码大到小, 称后要复原。
坐 姿 训 练
• 男生坐姿
男女坐姿态
女生坐姿
附2.学生坐姿
女生:两腿并拢,与地面成90度角,上身挺直,坐整个椅子的三分
之二,双手自然放至两腿上,眼睛目视前方,面带微笑。
1.基本坐姿 2.左侧点式坐姿 3.右侧挂式坐姿
4.侧身重叠式 5.前伸式坐姿
男生:两腿分开,与地面成90度角,两腿之间保持能放一只脚的空隙,
• B、食指与嘴唇垂直并靠近嘴唇或与
嘴唇接触,表示“请安静”、不要出声” 等意思。有时还发出轻轻的“嘘”声,眼 睛一般比平时稍稍睁大。
语言的趣味性
• 可以运用趣味性语言、幽默性语言、小诗、歌诀 等。
学习电解的内容时,一位同学在写电解食盐水方程式忘了写 条件:2NaCl + 2H2O == 2Na OH + Cl2↑+ H2↑,
教师说:“我们每天都吃食盐也喝水,那么人人 不都是一台生产烧碱的化工厂吗?且还得到副产 品Cl2和 H2!”学生们开始莫名其妙,继而恍然大 悟,哄堂大笑。
• • • •
A、 表示肯定、称赞。 B、 表示佩服。 C、比喻罕见的、在某一领域首屈一指的。 (注意:不同国家、不同姿势有不同理解)
•
②伸出食指。食指是五指中除拇指外最重要的一根手指,和拇指比较,
食指擅长较精确、较细致的动作,它用来指路、播电话、引导、指示、警告, 甚至按下枢纽、扣动扳机等都由它来完成。 • 在国外,在不同的时代还有不同的名称,如拿破仑指、野心指、触摸指、领 班、世界指等。最奇怪的莫过于被称为毒指。 • A.伸出的食指臵于肩部前方,离胸约20至30厘米,表示数字“1”。
③语言与实验同步,有时实验变化迅速,现象 易被忽略,教师应及时提示。
教学语言的哲理性
• 语言的准确依赖于思维的明晰; 语言的深刻依赖于思维的深入; 语言的新鲜依赖于思维的独创。
教学语言艺术表现
• • • • • • • • 字斟句酌,准确精练,严格遵守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高度重视教学语言的通俗性; 寓庄于谐,活跃气氛,恰当运用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抑扬顿挫,有声有色,善于把握教学语言的声调; 举例得体,确切传神,正确增强教学语言的直观性; 切合适宜,恰倒好处,灵活掌握教学语言的时空性; 善于激疑,巧遇解惑,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旁敲侧击,留有余地,适当利用教学语言的含蓄性。
语言的科学性
•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体现教学语言的准确、 规范、精练和逻辑性、系统性上。 • 语言的科学性还表现在用词的准确上。 • “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鲁迅
语言的情感性
富有情感性的教学语言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① 激情导语,渲染气氛。 ②激情朗读,进入角色 ③激情点化,展开想象。
五、教学语言艺术的外部特征 语音
要求:一是正确清晰 ;二是柔和优美。柔 和,就是不拿腔作调。优美,就是圆润, 音色的圆润更多的是依靠后天的美化 —— 共鸣,这里主要是指的口腔共鸣。
语调
语调是指利用声音的高低、升降、明暗、 快慢与特征所形成的音调变化,用以加强 语言表情达意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 变化的刺激比不变的刺激更能引起注意。 如果教师的语调呆板,其结果必然是枯燥 无味,催人欲睡。
四、教师语言的特征
• • • • • 语言的教育性 语言的规范性 语言的形象性 语言的趣味性 语言的精练性 语言的科学性 语言的情感性 语言的启发性 语言的逻辑性 语言的节奏性
语言的教育性
• 在讲 知识课时,教师就应该用生动的、 激情的语言讲述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 最早的国家之一,对人类做出过巨大的 贡献。
《燃烧和灭火》
引入新课时,先用平缓的语调阐述:“在充满神 奇变化的物质世界里,燃烧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 一种化学反应之一。”说完后,稍稍提高音调, 做以下几个设问:“同学们知道吗?人类利用火 已有几十万年的历史了。那么什么是燃烧呢?” 最后再用稍高亢的语气引入课题:“这节课,我 们将共同探讨燃烧和灭火的有关知识,揭开火的 神秘面纱。”
二、教学语言技能的功能
• 1、语言是数学教师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 工具 • 2、语言是教师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 发学习兴趣的手段 • 3、语言是表达教师情感、影响学生思想 品德发展的媒介
三、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要素
• • • • • • • 1、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 2、音量适度 4、语调抑扬顿挫 5、节奏和谐 6、词汇丰富、规范 7、语态自然 8、吐字清楚
上身挺直,坐整个椅子的三分之二,双手自然放至两腿上,眼睛目视前 方,面带微笑。
1.基本坐姿 2.前伸式坐姿 3.后点式坐姿
4.开关式坐姿
5.重叠式坐姿
从容行姿
行如风
站如松 坐如钟 行如风
• 要求:正身,收腹,直腰,平视,臂松(夹角一般在 10°或 15°),脚尖微向外或向正前方伸出,跨步均匀,步幅约一只脚到一 只半脚,有节奏感。身体微向前倾,重心随脚步移动,不要将重心停 留在后脚,脚着地和后脚离地时伸直膝部。 • 走姿:男走两点,女走一线
教师描述自然环境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 斜”,“小桥流水人家”,“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到“千里黄云白日曛”,“大 漠风尘日色昏”的变化;从过去是“两只黄鹂 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而现在却是“两 只麻雀鸣焉柳,一股沙尘上青天”。
语言的形象性
• 生动的表述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如说长 城工程浩大,这不够形象,而如说:用造 长城的砖石筑成一道高两米半,宽一米的 长堤,足足可以绕地球一周 • 大众化、歇后语、习用语、比喻性的语言、 • “这件事是多余”——“给金子镀上一层金”
(4)教学语言实践:结合一堂课的教学,将学习的语言 技能进行充分运用,做到:语言流畅,语速、节奏恰当, 语调抑扬顿挫,起落有致。
评价指标
评 价 内 容
评
差
价
中
标
①语言流畅,节奏适当 ②正确使用本学科名词术语 ③遣词造句通俗易懂 ④逻辑严密、条理清楚 ⑤感情充沛、有趣味性、启发性 ⑥讲普通话字音正确 ⑦语调抑扬顿挫、舒缓适当 ⑧运用短句,防止语句冗长 ⑨简明扼要,没有不必要的重复 ⑩没有口头语和多余语气助词
蹲姿训练
前后式蹲姿(女)
交叉式蹲姿(女)
高低式蹲姿(男)
真诚微笑
微笑是挂在脸上的财富;微笑是游 历世界的通行证。它可以沟通人们的心 灵,架起友谊的桥梁,缩短爱的距离。 初次见面时面带微笑,可以获得热情、 善良、友好、诚挚的第一印象。
微笑中国
温暖世界
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关键在于把握好 “度”。
介绍
好 权重 0.10 0.13 0.10 0.13 0.10 0.10 0.08 0.08 0.10 0.08
准
体态语=礼仪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给你的评分,不是在表演结 束之后,而是在你登场的那一刹 那。你只有一次机会给别人留下 第一印象,错过了,就很难弥补。 所以, 你的体态语就是给自己的起 评分。
表情、手势、姿态、服饰等等, 叫做体态语言,也叫无声语言、人体 语言或态势语言。 一个有趣的公式:一条信息的表达 =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人体 动作。
训练内容
• 一、美的姿态(站姿 坐姿 行姿) • 二、美的声音(饱满 洪亮 圆润) • 三、美的表现(临场发挥 机智应变)
体态语影像
主讲教师:郑友富
站 姿 训 练
要求:头正、颈直、肩平、胸挺、腹收、腰立、提髋、收臀、腿直、脚靠、手垂。
站姿:1.垂手式 ;2.握手式 ;3.背手式(小八字步、丁字步)
附1.学生站姿
•
站姿1 (垂手势)
站姿2(背手势)
站姿3(握手势)
学生训练实录:基本站姿(女小丁字步站姿 男后背式站姿) • 两脚站成“V”字型,脚尖展开45度角,双臂自然下垂,双肩放平,挺 胸收腹提臀,腰部要有力量,两腿夹紧,眼睛平视前方,面带微笑。
握手
行礼
Hale Waihona Puke 递物教师象征性体态语言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