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

必修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课标要求(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考纲要求:科技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文学成就、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课标解读一、科学技术(一)四大发明1、造纸术:发明: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

改进:东汉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造纸,人称“蔡侯纸”。

意义:经人传入欧洲,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印刷术:雕版印刷术:时期已经出现。

活字印刷术:北宋发明。

后传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指南针:战国:制成了。

_____时期: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意义: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4、火药:_____朝初,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明了火药。

_______时期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意义: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益衰落;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二)天文学①战国:《》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②唐朝:在世界上第一次用科学方法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

③元朝:创制了简仪;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但问世早300年。

(三)数学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

②南朝数学家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

(四)医学①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②东汉:“医圣”的《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

_______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

③明朝:李时珍著《》,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五)农学①北朝:贾思勰著《》,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②元朝:王桢著《农书》。

③明朝:著《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被称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二、汉字的起源和和书画的发展1、汉字起源:六千多年前,“文字图画”,演变脉络:、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总趋势:由繁到简。

中国书法艺术:自发阶段:魏晋以前;自觉阶段:魏晋时期。

楷书——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发展:始于东汉,唐代步入盛世草书——特点: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行书——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2、著名书法家:①东晋:“书圣”楷书、行书和草书无不擅长,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②唐代:特点:注重法度。

著名书法家有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张旭和怀素(草书大家)。

③宋代:特点:各具情态。

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

2、中国画起源: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

演变: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秦汉时期,绘画门类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绘画的高峰;两宋时期,绘画艺术全面发展;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画家:魏晋南北朝:最著名的画家是,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唐代:盛唐“画圣”_______,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

宋代:北宋画家______的《清明上河图》是这一时期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最高的风俗画。

明清: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不拘成法,强调表现个性。

三、文学四、戏曲1、元杂剧:把音乐、说唱、舞蹈、表演熔于一炉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戏曲,它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

2、京剧: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

后来,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

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形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京剧。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能力训练】单项选择题1.一人生活在清朝,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①喜欢画年画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写八股文,高中榜首④喜欢京剧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制作火药的原料为人们所熟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A.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西汉时期D.唐代3.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中国的发明对西方科技具有重大影响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4.四大发明中,从起源到完成,经历时间最长的一项是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印刷术5.秦始皇实行“书同文”后的通用文字是A.籀文B.小篆C.隶书D.楷文6.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介于楷书和草书间的一种字体是A.隶书B.小篆C.行书D.金文7.下列人物中有“书圣”之称的是A.李斯B.王羲之C.颜真卿D.柳公权8.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的是A.文人画B.山水画C.花鸟画D.油画9.关于元杂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音乐、说唱、舞蹈、表演熔于一炉B.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C.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D.文人地位的提高,促成了元杂剧的繁荣10.借花妖狐魅的故事,艺术地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社会生活的是A《三国演义》 B《红楼梦》C《聊斋志异》 D《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1.京剧主要有哪两个剧种融合而成①粤剧②徽剧③汉剧④越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如果一个人要系统地学习中医,他所看之书不能有:A《黄帝内经》B《齐民要术》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13、在戏曲舞台上,演员轻马扬鞭表示骑马,划浆表示行船,绕场一周表示日行千里。

右图演员的划浆动作体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哪一特点A.综合性B.程式化C.虚拟化D.现实性14、唐代传奇主要是为了适应哪个阶层的文化生活需要而出现的A封建统治阶级 B 城市市民 C 农民D少数民族15. “三言”、“二拍”反映的思想精神与下列哪些思想比较接近A孟子的儒学 B庄子的思想C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 D佛教思想16、如果你跟随宋江到东京城闹元宵,可能会A、欣赏到悲剧《窦娥冤》B、偷偷阅读到《金瓶梅》、《聊斋志异》等小说C、在街上购买到《三国演义》D、在勾栏瓦舍中观看到杂技和说书等表演17.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作为社会和谐的象征,走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中。

“福娃”在创作上借鉴了中国传统民间风情画的风格。

下面关于“福娃”吉祥物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和追求②多方位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③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④表达了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8.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的书法艺术指的是A、草书B、行书C、隶书D、楷书19.如果要研究北魏的农业技术,应查阅的文献是A、《范胜之书》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皇帝内经》20、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作出贡献最大的是A、日本的“遣唐使”B、意大利的传教士C、阿拉伯商人D、中国航海家21、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给汉武帝上奏折,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

以后改变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发明了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制墨技术22.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小明写出四个探究题目,错误的一项是()A.宋代话本的出现B.明清木刻版画的产生C.唐代各具情态的书法艺术D.元代散曲23.某电视剧摄制组为了拍摄《汉武大帝》,需要布置一个大臣书房的场景。

为重视真实历史,下面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有()①纸质的书籍②阅读印刷的书籍③欣赏《洛神赋图》④临摹《兰亭序》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④24.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①李时珍②毕升③蔡伦④郭守敬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5.明代徐光启之所以被誉为中“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是因为()A.系统地总结了历代农业生产的经验B.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C.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对提高生产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D.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吸收当时最新实践成果,体现了农书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相关主题